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术后病人290例,随诊3~28个月,监测病人血清CA15-3,CEA变化情况。随访结果:乳腺癌术后无复发组249例,CA15-3,CEA阳性率分别为2.8%,2.4%;而局部复发8例,未见CA15-3,CEA增高;乳腺癌术后发展为远位转移的患者33例,CA15-3,CEA阳性率分别为72.7%、54.5%,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二者联合应用,阳性率可达84.8%。结果表明,检测血清CA15-3,CEA含量是监测乳腺癌术后转移的重要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CA15-3水平和阳性率与肿瘤复发、转移等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并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进行检测CA15-3水平。结果:发现不同淋巴结及远处癌转移状况、不同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及其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术后随访期间CA15-3动态观察发现,术后较术前有所下降,局部或对侧复发者较无瘤生存者明显升高,对手术治疗的彻底性也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在术后定期检测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可作为监测复发和转移等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用IRMA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周血清CA15-3值,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清CA15-3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显著相关(P<0.01);术前术后CA15-3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3例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其CA15-3值均高于100u/ml。因而认为,血清CA15-3水平可作为乳腺癌转移的辅助性诊断手段,并用于估计肿瘤转移的潜在可能性,为监测肿瘤复发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手术疗效和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组织多肽抗原(TPA)、CA15-3和癌胚抗原(CEA).共测定35例健康成人及55例乳腺癌患者,并对其中41例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检测。结果:健康成人组血清TPA为(0.5 ± 0.2)μg/ L、CA15-3为(16,1±5.5).×103U/L,CEA为(2.6±1.2)μg/L。乳腺癌患者Ⅰ、Ⅱ、Ⅲ、Ⅳ期3项肿瘤标志均较健康成人组有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意义(P<0.05)。术后和术后转移复发组3种肿瘤标志检测结果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3种肿瘤标志在术后组有明显降低,在转移复发时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增高。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 89.7%。结论:TPA、CA、15-3和CEA 3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疗效监测及判断肿瘤进展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CA15—3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梁茱  王海枫 《海南医学》1999,10(2):110-110
作者使用美国BIOCHECK公司提供的乳腺癌单克隆抗原CA15-3ELISA试剂盒,测定了我院住院病人119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101例,良性病变18例,并以健康妇女20例为对照组。结果:转移性乳畜产品邮电生率为67.7%,非转移乳腺癌阳性率为28.2%,良性病主生率为5.5%,说明CA15-3是监测病情复发和早期转移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固相竞争抑制免疫放射法,体外测定病人血清中乳腺癌相关性抗原CA27、29。结果:乳腺癌病人CA27、29抗原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和非乳腺癌恶性肿瘤病人(P<0.01)。阳性率88.9%,敏感性90%。14例乳腺癌术后监测其CA27、29抗原水平,1例肺部有转移者升高,余均较术前下降(P<0.01)。提示CA27、29抗原在乳腺癌的诊断及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监侧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癌,食管癌患者血清鳞癌相关抗原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明训  温文倩 《上海医学》1994,17(9):497-500
作者对119例肺癌(鳞癌80例、腺癌25例、小细胞癌8例、大细胞癌6例),62例食管鳞癌和25例良性病变病人进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CC-Ag)测定,肺鳞癌阳性率为62.5%、食管鳞癌为32.3%,良性病变组检测均为阴性。手术前SCC-Ag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期呈正相关。因此SCC-Ag是鳞癌较特异的标记,特别对于肺鳞癌意义更大。根治性切除病人血清SCC-Ag在72小时内转阴,而姑息性切除或探查术者仍停留在高值,该抗原复又回升提示肿瘤转移或复发,持续阴性者尚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因此SCC-Ag可准确反映手术疗效及监测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CEA,CA19—9和CA—50联合检测在胃肠道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12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及1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CA19-9和CA-50水平。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三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CEA54.7%,CA19-9 55.5%,CA-50 46.9%,联合检测阳性率达77.3%。胃肠道良性疾患三类肿瘤抗原的假阳性率分别为CEA8.7%,CA19-9 4.2%,CA-50 5.0%。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用单克隆抗体Hb3检测132例正常献血员,84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及388例肿瘤病人血清中的肿瘤抗原CA-Hb3,发现其阳性率依次为:正常献血员3.O%,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7.O%,结直肠癌病人55.8%,胃癌及其他癌患者分别43.O%和31.4%。用根治手术切除的病人,其CA-Hb3以下降型为主,而呈下降趋势者术后复发率低;用姑息法和未切除的病人则结果相反。表明CA-Hb3的术后变化规律与手术种类和复发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测定136例妇科肿瘤术后血清CA125值,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为100%,CA125为369.49±73.15KU/L,子宫内膜异位症阳性率61.3%,CA125为71.07±33.63kU/L,子宫肌瘤阳性率16.7%,CA125为27.22±15.53kU/L,卵巢良性肿瘤阳性率为16.7%.CA125为25.50±15.75kU/L,正常对照组CA125为18.42±8.35kU/L。认为CA125为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观察、肿瘤复发的灵敏度指标。  相似文献   

11.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myc和TGF—β1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梅英  文继舫 《湖南医学》1998,15(4):195-197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乳腺癌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myc蛋 TGF-β1表达有意义。c-myc蛋白、TGF-β1在乳腺癌和良性变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6%和91.1%,66.7%;c-myc蛋白阳性率在乳腺癌和良性病变中有显著差异;乳腺癌Ⅰ级、要巴结转移和肿块最大径≤3cm者c-myc和TGF-β1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肿块〉3cm以上的Ⅲ级病例,但与乳腺癌的内分泌状  相似文献   

12.
血清CEA、CA 15-3联合测定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但特异性相对较差,是检测乳腺癌的一项辅助指标。CA15-3免疫放射法是一种较新的乳腺癌诊断方法,CA15-3在乳腺癌病人血清中常有升高,具有一定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为提高乳腺癌病人阳性检出率,本文对40例健康人及100例乳腺癌患者CEA、CA15-3进行联合检测,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照组血清取自本院40例健康女职工,年龄25~60岁,平均30.5岁。病例组血清取自经病理确诊的10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21~60岁,平均42.3岁。1.2 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C—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以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22例肺癌患者血清SICAM-1及CRP水平。结果.化疗前及化疗后2周,肺癌患者血清SICAM-1〉240μg/L(正常对照95%可信区的上限为238.3μg/L)的百分率分别为77.3%和63.6%。治疗有效组,化疗后2周,血清SICAM-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RMA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周血清CA15-3值,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术前用DDP、5-Fu、AT1258进行介入化疗,经1~3个疗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53例介入化疗总有效率为96.2%,其中17例完全缓解(CR),占32.1%;34例部分缓解(PR),占64.1%;2例无变化(NC)。CR中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无瘤生存;PR中6例发生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占15.1%),1例死亡;2例NC发生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均已死亡。53均未发生严重的与化疗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减少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提高巨块型宫颈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新鲜胃癌组织匀浆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胃癌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一次融合率为92.8%,获得分泌特异性McAb杂交瘤细胞15株,阳性率13.2%,三次克隆纯化后阳性率100%,在体外培养150余天,分泌能力稳定。选择QY-1,QY-2,QY-3,QY-44株McAb进行鉴定。4株McAb对正常纤维组织、红细胞等呈阴性反应,而对胚胎的消化道上皮均呈强阳性反应,QY-1~4McAb的胃癌反应阳性率为94.6~100%,肝癌33.3~60.0%,大肠癌为5.0~35.0%,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型为0%,伴肠化型为0~15.0%。本文结果表明QY-1~4McAb相应抗原为非CEA、AFP成份的消化道肿瘤抗原,QY-1~4McAb具有较高的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用病毒分离,PCR和血清学方法追踪研究31例器官移植病人HCMV和HHV-6感染情况及其对移植的影响。结果显示:HCMV和HHV-6分离率分别为35。.5%和45.2%。术后DNA阳性率分别为25.8%和32.3%,术前相应的IgM阳性率为0%和3.2%,术后IgM阳性率分别为19.4%和25.8%;术前DNA阳性率分别为35.5%和45.2%。术后DNA阳性率分别高达45.2%和61.3%,并在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印迹技术及5株单克隆抗体(CL-3,CL-4,CS-1,GS一2,PS-10)检测大肠癌(39例),肠炎(9例),息肉(12例)患者及正常人的粪便提取液中癌相关抗原(TAA)。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粪便中蛋白和TAA区带明显高于正常人、肠炎和息肉患者。TAA的区带数人均值与肠道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TAA片段(分子量>80KD)常在大肠癌中表达,息肉、肠炎患者较少,接近于正常人.,检测阳性率是:大肠癌:CL-373%,C1-470%,CS-141%,GS-263%,PS-10 52%。正常人:4%,10.5%、0%、O%、10.5%。息肉:17%、8%、8%,33%、8%。肠炎:22%、22%、33%、44%、11%。5株单抗检测大肠癌患者粪便TAA中以CL-3,CL-4为好,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105例恶性肿瘤患者首次化疗后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5例恶性肿瘤病人首次采用联合化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5.2%不同方案MFA,MFP,Vp16+PDD,CHOP化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7.3%,10.7%,15.1%及19.0%,该文提示:单一药物常规划量一般不发生心电图变化而联合用药,尤其含在蒽醌类药物时的必须注意药物方案的设计,配伍和药量,以防联合常用规用药中对心脏的潜地毒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乳腺癌患者由McAbGB2识别的乳腺癌血清抗原(以下简称血清McAbGB2抗原)水平,应用ELISA方法,用抗人乳腺癌血清抗原McAbGB2观察了50例正常人和60例乳腺癌患者血清McAbGB2抗原水平。结果:1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的血清McAbGB2抗原水平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阳性符合率达88.2%(15/17)。其中8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McAbGB2抗原水平由术前的57.5±51.3u/ml降至术后的20.6±4.98u/ml。43例在化疗中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血清McAbGB2抗原多处于正常水平。由此提示血清McAbGB2抗原可作为乳腺癌标志物,用于乳腺癌的血清学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