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配煤对煤灰熔融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焦发存  李慧  邓蜀平  董众兵 《煤炭转化》2006,29(1):11-14,18
高灰熔点淮南煤A分别与低灰熔点煤G和B按不同配比相配,制成两种配煤灰样,用5E-AFⅡ型智能灰熔点测定仪测定其在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熔融特征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配煤灰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配比下矿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配煤能有效改善煤灰熔融特性,配煤灰熔点与配比之间是非线性关系;高温下矿物形态的转变是导致配煤煤灰灰熔点变化的主要原因,莫来石有增高灰熔点的作用,石英与钙长石和铁橄榄石等矿物共存时,能够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使得灰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2.
高灰熔融性好的寨崖底矿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性的露天煤、府谷煤按不同配比混合,制成2种配煤灰样,用HR-4灰熔点测定仪分别测定其在氧化性气氛和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熔融特征温度。结果表明,配煤能有效改善煤灰熔融特性,但配煤灰熔融性变化与配比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弱还原性气氛下配煤改善效果显著。以硼砂作为助熔剂,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高灰熔点煤潞安矿中,在弱还原性气氛下测定混煤灰熔融温度,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比例的硼砂可以显著降低煤灰熔融性温度。对混煤灰进行的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煤灰中矿物质形态的变化是混煤灰熔点降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高灰熔点府谷煤(A)分别与低灰熔点神木西沟煤(B)和神木河畔煤(C)按不同比例配比,用智能一体化马弗炉制成灰,用JRHR-3型微机灰熔点测定仪测定其在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熔融特征温度,并利用XRD与CaO-SiO2-Al2O3三元相图分析配煤灰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配比下矿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配煤可以有效改善煤灰熔融特性,配煤的灰熔点和煤的配比呈非线性关系;配煤的灰熔点变化主要是由于高温下矿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苏彦君  李寒旭 《广东化工》2013,(7):52-53,66
选取两淮煤矿具有代表性的2个煤样,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HM150煤进行相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实验配煤煤样及其灰样中矿物组成以及相对百分含量作了分析,探讨了矿物种类及其相对百分含量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研究得出:两淮煤其煤灰熔融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大量的高岭石和石英等矿物,石英、高岭石含量越高,煤灰熔融温度越高。配煤改善煤灰熔融温度的主要原因是它改变了原煤中的矿物组成。如要满足工业GE气化炉的运行要求,淮南煤和淮北煤均要配入比例高于50%的HM150煤。  相似文献   

5.
宁东地区煤种灰熔融温度和灰黏度均较低,是影响宁东煤化工基地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Factsage软件、灰熔融温度测定仪和高温黏度测定仪探讨煤灰高温灰化过程中的矿物演变,研究配煤对宁东煤矿区配煤灰熔融特性及黏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配煤比例与灰熔融特性、灰黏温特性均呈非线性关系。石槽村样煤(SM)与麦垛山煤样(MK)质量比为2∶8时,配煤的灰熔融温度为1 300℃,灰黏度5 Pa·s,基本满足德士古气化炉用煤的煤质要求,该配煤比例下高温灰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可见通过配煤可以有效改善煤灰熔融及黏温特性。  相似文献   

6.
助熔剂对煤灰熔融过程中矿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淮南矿区高灰熔融性煤难以直接用于现有液态排渣煤气化工艺的问题,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在弱还原性气氛下,分别对淮南矿区煤样以及添加助熔剂后灰熔融温度和煤灰矿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灰化温度的升高,高岭石转变为莫来石;碳酸盐矿物逐渐分解.助熔剂ADF和ADC在不同的温度下,容易与煤灰中其他矿物形成硬石膏、赤铁矿、铁尖晶石、铁橄榄石和钙长石等助熔矿物,从而降低煤灰熔融温度.  相似文献   

7.
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煤灰熔融性温度与测试气氛、煤灰成分、矿物组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测试气氛下的煤灰熔融性温度变化规律是不同的,煤灰的化学组成和矿物质类别明显影响着煤灰的熔融特性。利用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配煤、添加耐熔剂或添加助熔剂等方法可以改变和控制煤的灰熔融性温度,以期适应不同排渣方式和气化工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灰中铁钙比(Fe2O3/Ca O)1.1的刘一煤中添加Ca CO3和还原铁粉,调节灰中铁钙比,考察铁钙比对煤灰熔融温度及渣样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钙比的增大,煤灰熔融温度逐渐降低,铁钙比5.5时,煤灰流动温度1 300℃;增大铁钙比,莫来石的生成受到了抑制,钙长石在高温下依然存在,含铁矿物进入低温共融矿物群的数量增大,显著降低灰熔融温度;降低铁钙比,高温下生成大量的高熔点矿物钙黄长石,导致灰熔融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配煤对降低高灰熔融性煤的三元相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种低灰熔融性温度煤对一种高灰熔融性温度煤进行配煤降低煤灰熔融性温度的研究。依据相平衡理论分析了配煤降低高灰熔融性温度煤的熔融特性。研究表明:配煤可以有效的降低高灰熔融性温度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其灰熔融性温度变化并不与配煤比例成线性关系,而与相应的三元相图液相线温度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三元相图同样适用于混煤灰的熔融特性研究。在相图的三元低温共晶点和二元共晶线附近灰的熔融温度随灰成分的变化比较显著,且低于周围灰成分的灰熔融性温度,相图理论可以很好的对配煤降低高灰熔融性温度煤的灰熔融性温度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太原煤分别与宁夏煤、靖远煤按不同配比制成1∶1配煤灰样,研究不同配比的配煤灰熔融特性。实验表明,配煤与原煤相比其灰熔融特性温度发生明显的变化,配比对配煤的影响不呈线性关系,致使配煤灰熔融特性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在比较高的温度下矿物的形态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1.
煤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热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流化床煤热解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处理量大、适用范围广的煤转化手段。热解产品9气、液、固)可奶有价值的工业或原料。就流化床煤热解技术的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沁水盆地寺河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四类不同煤体结构的煤样分别用苯、四氢呋喃(THF)和1-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剂进行萃取,结合柱层析法,对煤样萃取物进行了族组成分析.研究发现,随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的增加,煤样的溶剂萃取率增大.其中NMP溶剂的萃取率最大,THF次之,苯溶剂萃取率最小;随着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的增高,萃取物中的族组成呈现总烃的含量相对下降、非烃类化合物含量总体增加的变化规律.其中,饱和烃类含量减少,芳香烃含量和非烃含量相对增加,而沥青质组分的相对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煤化学科学研究和煤转化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简要回顾评述了煤化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发展我国煤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初步对策。针对煤化学科学的特点,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工作,发挥现代分析仪器、分离和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的作用,大力加强煤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井为煤炭转化什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4.
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煤转化和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祖伺 《煤炭转化》1992,15(1):12-18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叙述了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时煤转化和制备的影响.提出了在煤转化过程的研究中应开展煤的基础研究.根据我国煤炭资源情况还提出今后有关煤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5.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煤灰熔融性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煤灰熔融 不但与煤灰化学组成有关,还与灰成分的矿物形态有关。研究表明,煤灰熔融温度与相平衡性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为研究煤灰熔融温度的控制方法,探索煤灰在高温下的变化要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掺钙和萤石的煅烧煤矸石矿物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甘油-无水乙醇法和红外测试分析手段探讨和分析煅烧前后的煤矸石矿物组成的变化.实验发现:不同产地的煤矸石大都含有高岭石和白云母等黏土矿物.煤矸石增钙煅烧后,在850~950℃含有低温水硬活性矿物Ca12Al14O33和Ca2SiO4.随着温度升高,石英晶体发生晶格畸变,CaO特征峰强度减弱.惰性Ca2Al6SiO16和CaSiO3的生成导致煤矸石活性下降.复合掺杂F-和[SO4]2-可有效破坏网络骨架的结晶度,生成不稳定的中间相,降低体系的共熔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超声萃取的方法,采用苯、二硫化碳(CS2)和四氢呋喃(THF)三种溶剂对山东金源气煤的四种不同煤体结构煤(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和糜棱煤)进行了分级萃取,结合元素分析、工业分析以及柱层析法,对煤样的化学组成和族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溶剂萃取率有增大的趋势;溶剂萃取作用下,C元素和H元素含量增加,S元素和O元素含量减小,这种变化趋势主要是煤中主要元素相对含量变化的体现;随着煤体破坏程度增加,气煤萃取物中的总烃含量增大,非烃类含量减小,与无烟煤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尽管煤体结构不同,但各煤样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族组分相对含量均呈现一致性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洁净煤技术中的煤岩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凡桂 《煤炭转化》1995,18(3):7-12
本文简要讨论了洁净煤技术中的煤岩学问题,就燃烧、煤预备中煤岩学的应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动力燃料,也是我国大气、水质、陆地等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为此,发展我国“洁净煤技术”热在必行。煤焦油是“洁净煤技术”的中间产物之一,也是宝贵的煤化工资源。我国目前煤焦油加工深度及利用广度都落后于世界水平。本文呼吁应对此加以重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