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熊牌呼吸机,模式使用SIMV或A/C,根据动脉血气和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调整呼吸机参数,同时给予正确的吸痰,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结果:52例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经积极治疗,治愈49例。机械通气时间为1~14d,平均3d。住院天数8~26d,平均13d。结论:机械通气是救治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环节。加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的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同时给予正确的人工气道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强化生命体征监护,给予营养支持,做好心理及各项基础护理,观察通气前后患者血气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治愈29例,机械通气时间为1~14d,平均3d,住院天数8—26d,平均13d;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环节,加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的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57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采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腹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促进了无创正压通气的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并发腹胀与护理人员对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和病人的配合有关,正确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设置合理的呼吸机参数,并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能缓解腹胀程度,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4.
姜海英 《天津护理》2004,12(5):271-272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探讨防治策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0例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行机械通气患儿第5天做痰培养,细菌学检查均获阳性结果,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80%),其中绿脓杆菌最常见。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原菌侵袭机会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减弱两个方面。故切断感染途径,加强基础护理和患儿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减少其的发病率,降低机械通气患儿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力月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帆  廖燕  殷小容 《华西医学》2005,20(3):560-56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力月西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病人按时间段分为A、B两组,A组15例采用非力月西镇静和常规护理,B组13例采用力月西持续镇静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镇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较A组能有效地改善通气,调节心率和血压,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呼喊衰竭的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期间,应用力月西持续镇静和严密护理能预防或减轻病人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减少呼吸肌作功,改善通气功能,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进行分期,各期均给予机械通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先兆期ARDS死亡1例,早期死亡3例,晚期死亡9例。结论:对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做好严密观察病情、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道管理、积极防治肺部感染、营养支持十分重要,且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力争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持续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现状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且术后机械通气≥3 d的患儿224例,分析术后持续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24例患儿中有34例占15.2%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死亡5例占14.7%.共分离出致病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2%、革兰阳性菌占16.7%、真菌占13.1%.结论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各项指标,对预防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胃肠减压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并把握脱机时机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57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采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腹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促进了无创正压通气的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并发腹胀与护理人员对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和病人的配合有关,正确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设置合理的呼吸机参数,并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能缓解腹胀程度,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应用SIMV(PC)+PSV+PEEP模式通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3例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例,给予SIMV(PC)+PSV+PEEP通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对照组10例,通气模式为SIMV,常规护理.结果 治疗组血氧改善快,呼吸机使用时间短,并发症少;21例患儿顺利脱机康复出院,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时,应用SIMV(PC)+PSV+PEEP模式通气,通过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护心功能,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应用压力控制型同步间歇指令(SIMV+PC)加压力支持(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改善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SIMV(PC)+PSV+PEEP通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SIMV)通气模式和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血氧改善快,呼吸机使用时间短,并发症少;住ICU时间缩短。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时,应用SIMV(PC)+PSV+PEEP模式通气,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文艺红  叶桂荣 《全科护理》2012,10(24):2235-2236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治疗肾移植后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机械通气时间6d~53d,死亡7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为其主要并发症,病死率高,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口腔护理同时,做好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专科护理。  相似文献   

12.
孙亚群  张茜  李双凤 《妇幼护理》2022,2(17):4044-4047
目的 探究渐进性早期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COPD 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性患者 86 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渐进性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呼吸机撤机时间及住院 时间,血气指标和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呼吸机撤机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和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并呼吸机依赖患者采用渐进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 并发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3.
护理程序在ICU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常用治疗手段。它作为一种呼吸支持疗法,并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的病因,当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恢复至适当水平时,应及时撤离呼吸机。临床发现一般呼吸机使用超过2周,就会产生呼吸机的依赖性。我科对20例呼吸机依赖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撤机护理,以探讨护理程序在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CMV—IP)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的患者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或)更昔洛韦治疗,并做好环境、心理和气道护理。结果:有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病情迅速好转,达到控制、治愈的目的;另1例患者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没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和尽早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早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更昔洛韦及辅助通气,做好用药指导、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可降低CMV—IP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无创机械通气是应用面罩或鼻罩代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呼吸机连接的一种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本科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SaO2提高迅速,效果满意,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创机械通气是应用面罩或鼻罩代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呼吸机连接的一种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本科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患,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鼬嘎提高迅速,效果满意,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8月选择ICU住院使用呼吸机治疗的152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76例为干预组7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加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28.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7%)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增加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营养补充、加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体位护理及口腔护理、增加ICU消毒隔离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NIPPV的护理过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13例(86%)临床症状缓解,血气指标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得到改善。2例因病情严重改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只要通气模式合理,护理到位,通气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7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由于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气道反应和舒适情况,施以对应的护理措施,并辅以营养支持疗法等,37例患者均成功撤机出院。结论 全面、多方位、严密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统计两组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果:2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有7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比为35.00%(70/2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占比均高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