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有个体化的反遏制机制和标准化机制之争,但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基础性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进而发展成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当前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铁企业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知识产权是我国高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为敏感的问题,全球高铁市场迅猛发展,无论是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传统高铁强国,还是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高铁"新兴成员",都对高速动车表示出浓厚兴趣。为使我国企业了解高速动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全球专利布局,本文以高速动车技术领域全球专利文献为基础进行多维度分析,并对中国高速动车技术专利布局给出建议,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进行预警,以便相关企业提前制定应对策略,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4.
刍议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164-165
"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改善以及企业国际竞争优势营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具体实践来看,我国企业"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有跨国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跨国技术联盟三种主要模式。要有效地实施"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宏观层面上应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微观层面上则要求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培养跨国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江涛  张倩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177-184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2009至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标准合作、标准示范和标准主导3类模式下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出口贸易总效应、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产品出口贸易效应以及域内贸易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标准走出去在3类模式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出口贸易效应,在SITC分类产品上的出口贸易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具有显著正向的域内贸易互惠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在实施标准走出去过程中应注重标准合作、标准示范以及标准主导3类模式的协同推进战略,加强对标准走出去贸易互惠效应的宣传力度.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中国要在建立自有标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标准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起与"一带一路"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示范效应推进出口贸易增长,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识到中国标准走出去是一项实现沿线国家贸易互惠共赢的利好政策,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韩小红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12-117
从高铁技术输出海外过程中国际技术转移战略视角出发,分析中国高铁建设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历程,对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国际技术转移战略从国际技术转移的战略主体、国际市场定位策略和国际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策略三方面进行补充,并根据技术转移相关理论指导,结合国际技术转移战略的内容,解释了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情况,为今后高铁技术跨国转移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而建立战略联盟是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最佳选择途径。并探讨了如何建立战略联盟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完善协调机制,实行科学管理,确保高效运作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和瓶颈问题。相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协调机制作用的发挥始终是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软肋"。从战略高度顶层设计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协调机制,以依法行政为基石,以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为手段,以主动作为、善于谋划为保障,集成有效资源进一步提升管理协调能力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是实施"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做法和经验,指出在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在政策、人才和知识产权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在一国综合国力中作用的凸显,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较量的重要领域。本文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阐述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国内的变革与国际的文化营销创新,对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给予前景的预测和分析,对于国家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时期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知识产权制度兴起的形势下,需要对传统的科技成果管理模式进行反思.通过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引逼工程”,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探讨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战略联盟,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互动,并推动高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庞程 《大众科技》2016,(1):125-127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优越的地缘位置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间的市场竞争,这对加快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广西已"走出去"企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广西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风险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广西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采取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的重大影响,高铁"走出去"不仅是国人的期待,更是世界的召唤。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着重讨论了在新时期下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及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历史渊源、人文互通、商缘互动和经济互惠,台湾海峡理应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两岸行业协会要发挥首冲力量,但二者处在"非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关系模式"到"非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连续共生关系模式"的进化阶段,也亟待充分释放其协同效应,应创新两岸行业协会的合作路径:以"对称互惠"为前提条件,建立两岸行业协会战略联盟,完善共生合作机制;全力激发改革红利,推动两岸行业协会在自贸区、互联互通和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协作,并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行业协会的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15.
对外科技合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开展对外科技合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需求,要从战略上调整对外科技合作发展的内在根源,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在分析重庆对外科技合作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对外科技合作的发展路径在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科技中介、企业需求推动的对外合作新机制,积极推进对外科技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保障,专利战略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华为和中兴的面板数据,运用专利申请(专利权)人分布分析、专利趋势图分析、IPC分布图分析等专利管理地图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典型企业华为和中兴的专利战略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通信设备商在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晞颜 《中国软科学》2003,(12):150-151,155
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完全可以也应该以其掌握的资源为基础发挥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整合资源的作用,提出中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职能定位观点,即应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整合优势,最周到地服务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上。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中国企业创新活动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企业“不愿”甚至“不敢”进行创新活动。为改善创新的制度环境,200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文旨在评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够保护企业创新。知识产权战略通过提高企业间知识侵权的违法成本来达到“保护创新”的目的,不过,行政保护和产权保护环境这两种保护机制很难对创新成果起到改善的作用。第二,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创新质量,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产值率均没有明显的提高。若长此以往,企业可能会陷入“不愿创新”的怪圈中,反过来亦会“伤害创新”。第三,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质量的改善强度更大。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战略抑制了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也就是说,非高新技术企业干扰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效果。那么,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重点落实知识产权争端的司法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关注这一战略实施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8月18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5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正式开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开幕式上说,我们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步伐,鼓励更多的优秀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并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赋予我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新的含义,即高铁产业的"走出去"和进一步"引进来"外商投资。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城市数据和中国高铁网络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高铁发展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高铁发展会轻微抑制我国FDI的流入。进一步引入交互项探究二者的关系发现当引入我国各地级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行政能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财政支出时,高铁发展可以改善我国各地级市FDI流入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铁的发展不能促进我国FDI的增长,但是可以通过我国政府合理规划高铁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来减轻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