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HBV的易感宿主只局限于人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因此,建立适合于HBV研究简单、易得的小动物模型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在过去的20年国内外学者相继发现了多种嗜肝DNA病毒,相应的动物模型也已陆续建立,但这些嗜肝DNA病毒都有其各自的特性,尚无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可准确地代表人HBV感染的所有特征,且多数动物不能利用。自从转基因技术出现以来,学者们开始研制HBV转基因小鼠使HBV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最近,研究者们又将人原代肝细胞或肝组织移植于鼠进行HBV感染的研究。本文将系统讨论近些年来应用于HBV研究的各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人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HBV)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至今除黑猩猩外 ,尚无HBV感染的动物模型 ,因此 ,制约了对HBV感染、复制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树是低等小型灵长类动物 ,其与人类在生理机能、生化代谢和基因组方面的相似性 ,吸引着人们研究其医学应用价值。自 2 0世纪 80年代起 ,树即被用于HB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我们将从介绍与宿主特异性相关的嗜肝DNA病毒特性和与医学研究相关的树生物学特性出发 ,对树在病毒学特别是在HB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简要综述。1 嗜…  相似文献   

3.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只感染人和黑猩猩,缺少实验动物模型,所以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HBV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清楚。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HBV同属于嗜肝DNA病毒家族的成员。这些病毒为直径42~47nm的球形颗粒,由相当于表面抗原成分的外壳和含核心抗原、DNA、DNA聚合酶的核心组成,对宿主有种属特异性,易引起宿主的慢性感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环状部分双股的DNA病毒,它在许多特性上不同于其它已知的人类病毒。目前尽管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关于HBV的嗜肝机理至今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1979年Imai等证实了HBV上有一种与人血清中老化白蛋白分子(PHSA)结合的受体,Thung等于1982年证实肝细胞表面也有PHSA受体。因此不少学者提出HBV上的PHSA受体通过PHSA的桥介导作用以达到嗜肝的目的。为了研究PHSA在HBV嗜肝过程中的桥介导作用,作者应用ELISA法着重检测了血循环中PHSA与HBV的结合情况,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肝病毒属.HBV基因组为不完整的双链DNA,约3.2 kb;其包膜蛋白包括S、M及L蛋白,均为多次跨膜蛋白.S、M、L蛋白具有相同的C端,即为相同氨基酸序列的S区,但N端不同[1].丁型肝炎病毒(HDV)是HBV的卫星RNA病毒,具有HBV 的3种包膜蛋白,只有在与HBV共存时才能够包装为感染性颗粒及增殖.在研究HBV侵入细胞机制研究方面,HDV可以作为HBV的替代[2].全球目前有近3亿人感染HBV,并有约1500万人同时感染了HDV.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 (HBV)是一种有胞膜、无胞毒活性的、双链DNA嗜肝病毒。正常情况下, 大多数免疫功能健全的成人感染HBV后可通过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协调作用清除之, 并可获得对HBV再次感染的抵抗力。但约有 5%的HBV感染者或经垂直途径感染HBV的人群不能有效清除感染的HBV, 导致病毒的持续感染, 有的人甚至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已有的研究表明: 机体针对病毒所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可能是清除机体内病毒的重要因素 [1]。因而本文拟就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清除乙肝病毒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特异性T…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状况,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隐匿性HB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FQ-PCR技术对57例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肝组织HBV-DNA定量检测,并将肝组织HBV DNA定量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血清、肝组织HBV DrqA定量阳性分别为13例(22.81%)、22例(38.60%).13例血清HBV DNA定量阳性患者其肝组织定量亦均阳性,但9例肝组织HBV DrqA定量阳性患者其血清定量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13例血清与肝组织定量均阳性患者比较.显示肝组织HBV 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血清定量水平[(6.62±1.21)拷贝,gvs.(4.03±1.06)拷贝/ml,(P<0.01)].肝组织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并无相关性,10例G2,7例G3,5例G4患者HB'q DNA定量分别为(6.13±1.65)拷贝/g、(5.92±1.81)拷贝,g、(5.83±1.89)拷贝/g,(P0.05),但HBV DNA定量阳性患者均为活动性肝脏病变.结论 HBV隐匿性感染是部分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单纯检测血清免疫学标志物对HBV感染诊断存在漏诊,对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FQ-PCR技术开展血清定量尤其是肝组织中HBV DNA定量检测可提高HBV感染的诊断.对隐匿性HBV感染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亦应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是多数肝脏疾病和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慢性HBV感染是全球化的健康问题,肝癌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排在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虽然我们对于这个具有高度肝脏特异性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知识有所增加,但是病毒黏附和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仍是未知数。乙肝病毒PreS1蛋白位于HBV病毒颗粒表面,并在病毒的组装和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阻止HBV入侵及抗病毒感染,目前一系列基于PreS1抗原肽的方法正在研究中,而这些有可能成为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HBV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只感染人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使乙型肝炎的研究一直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小鼠出生前就能在内源性HBV启动子的控制下,主要在肝脏内持续转基因表达,在肝细胞内没有HBsAg积累,也没有肝细胞病变,HBsAg以亚病毒颗粒的形式以9000mg/ml的浓度分泌入血。这些小鼠对高水平的循环抗原耐受,不产生抗HBs,可被用作HBV慢性携带状态模型。本文对HBV转基因小鼠转基因表达、免疫耐受及打破免疫耐受的机理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免疫紊乱是主要病理学机制。由于HBV不能自然感染小鼠,研究者试图创建HBV小鼠模型,以模拟HBV的免疫病理学过程。本文将介绍各种HBV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HBV转基因技术、HBV病毒活体肝脏靶向转染技术以及HBV自然感染人源化小鼠技术等,同时还分析了各HBV小鼠模型的优缺点、利用这些模型所解决的一系列免疫学问题,以及该领域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肝DNA病毒     
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epadnaviruses)意指一类嗜肝的含 DNA 的病毒。这一类病毒首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威廉·鲁宾逊博士1980年命名,两年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正式批准通过了这一提案,定名为肝 DNA 病毒科(Hepadnaviridae)。目前已知,肝 DNA 病毒科有四个成员,分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土拨鼠肝炎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HBV感染致病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表明,HBV感染能够引起肝脏脂代谢紊乱。脂蛋白(a)[LP(a)]是重要的脂蛋白成分之一。在正常的人体肝组织中,离子基体蛋白73(GP73)主要由胆管上皮细胞表达,而肝细胞表达很少,甚至不表达。但在肝细胞癌中GP73表达异常活跃。目前GP73是新近被发现的最值得期待的肝癌标志物之一。本文通过检测HBV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HBV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只感染人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使乙型肝炎的研究一直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小鼠出生前就能在内源性HBV启动子的控制下,主要在肝脏内持续转基因表达,在肝细胞内没有HBsAg积累,也没有肝细胞病变,HBsAg以亚病毒颗粒的形式以9 000ng/ml的浓度分泌入血[1].这些小鼠对高水平的循环抗原耐受,不产生抗HBs,可被用作HBV慢性携带状态模型.本文对HBV转基因小鼠转基因表达、免疫耐受及打破免疫耐受的机理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HBV基因型芯片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组经反转录过程进行复制。由于反转录酶缺乏自我校读功能,且感染过程中,在宿主免疫反应的抗病毒压力或特异性治疗的作用下,病毒基因组发生变化,造成HBV核苷酸序列的显著差别。HBV基因分为A~H 8个基因型,能更好的刻画病毒致病性的不同。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对于像HBV这样高变异性病原体的基因分型检测无疑是一大改进。  相似文献   

15.
郑江  李梦东 《免疫学杂志》1991,7(3):202-207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仅有3.2kb的双链环状DNA逆转录病毒,已知人和黑猩猩是其自然宿主。此病毒具有嗜肝性,在肝细胞内存在HBV-DNA的整合型及复制型并表达其相关抗原。已经证实HBV-DNA还存在于皮肤、胆道上皮、血管内皮、肾小球、胰腺、脾脏等肝外组织和细胞中。由于乙型肝炎时的肝细胞损伤是机体对表达于肝细胞膜上的病毒抗原和/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所致;并非HBV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免疫活性细胞内HB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PAP法双标记技术,结合病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研究了31例慢性乙肝病人肝穿刺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和HBsAg的分布及意义。结果显示,肝组织内检出HBV DNA 23例,HBsAg 26例,二者同时检出者21例。从同组病人肝组织内HBV DNA和HBsAg双标检测结果与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较来看,肝组织内HBV DNA和HBsAg同时阳性很可能表明HBV正处于复制及表达的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依据.隐匿性HBV感染是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可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其临床症状表现缺如,隐匿性发展,可发生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如果诱因出现,体内病毒可大量复制,激活体内的免疫功能,HbsAg阳转,可以出现急性重型肝炎的表现,易被误诊为急性重肝炎诊断,不能及时诊断,失去治疗时机,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稳定、可靠的HBV感染动物模型对于HBV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干预措施的研发有重要意义。HBV有很强的宿主选择性,长期以来黑猩猩是唯一的HBV感染动物模型,但黑猩猩的使用受到严格的伦理限制。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以建立HBV感染的小型动物模型。树鼩是唯一可被HBV感染的非灵长类动物。与HBV相关的鸭肝炎病毒和土拨鼠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应用推动了对HBV复制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评价。近年来发展的人-鼠嵌合体模型则使得人们得以利用常规的实验动物开展HBV研究。这些模型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在某些方面可以互补。本文就目前常用的HBV感染动物模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稳定、可靠的HBV感染动物模型对于HBV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干预措施的研发有重要意义。HBV有很强的宿主选择性,长期以来黑猩猩是唯一的HBV感染动物模型,但黑猩猩的使用受到严格的伦理限制。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以建立HBV感染的小型动物模型。树鼩是唯一可被HBV感染的非灵长类动物。与HBV相关的鸭肝炎病毒和土拨鼠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应用推动了对HBV复制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评价。近年来发展的人-鼠嵌合体模型则使得人们得以利用常规的实验动物开展HBV研究。这些模型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在某些方面可以互补。本文就目前常用的HBV感染动物模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其感染可导致人类急慢性肝炎,尽管预防性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极大的降低了HBV感染的发病率,但由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