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1984年10月27日在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陕西省水利水保厅副厅长毛光启就关中灌溉出现的渍涝灾害问题及治理措施作了汇报。会议根据毛光启同志的说明作出“关于治理关中灌区渍涝灾害的决议”。《决议》已在陕西日报1984年10月30日第二版全文刊登,现微得毛光启同志的同意,将他的发言摘要连同《决议》在本刊上同时发表,希望我省水利水保系统,特别是关中灌区的全体职工和广大群众,积极贯彻《决议》精神,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为治理灌区渍涝灾害,建设有灌有排的高标准区,为我省农业翻番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冯家山水库灌区地下水动态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林 《陕西水利》2010,(3):130-130,98
本文在介绍冯家山水库灌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冯家山水库灌区各区域多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渍涝灾害的治理,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几点结论和建议,可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省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关中宝鸡峡、冯家山、泾惠渠、洛惠渠、交口抽渭等五大灌区的新建和扩建,对发展农业,促进粮棉增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由于排水措施没有相应地跟上去,对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注意不够,致使灌区地下水位不断上升,许多地方出现渍涝灾害。据1983年秋季统计,灌区的明水面积达50多万亩,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更加突出。有些地方由于渍涝严重,造成交通中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灾害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引黄灌区泥沙灾害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渐变性、多样性、危害严重性及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灌区泥沙灾害水平由灌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清淤泥沙处理量、灌区堆沙场地状况、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灌区内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提出了实施灌区水沙优化调度、改造渠道以提高渠道输沙能力、实施灌区泥沙资源的优化配置、植树造林改善灌区生态环境等泥沙灾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垦区大部分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上。由于开发较晚,大部分农场地处江河下梢,加之年降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等特点,使地势低洼的垦区渍涝严重,洪涝灾害已成为该区的主要灾害。1982年,三江平原治理项目正式列入国家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垦区三江平原治  相似文献   

6.
黄土塬区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具有独特的产流、汇流特点。因此,该地区排水效益计算方法将有别于华北平原和南方圩垸地区。本文针对黄土塬区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及渍涝灾害成因,结合宝鸡峡灌区排水实验,探讨了黄土塬区排水效益计算方法,即合轴相关图法。  相似文献   

7.
2003年8月~10月降水所形成的渍涝盐碱灾害,再次告诫人们,对于交口抽渭这个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矿化度高的灌区,兴建完善的排水系统十分必要。而加强管理养护,确保其通畅运行则是发挥排水工程效益的关键环节。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认为,在造成灌区排水干支沟淤积诸多原因中,排水工程重视不够,管理经费不落实,管护组织不健全是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治渍是三江平原治理的主攻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两年来三江平原丰欠农业生产事例,说明历年来三江平原治理方法的局限;阐述渍涝危害及成因与特点,说明渍涝是三江平原农业生产主要矛盾,治渍应为三江平原治理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渍涝治理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渍涝治理现状的分析,根据垦区自然资源特点及现有排涝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渍涝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汛期特别主汛期,江苏省部分城市接连遭遇局地突发强降雨袭击,造成城市积水内涝灾害。针对城市渍涝,一些城市虽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渍涝问题,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地方实际和工作实践,介绍了江苏部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分析了造成渍涝原因,提出了编制规划、理顺体制、加强管理、完善预案、加大基础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宁 《中国水利》2006,(4):11-13
在介绍了我国洪水、干旱及渍涝灾害情况、论述了防洪减灾与灌溉排水的密切关系后,从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特点入手阐述了对洪水灾害的认识,结合近年来治水新思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防洪减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位山灌区引水引沙过程及水沙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和水资源与泥沙资源的配置方案,即应把大部分泥沙输入支渠以下区域.通过对比分析位山灌区水沙资源配置现状与优化配置方案的差异,指出渠首地区水沙资源配置过多是导致灌区泥沙问题的症结.通过实施灌区引水减沙措施、沉沙池处理灌区有害泥沙、提高渠道输水输沙能力、灌区泥沙灾害治理与泥沙资源化相结合等,可实现位山灌区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1998、1999年霍邱县政府开展的城西湖排灌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认为排灌区的调整及沟渠治理较大程度地减轻了旱涝灾害。并提出了治理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措施,对今后城西湖洼地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江平原渍涝治理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推广指南项目以来,渍涝治理由低湿旱田向坡岗地、高平原发展,向水田、草地、水旱轮作治理发展,向与水利高标准示范区建设,农业高科技园区,涝区改造结合发展。生态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除害兴利结合的工程中引进许多新技术与新设备,显示出不推自广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地区灌区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和灌区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有效防治灌区面源污染,针对灌区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为灌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实现灌区的灌区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山西河津市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城区不仅受汾河外来洪水和黄河外来洪水的双重困扰,而且渍涝灾害也频繁发生。介绍了河津市城市防洪排涝现状,由于受缺乏统一规划、城区地形、排水渠道管径偏小等影响,城区防洪排涝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提高标准、加快改造和建设等方面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对当地水情调节、改善农田水分、治理旱涝、盐碱灾害有很大的帮助。灌区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其涉及水力学、土壤学、农学等多个方面,要保障该工程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工程效用,就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由于灌溉水利工程比较复杂,所以管理难度较大。文章主要就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以来的三次内涝灾害,给灌区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全面分析了内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预防内涝灾害发生的具体对策,对根治灾害,保证灌区工、农业生产良性发展,维护灌区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福海灌区经过多年开发治理,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灌溉体系,但由于灌区重灌轻排,下部有不透水下垫面,灌区次生盐碱化状况仍然很严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导致灌区形成盐碱地的主要原因,结合灌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出地灌区改良盐碱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盐碱化,是大荔地区一大自然灾害。因而,兴建大规模排水工程,有效地减少和消除盐碱化,成为振兴大荔农业经济的重要战略。 大荔县的盐碱灾害,主要分布在洛惠渠灌区和黄河及渭河滩地。洛惠渠灌区的次生盐碱化曾一度从建国前的4200多亩上升到6.6万亩,而黄河、渭河及洛河滩区盐碱化与沼泽地面积已达到4万余亩。灾害肆虐,损失严重!县政府与洛惠渠管理局携手合作,从1956年就把排水治碱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30年整治,洛惠渠灌区排水工程,已初具规模,自成网络,基本上形成四大排水系统,为解除碱盐灾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