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变频与节能的基本原理知识,阐述变频改造的显著优势,立足于变频节能原理和变频改造优势,结合多年电厂工作实践经验,提出3个变频改造相关技术方案选择并确定最佳方案,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变频改造后的节能状况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希望能为中国火电厂高压电机变频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金岳怡  胡卫维  何平  周炳海 《节能》2008,27(2):26-28
根据城市排污现状,提出了城市排污对高压变频设备的要求;以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吴闵一号泵站的变频设备为例,在分析变频设备的工作原理基础上,阐述了变频技术在排污泵站应用的控制原理以及变频技术对排污系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采用变频技术后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模块化扩容及大功率输出,提出一种模块化隔离变频电源系统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模块化变频信号源并联系统,设计同步控制和均流控制,从变频信号源根据主变频信号源的输出电流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实现自适应并联运行。首先,采集主变频信号源的相位信息,从变频信号源通过检测与其相位差产生同步信号并用于控制正弦基准信号的相位同步,进而控制从变频信号源保持同频和同相。此外,从变频信号源检测与主变频信号源的输出电流差值并调整正弦基准进行均流调节,可实现变频信号源间的输出均流。利用Matlab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减小并联环流并有助于隔离变频电源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1NQ系列节能产品技术简介韩国杜科是全球较早的把数字集成技术应用于变频给水系统的创新型制造企业,其中NQ系列恒压变频给水系统就是应用这一先进技术的代表。NQ系列恒压变频给水系统主要由数字变频控制器、变频水泵、传感器等组成,通过各自独立的NQ型变频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节能减排,许多电站已经或者正在实施大型辅机的变频改造,如何提高辅机变频改造后的可靠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结合工程实践,比较了不同类型辅机的变频改造方案,重点阐述了辅机变频改造的关键控制技术,包括变频运行时的控制原则、故障工况下的变频工频切换方式、RB工况下的控制策略等方面,并对正确安排辅机变频改造后的相关试验提出了建议。针对不同辅机的特点,采用合理可靠的控制方案,将会有效提高辅机变频改造后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变频调速传动是现代电力传动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交流变频调速器 (简称变频调速器 )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转及应用实例 ,以推动变频调速技术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离心泵变频调速节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祁彦伟 《节能技术》2005,23(5):477-479
本文叙述了离心泵调节方法;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离心泵变频调速节能的原理;通过调节方法的比较和变频调速的实际应用说明了变频调速的优点,得出了变频调节可以大幅度节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中从中压变频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阐述了直接中压变频技术和间接中压变频技术的发展趋势 ,并分别对间接中压变频技术的不同控制方式及其主回路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的不同阐述了其结构的特点 ,从中研讨中压变频的主流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
变频调速器在煤矿主扇风机利用中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变频调速器节电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变频调速器在主扇风机上的适用范围和选择,描述了变频调速器的调试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建楼房的供水大多采用单变频的变频水泵组合,运行中根据用水变化情况投入一台或几台水泵,其中一台采用变频控制确保供水压力稳定,其中的变频水泵经常要在效率不高的低负荷率下运行,因此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中韩杜科公司研发生产的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系统中的每一台水泵都采用了变频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VSC-MTDC)并网系统,重点研究风电VSC-MTDC对岸上电网调频功能.通过建立详细风电场、换流站和电网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VSC-MTDC并网系统动态频率调节方法,即改进斜率控制.整个海上风电场VSC-MTDC加入改进斜率控制后,可使有功功率在若干岸上换流站之间合理分配,从而确保...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容量高比例的新能源集中接入电网,电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电网可用的快速频率响应资源逐步减少,同时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通过特高压直流外送规模不断扩大,若出现大功率直流闭锁将对电网频率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电网的调频压力及安全运行风险不断增大,亟需新能源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提升大电网频率风险防控水平。介绍了新能源电站快速频率响应性能要求,面向已有或新建的光伏电站,提出了快速频率响应典型方案,开发了新能源电站一体化控制系统,并在光伏电站开展了示范应用,实现了电站AGC/AVC和快速频率响应功能的集成,达到了光伏电站对电网频率和电压主动支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风电强不确定性导致的电力系统频率不稳定问题,提出了考虑调频可靠性的风储系统多目标优化策略,以风电功率预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风储系统对电力系统提供频率支撑,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该策略包含补偿和调频两个步骤,首先提出基于储能系统的风电预测误差补偿策略,并将风电预测误差补偿至10%以内,同时为风电场预留20%的调频容量。其次,考虑系统调频经济性,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系统参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采用风电备用和储能系统进行调频。最后,将上述策略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哈里斯鹰算法求解满足上述双目标的储能容量用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调频策略能够在保障调频可靠性的基础上,降低电网频率波动,满足风电系统和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力系统发生大扰动时,双馈风电机组采用现有下垂控制方法不能充分利用自身旋转动能为电网提供频率响应服务,提出一种计及电网频率偏差的变系数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频率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将下垂系数与电网频率偏差耦合,可根据电网频率变化量灵活地调节下垂系数,实现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风电机组更有效地为电力系统提供频率支撑,并借助EMTP-RV仿真平台搭建含高比例风电渗透率的电力系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场景下,当电力系统发生不同扰动时,双馈风电机组采用该策略均可有效提升自身频率响应能力,减少系统最大频率偏差,特别是在大扰动场景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风电场参与电网调频导致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建立了风电场基于健康系数的备用功率分配系统与变下垂系数的备用功率输出的系统。为了分配风机备用功率与控制风机备用功率输出,采用了ARMA风功率预测法对风电场5台风机的历史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风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预测准度,再通过模糊逻辑系统求得风机健康系数,并按照健康系数进行备用功率分配。当频率响应系统检测到频率误差后,控制风机变下垂功率输出系统进行功率补偿,稳定电网频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健康系数的功率分配系统与变下垂功率输出系统增加了风电参与电网调频的能力,减少了系统备用功率的冗余。  相似文献   

16.
特高压故障开断后有可能对湖北电网的频率造成冲击.为分析特高压开断对湖北电网频率的影响,研究了特高压线路开断后对湖北电网频率的影响,并考虑直流系统参与频率调整,通过现有的调频手段将故障后湖北电网频率稳定于额定值附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集群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提出一种可实现光伏电站经济性最优的一次调频下垂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一次调频的下垂控制,设计考虑减载率与左右下垂系数3个参数的光伏集群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案.在建立单一光伏电站调频参数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K均值聚类实现光伏集群规模化一次调频参数的降维优化设计.最后,以5...  相似文献   

18.
郭涛  秦睿  马呈霞 《节能技术》2014,(2):108-111
随着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比例的提升,风速的波动性所带来的风功率的随机波动性给电力系统调频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不增加系统装机容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现有火电机组的调频能力应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再热式汽轮机的并网运行进行了仿真研究,证明了汽轮机在带负荷运行中,回热系统的抽汽量变化会影响汽轮机的功率,回热系统的抽汽效应对汽轮机频率调节有显著影响。并且,本文还重点讨论了低风速风电功率欠发时,火电机组处于高负荷运行工况下,回热系统抽汽效应对汽轮机频率调节的影响。因此,在高渗透率风电的电网系统中,通过调整回热抽汽量是一种能够提高汽轮机调峰调频出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一种双层结构的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优化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对比分析了常规机组与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技术特性,并在调度层面对储能电站与常规机组的功率进行解耦;然后研究了储能电站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的协调控制框架,以实现不同调频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储能电站主控层面,建立了表征储能实时调频能力的评估模型,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对储能各单元出力进行精细化协调管理;最后,基于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Among the available options for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in existing power system, wind power is being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suited options for futur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he major constraint of wind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WPGS) is that it does not provide inertial support because of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between the grid and the WPGS to facilitate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suggests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system inertia in terms of short-term active power support in a two area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 The control scheme uses fuzzy logic based design and takes frequency deviation as input to provide quick active power support, which balances the drop in frequency and tie-line power during transient condi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wind power impact with increasing wind power penetration on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in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 scenario. Variation of load conditions are also analyzed in simulation studies for the same power system model with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Simulation results advocates the justification of control scheme over other sche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