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室温固化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 SINs),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SINs体系的聚合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及半定量分析,研究了固化体系对SINs的影响及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PO和DBTDL的用量直接影响到两个网络的相对聚合速率;当BPO用量为VER树脂的0.75%,DBTDL用量为PU的0.6%时,PU的加聚反应首先进行并与VER的转化率近似.两个网络的最终转化率高于90%,基本实现了同步互穿工艺.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步法,制备弹性聚氨酯(PU)与乙烯基酯树脂(VER)为体系的一系列梯次化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材料,对梯次化IPNs体系网络间的互穿缠结作用,进行多角度力学性能探讨.结果表明,梯次化效应使IPNs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浓海水中溴的动力学行为,测定了吸附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考察了温度、溶液初始浓度、搅拌转速和pH值对树脂吸附溴的动力学实验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树脂对溴的最大吸附量为2.489 4 mg/mL;吸附过程的控速步骤主要为颗粒扩散控制;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8.98 kJ/mol,反应级数n=0.531 4;搅拌转速对该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pH值控制在3.0~3.5范围内有利于树脂对溴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对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的花生油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中的酯交换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5,反应的活化能Ea=28.85 kJ/mol.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的产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玉米芯对活性艳红K-2BP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探讨了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pH值、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附规律及动力学,结果显示: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反应级数为3级,反应速率常数k=1.7783(mol/L)-2.h-1和反应活化能Ea=34.1801 kJ/mol。  相似文献   

6.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亲水功能单体,与聚醚、二异氰酸酯、水合肼共聚,合成具有反应活性的聚氨酯(PU)乳液,用IR表征聚氨酯大分子链上活性基团的存在.研究反应时间、n(0H)/n(NCO)值、DMPA的用量及加料方式等参数对PU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6h,n(0H)/n(NCO)=0.85,叫(-C00H)=3%,DMPA以丙酮提取法加入.并借助粒度仪考察了反应型聚氨酯乳液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氯化1-甲基-3-(2-甲基烯丙基)咪唑[(MA)MIM]Cl合成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较优条件为:n(2-甲基烯丙基氯)∶n(N-甲基咪唑)=1.4∶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研究了[(MA)MIM]Cl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在均相条件下,此合成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出了动力学方程,其指前因子A=1.166×108mol.g.min,活化能Ea=75.58 kJ/mol,为设计合成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己二酸二丁酯催化合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钨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利用均匀设计实验考察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己二酸二丁酯收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醇酸摩尔比为3.3:1,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1.5%,带水剂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24%,反应时间为2 h,己二酸二丁酯收率可达99.45%.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获得不同反应条件下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酯化反应服从二级不可逆动力学模型.反应表观活化能Ea=97.55 kJ·mol-1,指前因子k0=1.75×1011L·min.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过渡金属^Fe2 ,Mn^2 对SO3^2-液相催化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并证实了Fe^2 离子对SO3^2-液相催化反应是一级,Mn^2 离子则是二级反应。当以Fe2 ,Mn^2 为催化剂时,反应级数为1.2级。酸度对反应的影响较大,随着酸度伸高反应显著。同时测定了以Fe2 ,Mn^2 为催化剂时的活化能分别为:Ea(Fe)=10.5kJ/mol,Ea(Mn)=9.91kJ/mol。  相似文献   

10.
以硫脲和氯代十八烷为原料合成正十八硫醇,在均相反应条件下,开展了其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第一步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测得表观反应级数为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A=-dcA/dt=4.602×1013exp(-13 464.27/T)c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11.95 kJ/mol,介于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40~400 kJ/mol之间,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并对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一水合5-羟基间苯二甲酸钠(C8H4O5Na2.H2O)固态样品脱水过程的动力学三因子(反应级数n、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应用DSC技术获得化合物4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脱水过程曲线,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以"非模型等转化率法"为基础,采用9种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处理程序进行定量表征.结果显示C8H4O5Na2.H2O脱水阶段的反应为化学反应机理,表观活化能Ea为183.07kJ.mol-1,指前因子A为3.02×1018s-1,动力学方程为(dα/dT)=(3.02×1018)/β(1-α)2exp(-2.202×104/T).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醋酸丁酸纤维素的酯化反应,通过测定其酰基含量分析酯化反应的程度,探讨了酯化反应动力学,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实验得到CAB-38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g精制短棉绒恒温括化12h,V(正丁酸):V(乙酐)=5:1,70℃反应1.5h,水解1h;实验结果表明,醋酸丁酸纤维索的酯化表现为一级连串反应,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的表观括化能Ea=7.92kl/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7.31×10^-5e^-7920/RT(s^-1)。  相似文献   

13.
The 2,2-dinitropropyl methacrylate (DNPMA) was synthesized by esterification of α-methacrylic acid with 2,2-dinitropropanol. The free-radical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NPMA in the presence of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IBN)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in the nonisothermal mode. Kissinger, Ozawa and Barrett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activation energy (Ea) and the reaction order of the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exothermic polymerization peak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ating rate. With increasing the molar ratio of monomer/initiator and the heating rate, the reaction order of nonisothermal polymerization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 The average Ea value from Kissinger and Ozawa methods (77.74±1.07 kJ/mol) was smaller than the value from the Barrett method (Ea102.36 kJ/mol).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重分析实验得出玉米芯气化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和焦炭阶段.研究表明,当升温速率为20℃/min时,物料的最大失重率只有85.75%,在所有的升温速率中最小;当升温速率为10℃/min时,物料的最大失重率可达到97.94%.以升温速率为5℃/min的热重曲线研究玉米芯气化过程中的挥发分析状况,当温度在250℃-330℃时,气化反应属于2级反应,其拟合方程Y=-2332.3x-7.9534,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19.4kJ/mol和3.4×10^4min;温度在330℃~530℃时,气化反应属于1级反应,其拟合方程Y=-1960.5x-9.7076,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16.3kJ/mol和5.0×10^1min^-1.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温度对水泥浆水化过程的影响,采用等温量热仪测试了水泥浆样品在20,30和40 ℃的水化放热量和水化放热速率,获得了水化度α和表观活化能Ea并利用Krstulovic-Dabic模型计算了相应阶段动力学参数K和n,探讨不同温度的水泥浆体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水化动力学参数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水泥浆在20~40 ℃的水化表观活化能Ea为37.63 kJ/mol,且升高温度促进0~72 h内水泥水化度的增长。20 ℃下的水泥浆具有NG-I-D过程,而30 ℃和40 ℃下的水泥浆只具有NG-D过程,表明升高温度使水化阶段的持续时间缩短,且反应速率加快。研究可为水泥基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施工时控制浇筑时间以及掌握强度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乙酸和乙醇在以1-己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作溶剂和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实验进行了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65、75、90℃下正反应速率常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温度、1-己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n(乙酸)∶n(乙醇)∶n(离子液体)=8∶8∶1,65~90℃时,反应速率为-rHAc=8.06×10-4exp(-4.83×103/T)(c2HAc-c2EtOAc/4),反应活化能为:E=40.15 kJ/mol。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以品红吸附值及比表面积为评价指标设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热解温度,ZnCl:浓度,浸泡时间及固液比的影响较小。最佳制备条件为:热解温度550℃,ZnCl2浓度3mol/L,浸泡时间为5h,固液比1:3。采用Coats-Redfem积分法对ZnCl2活化后的污泥热失重过程中450℃~650℃温度段进行分析,该温度段在n=2时方程拟合线性较好。反应活化能为146.04KJ/mol,频率因子为3.95×10^7s^-1,动力学方程为:dα/dt=:3.95×10^7 exp(-17565.9191/T)(1n)^α2。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可渗透反应墙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原位治理酸性矿井水的碳源问题,以玉米芯为材料,通过模拟废水条件下单因素实验,分析温度、质量浓度、pH值、时间等参数对玉米芯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根据玉米芯水解实验数据建立了玉米芯水解动力学模型,产糖率CG =k1·(e-k1t-e-k2t)/(k2-k1),mg/g;确定了不同温度下还原糖生成速率以及降解速率常数;玉米芯水解活化能Ea为33 342.213 kJ/mol;指前因子为3.068×105.说明玉米芯作为缓释碳源在中低温条件下易水解,为以玉米芯固定SRB方法治理酸性矿山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