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支持界面工程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驱动思想的支持界面自动生成的ADS模型。ADS模型由分析模型、会话模型和显示模型构成。分析模型完成对界面功能和数据信息的建模,依据给定的转换规则,由会话模型生成界面的抽象视图,通过显示模型处理抽象视图的可视化和布局问题,并用UsiXML界面描述语言加以描述,组合UsiXML片段成XML文件,由框架解析XML文件生成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工程》2018,(1):110-115
由于移动设备的多样性及其输入输出通道的异构性,难以为多设备实现一个统一的界面描述,同一应用通常需要针对不同的设备特性进行多遍用户界面开发。为此,基于抽象设备提出一种移动用户界面设计方法。对当前多种移动设备的设备特征进行抽象,定义抽象设备的概念。通过抽象设备的定义标准,实现多设备环境中抽象用户界面模型的统一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界面设计者只需在抽象设备上设计一次统一的移动用户界面描述,即可通过映射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上生成最终界面,达到降低学习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曾少宁  汪华斌 《测控技术》2016,35(5):95-100
分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Web用户界面开发特性,研究了当前主流前端框架的MVC(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应用,针对Web前端开发需求及最佳实践方法,提出了一种符合MVC用户界面开发最佳实践的组件化Web用户界面建模方法.设计一套抽象和描述Web用户界面组件的UML(统一建模语言)概要文件,从界面数据模型、界面组件模型到界面交互模型等3个方面完成Web用户界面建模.以一个装修行业定制型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例,通过用户界面建模实践,验证了本建模方法的可行性、易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界面设计模式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描述,导致在利用多个界面设计模式的嵌套组合构建复杂用户界面模型时,不能满足在有限区域展示具有层次结构内容的需求。提出一种复杂界面的建模方法。基于对界面基本元素的抽象实现界面设计模式的规范化描述,并通过对界面元素的定制,实现复杂界面的建模和目标代码的自动生成。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对复杂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用户界面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应用特点的界面组成及交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Web应用的特点,从界面组成结构出发,提出了Web用户界面组成及交互模型;对构成模型的每一部分给出了抽象的形式描述;并分别对界面的组成对象、对象间的关系和抽象交互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利用已经设计实现的模型编辑环境中的可视符号,通过实例对界面组成对象的抽象交互行为进行了描述,证明了所提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支持MDA的Web报表系统开发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的开发理念,并遵循应用程序与用户界面设计相分离的思想,以系统功能和界面描述的高层次抽象为基础,提出一种支持MDA的Web报表系统开发模型。以ASRNET为目标平台进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遵循了MDA开发的实质、过程和要求,能较好地与系统应用开发模型组合在一起,提高Web报表系统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7.
多设备用户界面开发中不同类型的设备通常需要为同一应用定制不同的界面,或者通过WEB浏览器访问。这两种方法均导致大量额外的开发努力和代价。提出一种基于UIML的多设备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建模与设备无关的抽象界面,该方法按照不同的设备特征将其映射为具体的界面;该方法的实现利用了一个运行时机制在具体的设备上绘制出真实界面。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减轻多设备界面的开发难度,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娟妮  华庆一  吴昊  陈锐  苏荟  周筠 《软件学报》2018,29(12):3692-3715
为了适应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设备、使用环境和开发平台的多样性,基于模型的方法被应用于用户界面开发过程中,试图在抽象层次上描述界面,通过模型转换,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平台.然而,由于目前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开发方法(model-based user interface development,简称MBUID)中所采用任务模型的局限性,致使生成的界面难以满足动态环境下用户的可用性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任务模型的用户界面开发框架,旨在建模和生成有效、高效、令用户满意的用户界面.在可用性方面,为了准确描述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感知控制理论的任务分析方法(perceptual-control-theory-based task analysis,简称PCTBTA),将使用上下文信息引入到任务分析过程中,并且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反映交互的内容,给可用性设计提供任务空间;在技术方面,为PCTBTA任务模型向界面模型的转换提供技术支持.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与其他方法在可用性和性能方面的比较,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Agen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用户界面设计。通过使用Agent,用户界面(也包括整个系统)就被分解为不同的可以互相通信的Agent。界面Agent作为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中介,使得用户的输入不再是方法的调用,而是以通信的方式完成当前的任务。介绍了基于Agent的用户界面模型ALV,并以ALV模型为基础,结合XML技术,阐述了一种在CSCW环境下的DoctorCAD系统的Agent界面组件开发方法;重点阐述了在界面定制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Personal Wizard的设计思想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法是通过用户界面模型开发用户界面的新方法。任务模型作为其中一个主要模型,刻画的是用户与界面交互过程中动态行为方面的信息。详细介绍了HTA,UAN,GOMS,CTT,Wisdom五种常用的任务模型建模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并对任务建模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like those controlling the functions of buildings or industrial processes, pose a number of special problems for good user interface design. The general problems of providing usability, common to all systems, include difficulty in accessing and applying principles of good design. In addition,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can have multiple users, with multiple roles, and each installation has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systems, controls, and user interface devices. Providing interactions for the users of building control systems is often achieved by manually implementing each required display. This is an expensive solution, which often produces less than optimal results. We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rough the automation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 Our solution, called DIGBE (dynamic interface generation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s), separates the domain knowledge, interaction design, and presentation heuristics into multiple collaborating models. Each model contains knowledge about a particular aspect of interface design, and uses this knowledge to dynamically create each user interface that is needed to support the users of a control system. DIGBE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utomatically and dynamically create consistent and individualized user interfaces from model-based design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多设备环境下用户界面开发的需求,解决当前UIDL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轻量级多设备用户界面描述语言MDUIDL。该语言分为抽象界面描述语言、具体界面描述语言、事件描述语言和设备描述语言,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多设备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描述。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语言具有良好的界面表达能力和对多设备环境的支持,且简单易学,易于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支持界面设计的自动化,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语言的设计工具、交互式图形描述工具和基于模型的生成工具。但是这些工具都只是从界面本身考虑设计和编码的自动化,没有从用户需求出发考虑界面的设计。该文从需求模型出发设计用户界面逻辑,使得界面是依据用户需求设计的,并且是可以进行需求验证的。该文给出了从需求模型得到界面逻辑模型的算法,以及从界面逻辑模型反向推导需求模型元素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表单的业务系统界面逻辑模型获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支持界面设计的自动化,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语言的设计工具、交互式图形描述工具和基于模型的生成工具.但是这些工具都只是从界面本身考虑设计和编码的自动化,没有从用户需求出发考虑界面的设计.该文从需求模型出发设计用户界面逻辑,使得界面是依据用户需求设计的,并且是可以进行需求验证的.该文给出了从需求模型得到界面逻辑模型的算法,以及从界面逻辑模型反向推导需求模型元素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规范为启动操作系统前的程序提供了一个标准环境。NUWA系统是一个专门针对EFI环境开发的图形用户界面。该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其中的图形抽象层(GAL)与输入抽象层(IAL)定义了一组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硬件的抽象接口,而用于实现这一抽象接口的底层代码形成了NUWA系统的“图形引擎”,类似于操作系统中的驱动程序。该文介绍了GAL与IAL的设计以及在EFI环境下GAL驱动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界面模板是一种崭新的界面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界面模型的界面模板概念,在支持界面自动生成的界面开发方法中实现从抽象界面到具体界面的转化。讨论了界面模板的构成与表达、界面模板的分类以及界面模板库体系结构,说明了界面模板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OPE模型是一种较好的用户界面模型,它用面对象的方法将弹出式状态转换网络模型和事件处理器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户界面的设计,实现变得相当规范和容易,本文在简单地介绍了OPE模型后,针对OPE在描述层菜单时需要较多的状态转换规则的问题,提出了可变状态的概念,并将此概念了引入了微机版UIMS系统-Fastool中(Fastool是OPE模型一个特例的实现),使Fastool在被用来描述层次菜单时更简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intelligent system called LogNet that provides advice on how to design business logistics networks. It implements its capabilities by utilizing model-based reasoning techniques. In addition, it utilizes heuristic-based searching to guide an end-user toward more effective network designs.The network design problem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warehouse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how many warehouses are needed in a network and to which customer markets should they be assigned? LogNet enables end-users to incrementally create and test a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by us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LogNet employs model-based reasoning procedures that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ent network design in order to offer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consolidate or decentralize a network. The overall goal of LogNet is to provide a flexible user interface that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this design task.  相似文献   

19.
面向RIA的系统重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勇  林菲 《计算机工程》2009,35(24):282-284
利用软件工程中的重构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抽象数据视图的系统转换模型。采用抽象数据状态图与经典重构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进行重构,通过映射方法平滑地将Web应用程序转换为富互联网应用(RIA)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升用户界面的质量与易用性,降低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