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在长期注清水过程中,注水系统和注水井管柱存在较严重的腐蚀和结垢现象,严重影响了注水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注水效果。本研究在对大路沟二区注入水系统腐蚀结垢情况调研、腐蚀结垢产物和注入水组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清水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机理,确定影响腐蚀、结垢的主要因素,找出合适的防垢和防腐方法。本研究对于有效地保护油气储层、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同时对于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和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鄯善油田历经23年注水开发,腐蚀速率高峰值时达0.63mm/a,地面管线结垢厚度最高值达20mm。为降低油田回注水腐蚀结垢速率,本文主要针对鄯善油田回注水腐蚀结垢问题,结合鄯善油田自身的水质特性,开展鄯善油田回注水系统腐蚀结垢机理研究,利用水质检测、垢样分析方法,通过室内仿真模拟试验,查找腐蚀、结垢的主控因素,为制定适合鄯善油田回注污水的防腐阻垢工艺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岔河集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结垢问题,对岔河集油田注入水的的矿化度、离子变化、细菌含量进行了分析,在现场实施了腐蚀挂片测试,对形成的垢样进行了成分分析,定性的找出了腐蚀、结垢原因,应用离子饱和指数法对岔河集油田注入水成垢趋势进行了预测,室内筛选了防腐、防垢药剂的种类和投加浓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饱和指数法对某油田注水系统结垢因素进行了研究计算,在30℃以上,Ca CO3饱和指数(SI)大于0,而硫酸盐的饱和指数小于0,表明油田水系统的Ca CO3结垢倾向明显。对现场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发现注水系统管道沉积垢样的主要成分是Fe化合物,Fe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1.70%,66.62%,61.98,71.95%和68.37%。通过以上研究,油田注水系统,过饱和导致的Ca CO3垢不一定会在管道表面稳定附着,结垢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腐蚀,只有控制管道的腐蚀,才能够最终解决结垢问题。这项研究为控制油田注水系统的结垢问题提供了开创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油吴老区已进入开采中后期,综合含水量达到80%以上,地层水矿化度高,主要为CaCl2水型,注入水为Na2CO3水型,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导致地面集输、注水系统腐蚀、结垢日趋严重。为了解决油吴老区高含水区块的腐蚀结垢问题,通过现场调查、采出水系统各节点水质分析、各节点结垢及腐蚀机理研究、对在用采出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优选出高效、经济、安全的缓蚀剂(HHS-08)、阻垢剂(KEW-129,SIB),优化阻垢、防腐方案。  相似文献   

6.
渤海A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井逐渐出现压力升高、注水不足现象。为此,在注入水水质及注入压力资料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注水井堵塞机理研究,从注入水水质、结垢和腐蚀、配伍性分析以及微粒运移和出砂等方面,分析了注水压力上升原因,并针对此开展注水井解堵技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水中固悬物、粒径中值、含油量均超标,从而引起堵塞;溶解氧含量、总铁含量,细菌等均超标,导致注水过程中结垢和腐蚀管线,造成水井堵塞;复合酸体系7较好地解堵增油效果,可为A油田注水井的解堵增油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渤中25-1/S油田储层敏感性、注入水质及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等伤害因素分析、评价,查找出注入水水质超标、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储层敏感性、悬浮固相及油污、注水管线腐蚀等是引起渤中25-1/S油田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对于更好地解决其注水堵塞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腐蚀失重和极化电阻等分析测试法,对采油一矿注水系统的腐蚀原因、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注水系统的腐蚀主要由注入水中的游离CO2和高矿化度所致,而CO2是其腐蚀的决定因素。其主要腐蚀机理是游离CO2与注入水作用形成H2CO3导致注入水pH值下降,H 含量上升,氢的去极化作用增强,注入水腐蚀性上升。试验还发现,温度在50~90℃的范围内,CO2腐蚀产物对腐蚀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油田注水是最主要的石油开采方式,注入水的水质指标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目前常用的测试方式都是现场取样至实验室,然后进行评价,测试结果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误差,而注入水在线监测技术能更加准确、真实地跟踪监测注入水水质,江汉油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引进了全新的注入水腐蚀、结垢现场挂片技术,其操作简便而快捷,测试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注入水腐蚀和结垢的实际情况,使水质测试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极利于采油厂采取相应防腐防垢措施。  相似文献   

10.
纯2块注入水结垢理论预测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入水无机垢结垢趋势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胜利纯化油田纯2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压力升高的问题,对纯2块注入水结垢问题进行了理论预测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纯2块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差,注入水中钙、镁离子被地层岩心吸附或在地层中结垢现象严重,是造成注水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埕岛油田馆陶组馆上段油藏自2000年起正式进入注水开发阶段,地层压降得到了有效控制,地层能量得到了补充,为油田开发增产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通过对水井油管腐蚀、结垢成分及沉积物等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找到了油管结垢、堵塞及腐蚀穿孔等原因,并通过实施应对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使用渗氮油管、HDPE内衬油管及Ni—P防腐工具;同时配套油管防腐器分层注水井,注水压力平稳,小层注水量均达到了配注要求,注水井测试成功率也大大提升。改进应用水源井水以及脱油污水回注措施,从本质上改善了注入水水质,提高了油层配伍性。  相似文献   

12.
注入水改性技术在临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南油田产出水矿化度高,所含成分具有强腐蚀、结垢倾向,注入水严重不达标,给油田开发带来一系列问题。文中分析了临南油田的腐蚀结垢原因,介绍了注入水水质改性的工艺原理、室内评价及改性过程;注入水改性后,水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管网、井筒腐蚀结垢减轻,注水井注水状况好转,低渗油藏水驱动用储量增加,油田开发指标变好,对改善开发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污混注水体配伍性与系统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原油田回注水矿化度高的现状和注水管网系统腐蚀严重的实际情况,对油田清污混注水体配伍性与系统设施腐蚀防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调整水体离子来改变油田注入水性质为基本思路,可有效防止注水系统设施腐蚀程度的加剧。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原油田地下产出水水质状况、水质改性理论基础、水体配伍性评价、改性工艺流程和管网防腐技术评价。通过把调整水体离子和注水工艺改进有机结合,有效缓解了油田回注水矿化度高、水质不稳、系统腐蚀严重、注水效果不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油田注入水无机垢结垢趋势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胜利纯化油田纯2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压力升高的问题,对纯2块注入水结垢问题进行了理论预测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纯2块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差,注入水中钙、镁离子被地层岩心吸附或在地层中结垢现象严重,是造成注水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在处理后的注入水中加入Ca2+、Mg2+稳定剂,减少其在地层的吸附或使其不在地层结垢,从而减轻地层堵塞。纯2块注入水结垢理论预测与试验研究@盛国富  相似文献   

15.
南堡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入水水质不稳定、注水水性变化以及外来液矿化度高等因素,造成供水管道、注水管柱及注水层结垢,给油田开发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量化垢的组分,分析注水结垢的影响因素,找出供水管道和注水井注水管柱结垢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阻垢技术研究。通过采取控制成垢离子含量、物理防垢、化学防垢等综合措施,明显降低了结垢趋势,保障了油田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6.
水质改性技术应用于临南油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注入水水质不达标,腐蚀、结垢问题突出,给油田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000年,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在临南油田引进水质改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临南油田注入水水质,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油田生产的腐蚀、结垢问题.改性后的水质基本达到了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涠洲油田群黏土矿物、敏感性、注入水质以及注入水自身结垢、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等伤害因素的系统分析、评价,查找出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及其粒径是目前涠洲油田注入水伤害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注入水自身结垢和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伤害。提出了控制水质和改善防垢效果的建议,对更好地解决涠洲油田注水伤害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注水系统包括工艺设备和配水系统。该系统产出合格的注入水,并将其送入注入井筒。通常有以下三种原因要求进行有效的防腐:①延长设备使用寿命;②最大程度地降低悬浮固体的生成;③防止水漏失,避免环境污染。注水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为碳钢,这种材料总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大部分油田对钢材的需求量都很大。碳钢具有强度高、造价低及易制造的特点,对设计人员很有魅力。然而,尽管碳钢的一次性投资较低,但防腐和注水井损坏造成的后续费用却相当高。欲延长注水系统的寿命常常是可能的,但因水受到腐蚀产物污染,维持所需的水质是不可能的。腐蚀产物是裸钢注水系统内生成悬浮固体的主要来源。由于结垢.注水系统中悬浮固体沉积,加速腐蚀速率,并为细菌提供了躲藏场所,而且使管道表面与缓蚀剂和杀菌剂的有效处理隔开。很难保持含杂质的裸钢注水系统不受腐蚀。注水系统内未沉淀的悬浮固体常导致水质变差和注水井堵塞。当注水系统的目的是向注水井口输送高质量水时,水质常常成为选择防腐对策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注入水改性技术是通过离子调整的方法 ,去除水中的CO2 和HCO-3 ,使水质由弱酸性变为碱性。改性处理后的水不仅提高了水质 ,减缓了腐蚀和结垢 ,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还改善了注水井的吸水状况 ,增加了油田水驱动用储量。该文简要介绍了中原油田注入水质改性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 ,研究了改性注入水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 ,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污水处理工艺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呼伦贝尔油田注水系统管线及设备腐蚀问题,指导相应防腐措施的实施,针对典型作业区开展注水系统腐蚀机理研究。通过考察防膨剂主要组分和溶解氧对水质腐蚀性的影响,并结合各腐蚀因素对腐蚀速率影响程度的分析,总结出呼伦贝尔油田注水系统的腐蚀机理为:防膨剂中的Cl-、NH4+的水解产物以及溶解氧共同作用,加大了水质的腐蚀性。现场作业区可依据以上腐蚀机理,控制注水系统中的溶解氧含量,有针对性地研究缓蚀剂配方或选择防腐材质和涂层,制定出经济有效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