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频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不同季节易发生的各种鱼病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技术介绍给广大  相似文献   

2.
<正>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较为频繁的鱼病之一,对草鱼养殖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此疾病的症状因在外观上与烂鳃病、肠炎、赤皮病有近似之处,极易被渔民误诊为传统的草鱼三病,导致错误用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耽误了鱼病的治疗,给渔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一、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提高了鱼类产量,提高了资源和空间的利用率,但是随着养殖密度和数量的增加,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具体表现为鱼病的防控难度增强,鱼类疾病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数据调查与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常见鱼病进行预防往往比治疗更加有效,这就要求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养殖观念。  相似文献   

4.
正鱼病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鱼的机体正常活动受到扰乱,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鱼病复杂多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较高,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大敌,鱼病的传播对鱼类养殖生产的威胁尤为严重,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鱼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鱼类养殖借鉴参考。1传播途径1.1直接传播池塘放养的鱼中,病鱼或带病原体的鱼与健康鱼群或其子代的直接接触,并将其所带的病原体直接传播给对方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流水养鱼是一种先进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其放养密度和产量可达到池塘养殖数十倍。但由于养殖鱼类高度密集,一旦发生鱼病,蔓延迅速、治疗困难、经济损失惨重,即使将病鱼治愈,但由于治疗费用较高,生病期间鱼类生长受阻,单产降低,饵料系数增高等因素,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值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爆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爆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以达到防止养殖鱼类发生爆发性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乌鳢在水库、湖泊等天然水域中很少发病,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特别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由于以人工投饲为主,各种理化因子指标变化剧烈,加之人为因素干扰等,导致乌鳢疾病时有发生,且近年来呈蔓延和加剧之势,给乌鳢养殖单位和个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乌鳢鱼病的调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汇总如下,以飨读者。1 乌鳢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密度的大幅度提高,常常会引发鱼病,同时因地区间的苗种、亲鱼流动的频繁,也相应扩大了鱼病的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一旦发生鱼病,不权影响生长而且成活率也会下降,严重时大批死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鱼类栖息水中,这给鱼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患病鱼又大多丧失食欲不能服用药饵,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泼洒或挂袋,这种疗法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一死,对于病重的鱼却很难奏效。因此为了减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主张提倡“以防为主健康养鱼”。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遇到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雪灾害,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于长时间冰冻,导致鱼类冻死冻伤严重,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雪灾过后,天气好转,气温回升,各种生物繁殖加快,各种代谢物不断增多,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将逐渐活跃。如果鱼病的预防工作稍有疏忽,极易造成疾病蔓延,给渔业生产再次造成严重损失。为此,各养殖单位(户)应做好雪灾过后的鱼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类病害的防治是困扰养殖场户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池塘老化和普遍采用高密度养殖,造成鱼类病害频频发生,给养鱼场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何减少鱼病的发生,促进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切实加强鱼类病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健康养殖疾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它以肉质细腻、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养殖产量的提高,黄颡鱼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在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暴发性鱼病,一旦发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愈率低,对渔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生态预防鱼病是利用鱼类生态和养殖水体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属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至消除鱼病的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有机结合。目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  相似文献   

13.
<正>开春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摄食量增加,鱼类代谢排泄物不断增多,鱼塘各种水生生物繁殖加快,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开始呈蔓延传播之势,因此,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尤显重要,为了有效预防鱼病,减少因病害造成经济损失。现将春季鱼类多发疾病的症状、治疗及春季池塘常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3,20(12):32-33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结合生产实践,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5.
鱼类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环境的恶化,等等,导致养殖鱼类的病害问题日渐突出,但是,人们在鱼病防治上存在许多误区,防治措施不利,加重了养殖鱼类疾病所造成的危害。本文就鱼类集约化养殖中的病害防治和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鱼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令人关注。本文论述了鱼病发生的根源,养殖环境与病原体的关系,营养与鱼类抗病力的关系以及应用免疫技术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生态方式预防,力求达到养鱼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经常造成大量死亡,尤其是在网箱饲养过程中更严重,鱼类疾病已经成为网箱饲养斑点叉尾鱼回的一大瓶颈。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查发现一些生产者将非病源性鱼病当作病源性鱼病加以预防治疗,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7,(5):78-78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水产集约化养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水产高密度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水产动物疾病也在不断发生、蔓延,给养殖户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鱼病的防治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安全有效地防治鱼病,快速准确诊断鱼病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健所在。鱼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要重视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养鱼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池塘淤积老化和外源性污染的逐步加剧,养殖病害问题日趋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养殖鱼类的疾病病原已达70多种,每年约有六分之一的养鱼水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减产达数千吨,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因此,搞好鱼病防治成为确保养鱼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鱼病防治的主要方法是药物防治。药物防治具有针对性强、简便易行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银川地区鱼病流行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地区现有养殖水面8万亩以上,其中精养高产水面近5万亩,水产品产量占宁夏总产量的60%。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不断提高,投饲等生产措施不断强化,池塘逐年老化且没有及时清除淤泥,养殖水域水质不断恶化,鱼病危害日趋严重,过去一般的鱼病现在也在生产上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苗种的大量调入以及新品种的引进,使鱼病病原种类逐渐增多,造成的危害逐步加大。 从1996年暴发性流行病在宁夏大规模发生开始,我们一直对银川地区池塘养殖鱼类的疾病种类、流行情况、危害程度等进行着调查,现在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