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探讨了固相热扩散法制备燃气涡轮高温可磨耗封严用Ni-Cr-Al/D.e.复合粉末材料的工艺技术。研究了铝铬共扩散、扩散时间及温度、活化剂、原料铬粉及铝粉等对合金化过程的影响。介绍了制备Ni-Cr-Al复合包复粉末的工艺条件和所制备粉末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BaSn1-xSbxO3陶瓷粉末,并将其用醋酸铜溶液浸泡后烘干,随后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出BaSn1-xSbxO3CuO复合粉末,然后与Ag粉机械混合制备Ag/BaSn1-xSbxO3CuO复合粉末。同时,采用机械混粉法制备Ag/BaSn1-xSbxO3CuO复合粉末。两种工艺制备的粉末均采用相同烧结工艺制备Ag/BaSn1-xSbxO3CuO触头材料,对所制备触头材料的密度、抗弯强度和电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醋酸铜溶液浸泡BaSn1-xSbxO3陶瓷粉末制备BaSn1-xSbxO3CuO复合粉末,可使CuO更均匀地分布在BaSn1-xSbxO3陶瓷粉末中,极大地促进了粉末的烧结,改善了材料的显微组织,提高了Ag/BaSn1-xSbxO3CuO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微细钨铜复合粉的制备及其烧结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恩熙  钱崇梁 《稀有金属》1993,17(4):263-269
以 WO_3和 CuO 为原料的焙烧-还原法能制取钨颗粒细小(0.1~0.5μm)且 W、Cu 分布均匀的复合粉.此粉末压制、烧结性能良好,可翻取钨晶粒为0.8~1.0μm 的 W-Cu 假合金,合金的相对密度可达98%~99%.研究了 CuWO_4的生成及其氢还原过程,发现它与 WO_3 相比,氢还原相变及其动力学过程存在某些差异.用不同方法翻取的钨铜复合粉的特性及其成型、烧结工艺对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指出用焙烧-还原法制取的钨铜复合粉具有优良的工艺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机械法、化学法、化学镀法、共还原法混料所制得的W、Ni、Cu复合粉末的状态、物理性能、形貌、微观结构及其对合金制造工艺、显微组织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这四种混料方法得到的复合粉末中,Cu、Ni的存在状态、分布的均匀性以及金属镍的活性显然是不同的、因而影响了合金的制造工艺、显微组织和物理机械性能。比较这四种复合粉末状态对合金性能和研制工艺的影响时发现,用共还原法复合粉末制得的合金,具有优越的工艺特性和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表明了复合粉末的状态对合金的显微组织、性能和制造工艺是十分敏感的。  相似文献   

5.
料浆喷干法制复合粉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叙述了用料浆喷雾干燥法制取复合粉末材料工艺的研究,包括实验用小型喷雾干燥装置及流程设计、料浆制备、喷雾干燥工艺等。测定了所获得复合粉末的性能,进行了等离子喷涂试验,检查了涂层的性能。认为,用料桨干燥法可以制备出喷涂需要的不同功能的复合粉末,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以钨酸铵、硝酸铜为原料,采用一种湿化学合成工艺——沉淀共还原法,制得了粒度小、形貌规则的W-Cu复合粉末。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影响复合粉颗粒形貌的工艺参数。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复合粉制备过程中粉末的形貌、成分和粒径进行表征和观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化学合成工艺——沉淀共还原工艺制备的复合粉,粒度细小、形貌规则,呈多边形。  相似文献   

7.
氧化钨氢气还原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细钨粉以其显著的优点,早已成为多种重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主要原料,但以喷雾干燥法等常规制粉工艺制得的钨粉末均为前驱复合氧化物粉末,必须对其进行氢还原才能最终制备出超细钨基复合粉末或钨基复合材料.为此,该文作者综述了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粉末的还原工艺、原理及不同条件下还原后所得粉末的特性,分析了采用不同特征的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做原料可得到不同性能还原W粉的原因,并对氢气还原过程中粉末粒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获得了一些参考性认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专利     
用流化床还原碳化一次制备硬质合金复合粉 在流化床中用氢还原、含碳气体碳化一次制备超细硬质合金复合粉。用化学方法制备原料复合粉末,可以满足任一牌号对成分的要求。将原料复合粉置入流化床中,用惰性气体或氢气作流化操作气体,进行氢还原,碳化时加入含碳气体在750~1500℃的温度下进行碳化1~10h,即可获得极细的超细硬质合金复合粉,且其粒度可以通过工艺调整。这种工艺制备的复合粉粒度分布窄、产率高、工艺简单,切实可行,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制备超细硬质合金复合粉的新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86753A;发明人:魏明坤等;武汉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能球磨和机械混粉等方法分别制备了3种Cu-15Cr-15W复合粉末,然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Cu-15Cr-15W合金。研究了不同混粉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物理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Cr、W粉末后机械混合Cu粉而制备的Cu-15Cr-15W复合粉末经SPS烧结所得铜合金的组织细小均匀,致密度99.3%,电导率2.95×107S/m,热导率212.0 W/(m·K),维氏硬度152HV0.5,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365 MPa和11.5%,各项性能均优于相同SPS工艺制备的Cu-30Cr合金。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能球磨和机械混粉等方法分别制备了3种Cu-15Cr-15W复合粉末,然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Cu-15Cr-15W合金。研究了不同混粉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物理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Cr、W粉末后机械混合Cu粉而制备的Cu-15Cr-15W复合粉末经SPS烧结所得铜合金的组织细小均匀,致密度99.3%,电导率2.95×107S/m,热导率212.0 W/(m·K),维氏硬度152HV0.5,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365 MPa和11.5%,各项性能均优于相同SPS工艺制备的Cu-30Cr合金。  相似文献   

11.
WC粉分级及用分级WC制造硬质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筛分法对粗颗粒WC粉进行了分级试验,讨论了不同粒级的WC粉与其总碳含量及粉末显微组织的关系;用不同粒级的WC粉作了硬质合金的工艺试验,探讨了分级WC粉对合金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制备镍包铜复合粉末的工艺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选用次亚磷酸钠、联氨做还原剂,通过化学镀制取了镍包铜复合粉末,实验发现:次亚磷酸钠作还原剂时,用盐酸活化、酸化后的铜粉,可直接在其表面进行化学镀,镀覆效果良好,可取代昂贵的氯化钯活化处理;而用联胺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在铜粉表面实现镀覆。采用SEM(包括EDS),XRD对制取的复合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粉末表面较原始粉末粗糙,包覆层均匀;用次亚磷酸钠作还原剂,所得到的复合粉末包覆层为镍磷合金,而用联胺作还原剂,制取的复合粉末仅由镍铜两相组成,未引入其他元素。对Ni/Cu复合粉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Cu复合粉末符合粉末冶金材料的要求,通过氢还原可以降低含碳量、氢损,提高复合粉的粉末冶金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偏钨酸铵、醋酸钴、有机碳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喷雾干燥-煅烧-球磨-连续还原碳化新工艺制备纳米WC-6Co复合粉。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定粉末比表面积,XRD、SEM分别分析粉末物相和形貌,研究球磨工艺对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性能的影响以及连续还原碳化过程中粉末比表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还原碳化前进行球磨,可有效破碎粉末;适当增大球料比或延长球磨时间,可使粉末破碎效果更好,粒度分布更均匀,当球料比为10∶1、球磨时间为240min时,粉末破碎、分散效果最佳,比表面积为11.62m2/g;球磨后的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在连续还原碳化过程中发生团聚烧结、预合金化,生成平均粒度为80nm的WC-6Co复合粉。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WC粉、Co粉和Cr_3C_2粉为原料,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了WC-Co-Cr_3C_2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对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磨12h后复合粉末的粒度可达0.1μm左右,Co均匀分布且部分包覆在WC颗粒表面,处于亚固溶状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纳米技术,制备氧化锡+添加物纳米粉,用包覆法制备银包氧化锡超细复合粉,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获得环保型无毒、无铟粉末的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  相似文献   

16.
TiO2在N2气氛中碳热还原直接合成TiCN固溶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热力学角度就用TiO2粉在N2气氛中碳还原直接合成TiCN粉末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生产工艺实践论述了温度、反应时间、氮分区、配碳量对TiCN粉末成分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贾芳  彭浩然  原慷 《热喷涂技术》2023,15(4):101-106+17
超高温ZrB2/MoSi2 陶瓷涂层可有效提高C/C 陶瓷基复合材料抗高温烧蚀性能。采用喷雾干燥团聚造粒法 制备复合团聚粉末,然后采用等离子致密化工艺对团聚复合粉末进行致密化处理,研究了等离子致密化工艺参数 对处理后粉末性能的影响,经等离子致密化处理后,粉末松装密度及流动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当送粉速率为 50 g/min 时,ZrB2/MoSi2 粉末松装密度及流动性分别为3.26 g/cm3 和21.5 s/50g,与团聚态粉末相比,松装密度及 流动性分别提高了108.97 % 和59.01 %,致密化处理后粉末的氧含量降低至0.05 wt.%,在等离子致密化处理过 程中ZrB2/MoSi2 复合粉末几乎未被氧化。对等离子喷涂涂层进行了烧蚀试验,烧蚀后涂层结构完整未发生剥落, 表明制备的ZrB2/MoSi2 涂层具有良好的抗高温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粘结剂制备的镍铬铁铝氮化硼复合粉末及涂层性能, 结果表明: A3 粘结剂的固 化性能和热降解性能与镍铬铁铝氮化硼复合粉末的粉末制备工艺及喷涂工艺匹配性良好, 制备的复合粉末的形貌 和性能较优, 以此制备的封严涂层组织均匀, 硬度为 62 HR15Y, 结合强度为 7.99 MPa, 耐盐浴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无偏析预混合钢粉研究与开发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偏析预混合钢粉是在钢铁粉末体系中加入少量粘结剂所制得的一种特种粉末,其目的是减少粉末运送和压制过程中产生扬尘和偏析,提高产品组织、性能和尺寸的一致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预混合钢粉研究和产品开发的进展,对预混合钢粉的优势、粘结剂组成、混合工艺和混合机理、偏析测定、粉末性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已经商业性生产一种称为KIP SIGALOY的复合钢粉,这是由外表面包复合金元素,例如Ni、Cu和Mo的铁粉加工而成。制备工艺是,先在一真空还原炉中将Ni,Cu和Mo粉包复在纯铁粉上,然后在一真空炉中将比粉末在较低的温度下进一步还原。和通常的合金粉末相比,此复合钢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