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具有立方相结构的铕单掺杂、铽单掺杂、铕—铽共掺杂的氟化锶发光材料,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Eu3+和Tb3+共掺杂的体系中存在电子转移现象,出现了Eu2+、Eu3+和Tb3+共存于同一基质共同发射的现象,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得到的材料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3+,Eu2+,Sm3+离子分别单激活和三种稀土离子共激活的Ca6Sr4(Si2O7)3Cl2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和CIE色坐标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荧光粉Ca5.91Sr3.96(Si2O7)3Cl2:0.02Ce3+,0.04Eu2+,0.04Sm3+在365 nm激发下能发射高强度白光,其色坐标为x=0.2183,y=0.2187,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白光LED灯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3.
Eu~(3+)和Gd~(3+)共掺杂TiO_2粉体的制备及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TiO2和Gd3+/Eu3+共掺杂TiO2复合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ethyleneblue,M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其光催化活性,探讨Gd3+/Eu3+共掺杂对TiO2粉体光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Gd3+/Eu3+共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Gd3+/Eu3+共掺杂在TiO2粉体中产生协同作用,可以抑制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使TiO2的粒径减小。Gd3+/Eu3+共掺杂增大了TiO2粉体的晶格畸变,使TiO2粉体吸收带边蓝移。当Gd3+和Eu3+的质量掺量分别为0.05%和0.4%时,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最高,降解率达到95.31%。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液,将Eu3+和CdSe量子点以物理掺杂的方式引入复合SiO2凝胶玻璃基质,成功制备了Eu3+/CdSe量子点掺杂复合SiO2凝胶玻璃。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复合SiO2凝胶玻璃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Eu3+、CdSe量子点及SiO2凝胶玻璃基质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荷和能量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5.
白光发光二极管用红色荧光粉LiBaB_9O_(15):Eu~(3+)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BaB9O15:Eu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发射光谱主峰位于618nm,对应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Eu3+部分取代Ba2+进入晶格,占据非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激发光谱两个主峰位于400nm和470nm,表明它可以作为蓝+黄模式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W-LED)~色补光粉和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light-emitting diode,UV-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体系中的红色荧光粉.研究了Eu3+浓度和电荷补偿剂对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EB3'浓度增加,发光强度增强,未发现浓度猝灭现象.电荷补偿离子Cl-、Na+和+均能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其中掺入K+的样品发光强度最高,提高了约40%.  相似文献   

6.
通过激发光谱、荧光光谱以及荧光寿命测试,系统地研究Sn2+、Sm3+单掺以及Sn2+/Sm3+共掺磷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能。在共掺样品的发射光谱中观察到1个涵盖蓝、绿、红色波段的超宽发光带,并可通过调节Sn2+/Sm3+浓度比实现对样品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能量可由Sn2+传递给Sm3+,能量传递效率最高可达42%。通过Sn2+与Sm3+的能级图研究了能量传递的机理,同时计算了不同浓度Sn2+/Sm3+的共掺样品的色坐标。  相似文献   

7.
郑雷铭  王明  陈思  郑淞生  王兆林  陈源  李钷 《化工学报》2021,72(7):3551-3561
白光LED (light-emitting diode)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被誉为是第四代固体照明光源。本文以量子效率作为核心参数,以暖白光为最终目标,分别对蓝、绿、红三基色稀土掺杂无机荧光粉和单一基质单掺、共掺、多掺的暖白光荧光粉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高量子效率的近紫外激发蓝色荧光粉其激活离子主要为Eu2+、Ce3+,绿色荧光粉为Tb3+和Eu2+,红色荧光粉为Eu3+和Eu2+。现有的单一基质暖白光荧光粉仍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如:红光不足、显色指数偏低、量子效率偏低等。基于此,建议从已有的高效红粉出发制备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以消除光谱中缺乏红色成分这一难题,并适当引入除Mn之外的过渡金属元素,同时加强对基质动力学理论,以及基质和稀土之间的电子耦合作用动力学理论的研究,期望能实现稀土掺杂无机荧光粉的设计计算与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常温下制备了稀土Eu3+和Tb3+共掺的以LaPO4-5SiO2为复合基质的发光材料,并通过DTA-TG、XRD、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XRD图谱显示,材料主要以单斜相LaPO4结构为主。激发谱图显示,样品具有Eu3+和Tb3+的特征激发峰发射谱图显示,材料在红、绿、蓝波段均有发射,通过CIE色坐标计算,材料的色坐标正好落在白光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Eu3+含量的Mg-Al-Eu三元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热重(TG-DTG)对产物进行表征,发现LDH中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小于25%时,三元LDH中Eu3+含量的增加对其结晶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当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达到25%时,其结晶质量明显变差.PL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出现典型的Eu3+5DO-7FJ(J=1,2,3,4)跃迁所致的红光发射.随Eu3+含量的增加,Eu3+的发射强度明显呈增强趋势;当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达到25%时,其发射强度明显减弱.由此可知,Mg-Al-Eu LDH结构中,Eu3+/Al3+最佳物质的量百分比为2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具有立方相结构的铕单掺杂、铽单掺杂、铕-铽共掺杂的氟化锶发光材料,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Eu3+和Tb3+共掺杂的体系中存在电子转移现象,出现了Eu2+、Eu3+和Tb3+共存于同一基质共同发射的现象,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得到的材料的黄光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