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推广,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促使阴道恢复到产前的大小、敏感状态,降低阴道异常、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生活不满意的发生,减少产后并发症,保障女性生殖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再随机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一类、二类肌纤维情况、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盆腔脏器官脱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一类、二类肌纤维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观察组患者在盆底功能障碍上治疗前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盆腔脏器官脱垂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发生情况少。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上效果显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3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7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及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盆底肌肌力、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龙川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盆底康复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及盆底肌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子宫脱垂占比较对照组低,性生活满意度及盆底肌力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实施盆底功能训练+盆底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盆底肌力水平,同时可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补中益气丸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研究组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补中益气丸治疗。结果 :两组盆底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失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脱垂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补中益气丸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以便为以后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曲靖市陆良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及市中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子宫脱垂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性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明显,能够增强盆底肌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性生活、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分析。方法 此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广昌县人民医院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丸。比较2组疗效、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和治疗盆底肌肉肌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肉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肌电电压较对照组高,夜尿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采用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提高疗效,改善盆底肌肉肌力,提高阴道紧缩度,减少夜尿次数,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医院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及产后相关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及腹针疗法,评估治疗后2组的盆底肌力变化、盆腔脏器脱垂变化以及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I级肌力、Ⅱ级肌力好转率分别为88.89%、91.11%,对照组分别为65.22%、69.57%,2组I级肌力、Ⅱ级肌力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UI治疗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9.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研究组阴道前壁脱出及子宫脱垂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71.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针联合中药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效果较好,治疗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举宫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盆底康复治疗,即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方举宫汤。两组治疗每隔2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子宫脱垂疗效、盆底肌力、尿失禁治愈率、性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较对照组优(均P<0.05)。结论:中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满意,较单纯盆底康复锻炼效果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8例,分别接受常规康复锻炼、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护理前后盆底肌功能(总肌电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辅助治疗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3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67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张力及性生活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8%,260/267)高于对照组(72.66%,194/267);治疗后试验组MMP-2低于对照组,TIMP-2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性生活满意率(95.88%,256/267)高于对照组(70.79%,18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辅助治疗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恢复盆底肌肉张力,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3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盆底机康复组、中药组和综合组各61例。盆底机康复组用盆底康复仪治疗,中药组予补中益气丸合桂附地黄丸治疗,综合组用盆底机康复治疗加补中益气丸合桂附地黄丸治疗。结果:3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综合组改善优于盆底机康复组和中药组(P0.05),中药组和盆底机康复组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3组肌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但综合组提高较盆底机康复组和中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缺陷、退化、损伤等造成的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器官脱垂、尿失禁及生殖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5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能显著提高阴道肌力,减少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产妇盆底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盆底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予补中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分级、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分级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Qmax、MUP均显著提高,VT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产后SUI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与排尿状况,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联合针刺治疗,针刺穴位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中极;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5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接收的78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行专业系统的盆底肌康复治疗加术后康复训练的观察组和仅给予一般健康宣教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跟踪随访产后3个月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产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及以上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在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产后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提高盆底肌力,改善产妇尿失禁状况,还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产妇1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产妇55名。参照组施予常规产后康复治疗,观察组施予综合性产后康复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地肌功能、腰骶部疼痛和压力性尿失禁状况、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良好率为94.55%,较参照组的69.10%高;观察组产妇的腰骶部疼痛、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状况较参照组的好(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盆底功能障碍通过产后康复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2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将两组产妇治疗后一类与二类肌纤平均肌电压、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6.55%)低于对照组(26.23%),实验组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8.20%)低于对照组(22.95%),实验组一类与二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通过产后康复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情况,有利于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联合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动态压力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子宫脱垂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为8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动态压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动态压力上升程度,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评分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子宫脱垂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康复疗效显著,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朱燕孜  李德祥 《光明中医》2023,(17):3401-3404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盆底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予补中益气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盆底肌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9例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每周2次,持续治疗3个 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每次治疗间隔 1~2 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盆底肌肌力的恢复情况,并评价 2 组患者尿失禁的疗效、阴道前壁脱出及子宫脱垂的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正常者占88.89%(48/54),对照组为65.45%(36/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正常者占90.74%(49/54),对照组为69.09%(38/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尿失禁有效率为 96.97%(32/33),对照组为 80.00%(24/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观察组治疗阴道前壁脱出及子宫脱垂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为81.82%(45/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PISQ-12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ISQ-12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足三里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可明显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异常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