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李健中  荣宏伟  张可方 《广东化工》2009,36(12):111-113,125
通过镉离子对驯化污泥的破坏性试验,研究了各浓度镉离子对活性污泥氨氮、COD去除率及TTC—ETS、INT-ETS、SOUR、AUR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范围在0-40mg/L的镉离子对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影响不大。镉离子对活性污泥比好氧速率(SOUR)、电子传递体系活性(ETS)以及氨摄取速率(AUR)的抑制浓度并不同步;低浓度的镉离子对TTC-ETS活性和SOUR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AUR和INT-ETS活性则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SBR工艺处理污水,研究投加改性粉煤灰(MFA)对SBR工艺的影响,考察MFA投加量及其对各基质(COD、TP和氨氮)去除率和污泥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实验MFA投加量为1 g/L时,污水COD、TP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30%,56%和48%。投加MFA的SBR(MFA-SBR)对污水COD、TP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20%,16%和36%,污泥平均MLSS和SOUR分别增加426 mg/L和3.7 mgO_2/(g MLSS·h),平均SVI降低22 mg/L。MFA-SBR工艺运行时,微生物以MFA为载体而富集,改善了污泥性能,强化了对各基质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采用SBR工艺处理污水,研究投加改性粉煤灰(MFA)对SBR工艺的影响,考察MFA投加量及其对各基质(COD、TP和氨氮)去除率和污泥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实验MFA投加量为1 g/L时,污水COD、TP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30%,56%和48%。投加MFA的SBR(MFA-SBR)对污水COD、TP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20%,16%和36%,污泥平均MLSS和SOUR分别增加426 mg/L和3.7 mgO_2/(g MLSS·h),平均SVI降低22 mg/L。MFA-SBR工艺运行时,微生物以MFA为载体而富集,改善了污泥性能,强化了对各基质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在反应器中分别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分别为0、50、100、400 mg/L废水),作为对照组、低PAC组、中PAC组、高PAC组,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发现,培养70天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能形成颗粒污泥;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4组反应器污泥质量浓度、比重逐渐增高,污泥体积指数、污泥的含水率和不完整性系数逐渐降低;4组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5%、98%、98%和98%,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0%、94%、99%和99%,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为58%、84%、79%和78%;投加PAC的3组污泥比好氧速率、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均高于对照组,投加PAC的3组中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污泥的硝化速率逐渐增高,比好氧速率、反硝化速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3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分别投加不同量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运行平行实验的方法,考察投加PAC对长期运行的PAC-DMBR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及对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PAC后强化了PAC-DMBR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COD、氨氮、TP、UV_(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有提升。PAC投加量为3g/L时运行效果最好,稳定通量增加且运行周期延长,浊度在30 min内即降至1 NTU以内,且出水水质更好。投加PAC后改善了污泥混合液特性,促进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及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投加PAC后污泥粒径均有增大,污泥混合液沉降性能更好,EPS含量降低且比好氧速率有轻微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SBR系统内,通过对不同Zn(Ⅱ)投加量(0、3、5、10、15mg/L)长期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比氨氧化速率、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比反硝化速率、EPS、TTC-ETS和SOUR的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了Zn(Ⅱ)长期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Ⅱ)≤5mg/L时,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和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小,而10mg/L以上Zn(Ⅱ)会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反应速率和微生物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当与Zn(Ⅱ)作用80 d后,投加15 mg/L Zn(Ⅱ)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比氨氧化速率、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比反硝化速率抑制率分别达到45.6%、37.9%和27.4%,好氧颗粒污泥TTC-ETS和SOUR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9.1%、43.6%。通过对比Zn(Ⅱ)抑制颗粒污泥TTC-ETS和SOUR的IC50,可以得出TTC-ETS活性在反映Zn(Ⅱ)毒性作用的灵敏性大于SOUR活性。随着Zn(II)投加量增大,好氧颗粒污泥EPS及其主要组成PS和PN分泌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与PS相比,PN增加较快。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短期超标影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采用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浓度Mn(Ⅱ)短期冲击下对好氧颗粒污泥污染物去除性能、外观结构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受不同浓度Mn(Ⅱ)10 d的冲击后,COD去除率受Mn(Ⅱ)影响较小,Mn(Ⅱ)会轻微促进AGS对TN的去除。Mn(Ⅱ)分别为0.5、1.0、3.0 mg/L可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在相应浓度的冲击下SOUR分别提高16.0%、108.5%、51.8%,TTC-ETS分别提高了7.7%、112.4%、45.7%。5.0 mg/L Mn(Ⅱ)对SOUR和TTC-ETS的抑制率分别为13.8%和33.5%。  相似文献   

8.
粉末活性炭-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C投加量对TN、TP的去除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最佳PAC投加量为400mg·L-1,出水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4.90%、67.70%和96.55%,污泥容积指教(SVI)为45.2mL·g-1,均优于未投加PAC的SBR系统.分析了PAC优化SBR系统的机理.持续运行PAC-SBR工艺1个月,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工艺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短期接触(8 h)实验,探讨了石墨烯量子点(GQDs)投加量对于厌氧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厌氧颗粒污泥而言,对照组与投加GQDs实验组在8 h后SCOD去除率均在20%左右,厌氧颗粒污泥INT-ETS活性与SCOD去除呈相关性;污泥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中出现了N-H伸缩振动峰,且扫描电镜(SEM)显示投加GQDs的污泥表面孔隙较少。对于活性污泥而言,随着GQDs投加量的增加SCOD去除率略有减小,实验组平均去除率为93.2%;NH_4~+-N去除率随GQD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组平均去除率为36.5%,但实验组污泥TTC-ETS活性降低;GQDs的投加会激发C=C这一官能团参与反应;对照组活性污泥表面有明显孔隙,而投加GQDs后的活性污泥表面呈连续的絮体状。  相似文献   

10.
罗梦  宋玉栋  郑盛之  周岳溪  何绪文 《化工学报》2016,67(11):4837-4842
以ABS树脂接枝聚合工段废水为研究对象,聚合氯化铝(PAC)为破乳剂,考察了胶乳浓度对破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胶乳浓度下均存在优化的药剂投加量区间,投加量过小或过大均会造成破乳效果不佳。随着胶乳COD浓度由13012 mg·L-1下降至192 mg·L-1,单位胶乳COD的优化药剂投加量由6.1~10.8 mg·g-1增加至7.7~13.8 mg·g-1,区间向右移动,最佳COD去除率由99.30%下降至91.24%。稀释前后最优单位胶乳COD的药剂投加量提高了40%左右。PAC对ABS树脂废水胶乳的破乳机理以吸附-电性中和为主,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胶粒Zeta电位逐渐升高,Zeta电位在-23~13 mV范围内,胶乳可有效破乳。  相似文献   

11.
李星  殷洪水  张振  王琦 《工业水处理》2012,32(5):52-54,66
为有效控制聚合氯化铝混凝残余铝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壳聚糖对铝离子的吸附性能。针对磨盘山水库的低温低浊水,探讨了壳聚糖对聚合氯化铝混凝残余铝的去除作用,并与粉末活性炭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水中的铝离子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在聚合氯化铝混凝过程中投加0.2~0.4 mg/L壳聚糖能够有效降低残余铝,而达到相同效果时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10~30 mg/L。  相似文献   

12.
通过饮用水除铝的一系列生产实验,主要研究混凝沉淀过程中浊度、pH值等因素对沉淀水余铝的影响.提出除铝可以分为降低溶解铝和去除颗粒铝两种途径.余浊和余铝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关系,此时除浊能同时有效去除颗粒铝.通过调整水的PH值,可以改变溶解铝和颗粒铝的比例,从而改善残余铝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投加Cu~(2+)对驯化污泥进行破坏性实验,观察了Cu~(2+)对活性污泥氨氮、COD降解及其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INT-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的影响。当加入1~10 mg/L Cu~(2+)时,受到影响的微生物系统和活性污泥可在后期的培养驯化中恢复其相关功能,指标可恢复至未投加Cu~(2+)时的水平;当Cu~(2+)质量浓度达到25 mg/L时,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无法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7,(10):25-28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实验对象,利用絮凝剂PAC、PFS、CTS、阴离子PAM和阳离子PAM进行两组分或三组分复合,找出复配方案在提高COD去除率的同时降低PAC的用量。在5min搅拌,15min沉淀的短时絮凝实验中,絮凝剂复配后的絮凝效果普遍比单独加PAC好,PAC和阳离子PAM复配的COD去除率比单独加PAC高18%,成本下降40%。通过合理的絮凝剂复配能提高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用量,降低出水的铝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过滤中的除铝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饮用水除铝的生产实验,主要研究了过滤过程中浊度对水中余铝的影响。提出了饮用水除铝可以分为降低溶解铝和去除颗粒铝两种途径。过滤水的余浊和余铝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关系,除浊的同时可去除颗粒铝。当控制过滤水的浊度分别为7NTU和0.1NTU时,过滤水的余铝可分别控制在0.05mg/L和0.02mg/L。  相似文献   

16.
南方地区水厂所用地表水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硬度低、碱度低、腐蚀性强。为了改善供水水质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是向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石灰。但是,单点过量的石灰投加会造成药耗增大、混凝沉淀效果不好、余铝超标等问题。该文通过采用在混凝阶段投加石灰、在滤后水中投加氢氧化钠的方法,调节水厂出水的pH值,使pH值调节对生产及水质的不利影响大幅降低。同时,对石灰及氢氧化钠的投加进行优化,证实在混凝阶段石灰的最佳投加点为混凝剂后1 min,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最大投加量宜控制在6.0 mg/L以下;在滤后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可有效提高出厂水的pH值,氢氧化钠投加量约1.6 mg/L。  相似文献   

17.
几种无机混凝剂除磷优化及污水深度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比了5种常用药剂的化学除磷效果,并对COD、TN和浊度的去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投药量范围内,聚合硫酸铁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了78.99%,其次是液态聚合铝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硅酸铝铁和聚合氯化铝铁。当选择液态聚合铝铁作为同步除磷药剂时,在β≤4.33的条件下,β与出水TP浓度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SRT分别为10、15、20、25 d的情况下,SBR系统对COD、NH4+-N、HA和Cu2+的去除效果以及TTC-ETS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RT为20 d时,SBR系统处理含有10 mg/L HA和2 mg/L Cu2+的模拟生活污水效果较好,此时COD、NH4+-N、HA、Cu2+去除率分别为92.65%、99.42%、96.98%、95.55%。SRT的变化并未明显改变TTC-ETS的趋势,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试验组的TTC-ETS受到HA和Cu2+的抑制。在单周期内0、2、4、6、8、10 h TTC-ETS的抑制率分别为26.13%、76.39%、79.50%、79.61%、49.59%、3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