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编读往来     
《地图》2004,(6):101-101
我从小就喜爱地图,一直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参加工作后常年在外出差,到哪个城市都要买几张本市或其他方面的地图,但就没功夫去研究它和收集它。退休之后时间稍宽,每天抽3~4个小时读读报刊,还是没功夫专项研究和收集它。作为业余爱好,我想如果能有一本异彩纷呈的《地图》杂志就足矣了。以前不知道有这样一份杂志,直到2001年底,  相似文献   

2.
羽阳 《地图》2003,(3):48-59
我喜欢来上海因为它每次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感,觉而每一种感觉又都像梦一样的短暂并且美好。上海是这样座城市,它诉诸你的感觉器官.让你身上的细胞犹如绽放的花朵,视觉、听觉触觉、感觉……沧桑,时尚浪漫、悠闲……从外滩到新天地.从豫园到多伦路.会有无数个喜欢上海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见图如晤     
本刊编辑部 《地图》2005,(3):F005-F005
福尔摩斯在安乐椅上坐了整整一天.华生觉得他呆着不动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福尔摩斯答道.你以为我呆在这里没有动吗?我今天派人去警察局取来了一份地图。正是.我的肉体一直坐在这里.可是我的“魂灵”在这张地图上转了一天.现在我对这个地区已了如指掌了。  相似文献   

4.
初见莫斯科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飞机己经开始降落.望出去,是真正的俄罗斯大地了.即使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也是一座被森林包围的城市. 莫斯科是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从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乘坐铁路专线到市内,我一直望着窗外,森林、苏式建筑,最后到市内的现代建筑……我不愿意放弃一点点景色.  相似文献   

5.
细节二三     
张欣然 《地图》2006,(4):32-35
梦里不知身是客我们只是城市里匆匆的过客,离开了便离开了,如是有那么一点点留恋的话,通常是留恋城市里的人,而不是城市本身。直到有一天,我到了这里,短暂的离开,会觉得想念,想念被木棉染红的街,弥漫着紫荆花香的空气,早晚的茶,入夜的食肆,布鞋牛仔裤的路人甲乙丙丁,还有拖着尾音的广东话,这便是广州于我,不相忘。街灯闪过,站在街角,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下,自己的影子安静地朝背后或是身前的某个方向延伸,安静地延伸。城市的夜是最魅惑人心的,一个人对城市的喜爱多半是因为它的夜。穿过珠江新城开阔的草坪,漫步江边昏暗的灯光下,不时有站着单排…  相似文献   

6.
肖金成 《今日国土》2009,(12):27-28,21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国家安全与国土经济.我认为国土经济与国家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近两年一直在研究国土规划问题.因此,想就国土规划方面阐述一些自己的意见。我讲的题目是《中国空间规划编制——基本情况与设想》,为什么叫空间规划呢?鉴于“十一五”期间,国家推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从国家到省级层面.已经连续做了几年,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文本已经完成.各省也在编制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  相似文献   

7.
正那首歌,那支熟悉的旋律,总是响在耳边。小时候,爸爸也偶尔会哼上几句,虽然从来没有唱完,却也让我记住了旋律。长大后,总会在偶然间听到这支歌,或许,对于我们上一辈来说,这支歌是一个时代的情怀。我也曾经在夜晚听着这首歌,梦想着有一天,我和女友漫步在城市的郊外,演绎歌中的内容。那个夜晚,那个森林,那个月光……那个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来到莫斯科,我确实想看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只是担心晚上到郊外会迷路而不知归途,所以只能作罢,但是却按捺不住想要到莫斯科郊外看看,感受那里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以倾斜而享誉世界,也因此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赏.可是提起阿姆斯特丹,不少人只知道它的郁金香和红灯区,却不知道这座城市也有好几十座倾斜的奇异建筑.它们就是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楼. 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不要只顾往美丽的运河河道上瞧.抬头看看身边的那些老楼房,你马上会有一种新奇的感受.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刚在饭馆里多喝了两杯酒,或者,是那些老楼房喝高了?它们正头重脚轻地摇摇欲倒呢!甩甩头定睛再看,原来既不是你自己喝多了,也不是老楼房醉酒了.它们真的是倾斜地站着,而且这一站就站了好几百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GIS产业化的发展,GIS的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有一个问题一直不好解决:在地图中经常遇到一些字库中不存在的生僻字无法录入和显示,只能以代码或者同音字或相似字代替,这就显得不够严谨和规范。现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忠霞 《今日国土》2008,(11):41-41
开车容易停车难,这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难题。而在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停车场肯定会划出一定比例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优先保证残疾人能够方便停车。这些残疾人停车位或者竖有一个画着国际通用"蓝色轮椅"标志的残疾人停车标示牌,或者在车位的地面上画有"蓝色轮椅",一般都位于停车场车辆进出最  相似文献   

11.
申明锐  邵亦文 《地图》2014,(3):24-35
著名的芬兰城市学者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行走沙田,丈量这座新市镇,会发现它在繁华与匆忙之外还有可爱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成一农 《地图》2011,(6):72-79
北方城市中我去过最多的就是大同了.这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正在力图实现现代化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城市都试图对老城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但成功者寥寥,于是外来旅游者见到的,往往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共存,并形成强烈对比的城市。大同城正是如此,繁华主街的背后.是大片古旧的院落,这种反差,往往会让外来者感到突兀和诧异。  相似文献   

13.
在杭州.随便问路人,都能报上好几个茶馆的名称来.并且总是能望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的享受生活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繁华的都市由于与优美的西湖山水相傍相存.而幽雅静谧的湖光山色时刻涤滤着城市世俗的纷扰,使得杭城从存在那一天起就与休闲密不可分了。  相似文献   

14.
李晨 《中国测绘》2014,(4):48-49
说起可穿戴设备你最先会想起什么?我想不外乎是智能手环或者是智能手表,再Geek一点的可能会想到Google Glass这样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形式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人们除了佩戴的装饰品之外,浑身上下就只有衣服一定是每天都会穿戴的东西,虽然衣服离我们通常概念中的设备相距甚远,但衣服仍然具有智能化的潜力,也许在将来,衣服会成为最大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型,当然现在整个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市场并不成熟,但并不妨碍已经有一些先驱者开始在衣服上做文章了。  相似文献   

15.
地图缘     
李蓬 《地图》2004,(6):100-100
童年时.因母亲在外地教书.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母亲才能回来。因此,6岁以前.都是父亲带着我在武汉生活。由于我儿时的玩劣.常给邻居带来“麻烦”,这让父亲很伤脑筋——总是要想办法来束缚住我的手脚。经过多次尝试,效果均不理想。直到有一天.他带回来一本地图册.在图上给我指出母亲工作的城市.并告诉我去那儿要经过的路线。他还向我许诺:“如果表现得好,  相似文献   

16.
谢扬 《今日国土》2009,(12):24-24
首先,感谢大会安排我的发言。国土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我只是就规划方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的题目是“三归合一应是国土规划的长期远景”。所谓“三规”,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这三个规划的来龙去脉在此不赘述。不可否认.这些规划几经沉浮与我国管理体制变迁关系密切,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寄希望于大部制改革来理顺关系也是可以继续努力的。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中,如果需要地形图,可以到有关部门购买基本地形图,或者委托测绘单位测量。但是,如果需要了解地下管网情况,就没有一个单位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准确的地下管网综合图了。这样  相似文献   

18.
涛声的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晚,刚刚工作的我和师父进行了一整天的外业工作,坐在城郊的中巴车上回县城的驻地。我累及了,工作量不算大,但是太热了.我流汗一天,似乎有点虚脱。车在公路上行驶着,夏季白天较长一些,但是现在夕阳开始收回最后的余晖,黑夜已经开始垂下帷幕,这里距离城市比较远,窗外的景色很祥和.但是我却无法欣赏.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记忆中.重庆是那么美好!城在山中.山在水中;两江环绕.彩虹飞渡;灯火辉煌.夜色霓裳:繁华都市,西部明珠!就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参与了大渡口区的经济建设。时任区四大重点工程之一的社会公共工程管委会主任期间.  相似文献   

20.
刘闯  钱海忠  王骁  何海威  谢丽敏  王成舜 《测绘学报》2016,45(12):1485-1494
同名道路或者居民地数据间由于数据一致性程度不高,往往存在较大的几何位置偏差,当对道路或者居民地单独进行匹配时,不利于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骨架线网的道路和居民地联动匹配方法。联动匹配即模仿人在读图时通过特征地物和空间关联寻找目标地物的思维过程,将匹配看作是一种特征目标寻找、信息关联传递的推理过程。首先,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对地图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然后,通过道路、骨架线、骨架线网眼和居民地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道路和居民地之间的匹配传递模型。最后,根据该传递模型实现通过道路匹配带动居民地匹配或者通过居民地匹配带动道路匹配的联动匹配。该方法优势在于只要有一种要素的数据一致性比较好,就能带动另一种要素取得很好的匹配效果,同时符合人类进行匹配时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