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个性理论与个性心理教育的实践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在世界心理科学的发展史上,个性心理学的诞生、发展以及有成就的心理学家都在西方,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无缘。本文旨在从探讨中国个性心理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现实出发,探讨中国个性理论的悠久、系统、完整与精深,以期引起心理学界对中国个性理论的重视与青睐。  相似文献   

2.
一、对“个性发展”内涵的界定与理解 近几年来,在我国深入开展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个性发展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个性是个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对其内涵解释多有歧义。纵观理论界对个性内涵的理解,主要有: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个性“指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即个人的心理面貌”,一般包括人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气质、能力和性格等成分,并且认为“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层结构和重要内容,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个性和行为方式的科学 ,而班主任的教育活动是使学生的心理、个性和行为方式变得日趋完善的活动。所以 ,自觉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班主任工作 ,可以开创班级工作的新局面 ,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运用个性理论 ,塑造良好人格  个性理论研究告诉我们 :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既有差异性 ,又有可塑性。也就是说 ,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各不相同 ,每个人的个性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教育和实践的影响下 ,人的个性是可以“扬长避短” ,得到全面发展的。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的个性发展理论因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社会任务的需要而成为俄罗斯个性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俄罗斯个性发展心理学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方法论基础,列昂捷夫、包若维奇、达维托夫、多多诺夫、彼得罗夫斯基、穆欣娜等心理学家对个性发展的研究确定了俄罗斯个性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奠定了俄罗斯个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他们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个性是后天发展的结果,个性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个性是在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个性特征是社会的.心理成熟个性是能力和意识高度发展的个性;典型性个性是内部高度和谐发展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个性的积极性;个性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意识,个性和发展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理论问题,中国心理学和前苏联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各自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个性(personality)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个性的一些理论问题虽然有不少争议,但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倾向性等基本特征。关于个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近年来也有许多介绍。本研究采用了当今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之一,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院心理部主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艾森克  相似文献   

7.
一、个性心理概念研究的意义个性是一个社会范畴,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学科视野不同,对个性概念的解释和研究的侧重面也不同。西方心理学界对个性的研究,有社会学观点(视野)的个性理论、生物学观点的个性理论和心理学观点的个性理论。本文主要是研究个性的心理概念。我国心理学的著述对“个性”一词往往与“人格”混用,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也不一致。这表明我国个性心理学研究的薄弱及“拿来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解放前,对 personalit一词的翻译采用日文的用法,用“人格”一词。解放后,我国心理学学习苏联,俄文  相似文献   

8.
<正>个性是历史范畴,有多样特征,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从个性心理方面研究个性,称为个性心理学。个性心理学涉及的理论问题较多,这里只就与个性实质有关的几个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是教育理论科学的基础学科,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以研究群体心理以及人际交往心理为主的社会心理学,为什么能成为社会不少人的热门呢?其关键在于它符合人的社会心理趋向和心理需要。作为旨在提高中学教师素质的教育学院,怎样使心理学成为学生热衷的学科,变心理学为学生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工具,是心理学教师应首先明确的问题。也是心理学教学要达到的目的。要使这一目的得以实现,我认为,在心理学教学中,必须运用心理学,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下述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个性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性教育是当代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正确理解个性及个性教育的涵义 ,认清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把握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对个性及个性教育的理解  所谓个性 ,它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问题。“哲学意义上的个性 ,是指个体区别于其它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① 。心理学则把个性作为人的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来研究 ,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来定义个性。前一方面的见解是把个性看成是“个…  相似文献   

11.
人职匹配理论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其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着差异,这些个性差异适合于不同的职业,人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找到合适的职业,达到人职匹配的目的,以获得个人需要、兴趣及心理的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一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派别:一、特性-因素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的帕森斯初创,由威廉森所发展。“特性”是指被指导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素”是指职业的用人要求。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具有独特的能力和特质,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不同特性的人,心理测验可以获得对个体特性的认识,以使个体找到最能体现和发挥其特性的工作。根据这种理论,职业指导者首先要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教育探索》2004,(8):106-107
一、心理学理论与辅导员工作 1.心理学理论。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探讨心理过程产生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各种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及其与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的心理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掌握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发展心理学,为充分发挥人的心理在实践中应有的作用,有效地调节和改进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但是,关于人的心理实质问题,长期以来还缺乏一个公认的明确而科学的结论,这就严重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心理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论证人的心理实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与理论心理学不同,应用心理学偏重于应用领域的研究,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或者交谈,掌握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巧。该专业适宜那些实践能力强且对心理研究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报考。如果你心思细腻,在平时生活中对人体贴入微,那么你就具备了学习应用心理学的天赋。应用心理学的学生要学习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对某一领域作深入研究,并获得与人沟通并观察掌握他人心理活动的基本技能。这个专业培养能在心理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际应…  相似文献   

15.
谷世华 《现代教育》2011,(Z2):62-63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细心、善解人意,需要了解人的个性,关注人的需求欲望。同样,航海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用计攻心,即了解学生的心理,正确运用心理学方法去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将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建立新型的心理学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认真研究和探讨集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激励是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管理学既要研究对物的管理,又要研究对人的管理。工程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机”系统中的心理管理,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人”系统的心理管理,前者激励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后者的激励以激发工作行为为目标。激励的实质是激发个人的动机以实现组织目的。对激励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学动机理论、人本学需要理论和管理学双因素理论等,这些都为激励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问题解决活动过程中,小学生思维简缩个性心理差异,直接影响其问题解决的结果。探究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小学生思维简缩个性心理差异及特征,了解这些差异及特征对数学问题解决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思维简缩的形成,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是继探究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收集、感知、概括数学信息的个性心理差异等相关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之后,继续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探讨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简缩方面的个性心理差异及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在对个性的理论研究中,个性发展动力是争论较为集中的课题,以往分歧的焦点重要集中于如何估计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在其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两者如何相互作用的关系上,典型的理论流派如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系统论的诞生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个性发展动力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的个性也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多维度,多水平、多功能、多关联的复杂系统,所以研究个性发展的动力问题就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面分析个性发展的诸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并着重研究内外条件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系统.那么,推动个性运动发展的矛盾系统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对影响个性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1研究目的职业教育心理研究学的首要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应以职业教育对心理学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工作范围。2研究领域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必须及时地吸收本学科和某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调整自身的学科体系。从组成内容上说,职业教育心理学将包含有关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职校师生心理理论、职业心理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等相互联…  相似文献   

20.
薛香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1):235-237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是个性心理学的核心.需要问题既是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定义、理论概述、测量工具、当前有关研究以及它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当前社会中由于需要引发的社会问题很多,并且有的还对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危害,拟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