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匹维溴铵片比较,探讨四神丸联合督灸对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四神丸联合督灸治疗)44例和对照组(匹维溴铵片治疗)46例,对比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随访2个月后疗效。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IBS-SSS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BS-SSS积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79.55%)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联合督灸可以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中医证候,其疗效较西药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2021,43(5)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72例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兼肾阳虚证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穴位真埋线治疗,对照组36例加穴位假埋线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随访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急性加重次数、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统计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3. 33%(30/36)]高于对照组[69. 44%(25/36)](P 0. 05)。随访6个月内,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P 0. 05),且少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2组CA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 05),且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穴位埋线能够显著缓解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兼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CAT评分,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西沙必利,5 mg/次,3次/d。治疗组48例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1剂/d,2次/d。治疗4周后,观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IBS-SSS。[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83%;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 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IBS-SSS两组均有改善(P <0. 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附子理中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观察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郑昌岳  俞萍  蒋剑文 《光明中医》2023,(12):2349-2352
目的 观察“通元”穴位埋线法配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通元”穴位埋线法治疗,治疗组在埋线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体质量、腰围、身体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的差异。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后,2组的体质量、腰围、身体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元”穴位埋线法配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可有效减轻体质量,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98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均给予纠正电解质、水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附子理中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健康调查量表积分、证候积分、结肠内镜积分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症状总积分[(1.80±0.19)分比(4.90±2.24)分,t=9.653]、健康调查量表总积分[(14.01±7.11)分比(31.44±12.91)分,t=8.278]、证候总积分[(2.33±0.10)分比(4.86±0.93)分,t=18.934]、结肠内镜积分[(0.89±0.03)分比(1.60±1.14)分, t=4.3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总有效率[93.88%(46/49)比75.51%(37/49),χ2=6.37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中医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为12.24%(6/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1,P=0.012)。结论附子理中汤可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脾肾阳虚证IBS-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四味)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照组仅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学指标、IBS症状严重度评分、生活质量指标等。主要结果:(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8. 9%vs 80. 4%,P0. 05);(2)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腹泻、腹痛、大便溏泄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3)治疗组的IBS症状严重度评分和IBS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肾四味)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术芍药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白术芍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芍药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时间穴位为公孙、内关;空间穴位为九宫穴组(腰背九宫穴组+头手九宫穴组+腹足九宫穴组);靶向穴位为足三里、阴陵泉。对照组取大肠俞、天枢、上巨虚、丰隆、脾俞、足三里。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IBS-QOL)为观察指标,观察评价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主要、次要证候积分及IBS-QOL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主要、次要证候积分及IBS-QO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磨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129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价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腹痛、腹泻、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及总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 d,观察组腹痛、腹泻、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乳果糖口服液和马来酸曲美布汀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药物,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基础上给予四磨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且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