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贵州某地混合铜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入选品位Cu 1.27%、Ag 3.80 g/t,含As 4.46 g/t,铜氧化率为23.87%,属混合铜矿。根据矿石性质,分别拟定并开展了"氧硫混选""氧硫分选"和"浮选—尾矿酸浸"3种选铜工艺的探索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酸浸"是适宜的选铜流程。试验表明:1)在较佳的分选条件下,原矿经"浮选—尾矿酸浸"联合流程选别后,可获得铜精矿产率4.41%、Cu品味20.52%、回收率73.05%;浸液铜品位880.00 mg/L、浸出率14.16%,铜总回收率87.21%的技术经济指标。铜得到了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法对净水污泥中铝盐进行回收,讨论了试验影响因素对超声波法回收污泥中铝盐的影响.与传统酸化法相比,利用超声波法回收污泥中铝盐可以减少酸用量,提高铝回收率,有效利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与酸对污泥中铝盐混凝剂的回收具有协同作用.当超声波-盐酸协同时,最佳作用时问为40 min,铝回收率为44.34%.硫酸和超声波协同作用的最佳作用时间为50 min,铝回收率为50.77%.超声波-酸协同反应的最佳超声功率为1 000 W.  相似文献   

3.
硫铁烧渣水洗液日产量大,并含有丰富金、铜等有价元素,具有极大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采用硫化沉铜—微孔截金联合工艺实现从酸性硫铁烧渣水洗液中回收铜、金有价元素.通过对比不同pH值、Na2S添加量以及沉淀时间对Cu2+和Au回收率的影响,确定硫化沉淀最佳条件.在水洗液pH值为4.5、Na2S添加量为439.5 mg/L、沉淀时间10 min并采用孔径2μm滤布条件下,进行联合工艺试验.组合试验后,Cu2+回收率为99.84%,Au总回收率达96.36%,实现了水洗液中铜、金元素的高效回收,在节能环保的同时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对含铜1.53%、氧化率47.06%、结合率21.57%的高结合率氧化铜矿进行回收.原矿的砂光片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大部分铜矿物嵌布粒度极细,多呈星点状和不均匀浸染状分布,与硅、钙、镁、铝等脉石共生严重,导致浮游性较差.针对该矿石的特点,研究了工艺参数及流程结构对指标的影响,确定了“三次粗选—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的硫化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含铜品位为23.43%、回收率为53.72%的铜精矿.对尾矿的形貌及矿物组成表征发现:铜矿物呈细粒浸染状或被硅酸盐矿物包裹,导致这部分铜损失在尾矿中.在最佳的酸浸工艺条件下,对浮选尾矿进行酸浸试验,获得了相对原矿的浸出率为33.21%的试验指标;铜综合回收率为86.93%.  相似文献   

5.
利用NH3-(NH4)2SO4体系,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铜污泥中的铜进行浸析。对PCB污泥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其中铜在污泥中的质量分数为33.500%,其余金属质量分数较小。重点探讨了氨-硫酸铵浓度及pH、浸析时间、液固比、温度等条件对浸析率的影响。NH3-(NH4)2SO4体系对PCB污泥中铜浸析的最优条件为氨、硫酸铵浓度分别为3.0mol/L和1.5mol/L,液固比为20mL/g,浸析时间为180min,浸析温度为25℃。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浸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铜的浸析率可达到97.5%,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63%。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充分回收利用冶金污泥中的有价金属,采用盐酸作为浸取剂浸出污泥中的重金属,并进行浸出工艺的优化.首先对污泥性质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烘干法测定冶金污泥的含水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试样中金属成分及质量分数,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中各元素的物相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污泥含水率为75.88%;干污泥含铜和锌的质量分数分别是1.51%和1.71%;污泥矿物相中铜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然后采用盐酸作浸取剂,在单因素条件下进行浸出反应.研究了冶金污泥中铜、锌、镉、铅等重金属的浸出规律,并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盐酸浓度、液固比、粒径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盐酸浸出污泥中重金属最佳工艺参数:浸出温度为25℃,浸出时间为10 min,盐酸浓度为1mol/L,液固比为25∶1(mL/g),干污泥粒度小于150μm.在此条件下,铜、锌、镉、铅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84.4%、88.1%、98.8%、85.4%.盐酸浸出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对工业应用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广西融水某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光谱半定量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等方法,对矿石的物质组成、铜镍在矿石中的赋存形式及黄铜矿、镍黄铁矿的嵌布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铜镍矿石铜的品位为0.83%,硫化铜中的铜占96.02%,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镍的品位为0.52%,硫化镍中的镍占73.08%,主要赋存于镍黄铁矿中,但氧化镍和硅酸镍的存在会影响到镍的回收率,其中氧化镍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是较难回收的,而硅酸镍是不能回收的,所以实际上25.00%的镍是不能回收的.矿石的结构较复杂,矿石中的镍黄铁矿、黄铜矿的粒度以细粒为主,且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多数以非自形晶结构为主,接触边界不规则,给硫化矿物之间的分离带来困难,从而影响铜镍精矿品位.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冶金污泥中的有价金属资源化并合理回收与利用,用采用氨水和铵盐复配对冶金污泥中的铜、锌、镉和铅进行选择性浸出,并且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分别考察铵盐种类、氨水和铵盐复配体系作为浸出剂中氨水和铵盐各自的浓度、浸出反应的温度和浸出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锌、镉和铅浸出率的影响,从而通过对比得出最佳的金属浸出工艺条件:复配体系中铵盐选择为碳酸铵,浓度为0.5mol/L,缓冲剂氨水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为50℃,浸出反应时间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铜、锌和镉的浸出率分别为91.51%、85.13%和89.51%,而铅的浸出率则低于6.00%,本工艺可以实现铜、锌和镉的回收同时可以实现对铅元素的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为浸出剂,对某表面处理工业园电镀废水处理污泥中的铜做了浸出试验研究.将污泥干燥、研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污泥中含铜19.03%.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探讨了固液比、反应时间、浸出温度、硫酸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质量分数为20%,固液比为1∶10,搅拌速率为700r/min时,在20℃下反应40min,铜的浸出率可达97%以上;根据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对硫酸浸铜过程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浸铜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固体膜扩散控制,其反应级数为0.828 2,浸出活化能为11.809kJ/mol.研究为含铜电镀污泥安全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镍和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采用湿法冶金回收工艺回收废旧镍-镉电池中的镍和镉。该工艺首先用硫酸将废旧电池溶解,调节pH除铁,获得含有镍和镉的溶液。然后采用旋转圆盘电极体系回收金属镉。高速旋转的电极既可以随时清除枝型晶体,又抑制了浓差极化。金属镉的回收率达到98.0%以上;镍的回收采用化学沉淀法,回收率可以达到99.5%。  相似文献   

11.
通过铝碳微电解法对含铜、镍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铝碳比,反应时间,进水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碳微电解最佳反应时间较铁碳微电解的30min提高到15min;Cu2+去除率较铁碳微电解由95%提高到98%,Ni 2+去除率较铁碳微电解由94%提高到97%。这为铝碳微电解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疆高冰镍性质及磨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高冰镍属低镍高铜原料,首次引入我厂高锍磨浮流程处理,对新疆高冰镍铜镍分离进行了小试研究与生产实践,提出了现有流程改进的措施,增强了流程对原料多样化处理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李氏禾对电镀污泥污染土壤中铬铜镍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电镀污泥(0、25%、50%、75%、100%)污染土壤中生长的李氏禾对Cr、Cu、Ni复合污染的耐受和积累能力。100%电镀污泥中总Cr、Cu、Ni含量分别为32 452.91、15 784.82、12 115.27 mg/kg。结果表明,李氏禾能够在25%电镀污泥中保持正常生长,地上部Cr、Cu、Ni含量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而显著升高;Cr、Cu、Ni积累量在100%电镀污泥中可达70.87、41.68、43.18μg/株。李氏禾对较高浓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的Cr、Cu、Ni有较强的耐受和积累能力,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某表面处理工业园电镀废水处理污泥为研究对象,以铬浸出率为指标,通过对重金属的浸出,分步回收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将污泥干燥、研磨,在不同浓度硫酸溶液中浸出,控制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搅拌速率;浸出完成后抽滤使浸出液与残渣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对铬浸出效果影响因素的顺序为:硫酸浓度>搅拌速度>浸出时间>固液比.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当浸出温度为25 ℃、固液比为1∶15、浸出时间为20 min、搅拌速率为800 r/min、硫酸体积分数为30%时,铬的浸出率最高.最后用黄钠铁矾法除铁,用焦亚硫酸钠还原六价铬,用氢氧化钠分步沉淀铬、镍重金属,锌则继续留在溶液中.电镀污泥的浸铬实验的浸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硫酸作为浸出剂的反应级数为1,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0.053 2e-4.52/RT.  相似文献   

15.
以某公司的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针对污泥中含铬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去除铬的处理工艺.根据铬在污泥中存在的状态,采用硫酸作为浸出试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也对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电镀污泥中铬的质量分数为22.05%;取此种污泥2g,用10mol/L的硫酸溶解,在固液比(质量分数)为15∶1,搅拌速率为800r/m,待反应90min后,可使污泥中各种形态的铬溶解于硫酸中,从而去除污泥中的铬.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污泥中铬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浸出的铬可进一步综合利用,剩余污泥也可安全填埋,有利于减少此类污泥对环境甚至生态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从云南某铜矿井下酸性污水中分离到嗜酸菌株ynxd-1,对其形态、生长特性、16 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对低品位硫化镍铜矿的摇瓶浸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细胞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芽孢,最适pH值及生长温度分别为2.0和30℃.菌株ynxd-1在10%(W/V)矿浆浓度及30℃温度的条件下摇瓶培养浸出28 d,低品位硫化镍铜矿镍的浸出率为56.4%.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ynxd-1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同源性达到99%,可以鉴定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Adsorptionofsulfurdioxideoncarbonaceousma terialshasbeenextensivelystudied .AndactivatedcarbonandactivatedcarbonfibershavebeenfoundtobetheeffectiveadsorbentsforremovalofSO2 [16 ] .AccuratepreliminaryinvestigationshavereportedthattheadsorptionoflargeamountofSO2 isfavoredusingcarbonswithhighsurfaceareaandspecificacidicandbasicsurfacechemicalgroups .Duetotheirspecificsurfacecharacteristics ,activatedcarbonshavebeenextensivelystudiedassuitablematerialsforthead sorptionofmanysu…  相似文献   

18.
电弧喷涂与电铸相结合的模具制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电弧喷涂锌铝合金制造而成的模具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损等问题,需要在锌铝合金表面进行镀层的处理,即通过电镀在模具表面进行铜镀层的制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锌铝合金涂层和铜镀层进行了孔隙和夹杂物的观察,并测试了锌铝合金喷涂层和铜镀层的显微硬度,对喷涂层和电镀层进行了结合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锌铝合金模具表面进行镀层处理,消除了模具表面缺陷,使模具的硬度、表面强度、表面光洁度和耐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