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血清白蛋白在体外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黏附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人血清白蛋白(HSA)对涤纶(Dacron)和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细菌黏附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黏附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心血管生物材料植入后感染提供有效的方法. 方法根据生物材料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用HSA预处理涤纶和PTFE;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预处理.使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两组的涤纶和PTFE进行动态细菌黏附实验,使用β-液闪测量仪(β-L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上细菌黏附情况. 结果实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涤纶和PTFE的黏附均较对照组少(P<0.05). 结论用HSA预处理心血管生物材料可抑制某些细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下金属蛋白酶(A u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涤纶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90片涤纶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0片。3组均将涤纶片放入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05CFU/m l)的无菌瓶中,A组再加入含400ng/m l浓度的A ur,B组再加入含80ng/m l浓度的A ur。3组均置入电热恒温水浴箱(98.6°F)中培育,分别于培育后6h、16h、24h、30h和48h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细菌生物膜的厚度和单位面积内细菌生物膜群落数量。结果对照组涤纶片细菌生物膜的厚度和群落数呈时间依赖性明显增加,A组涤纶片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厚度和群落数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生物膜的厚度和群落数在各时间点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 u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涤纶片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强度与A ur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指在无内置物材料30d内或有内置物材料手术12个月内发生的与手术相关的感染~([1]),包括表浅切口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及邻近器官和组织间隙的感染~([2])。临床上,脊柱术后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45.2%),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31.4%),其他常见的致病菌还有肠球菌、大肠杆菌、消化链球菌等~([3])。笔者所在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眼球的新增涤纶补片遮盖术后佩戴薄壳义眼治疗轻、中度眼球萎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轻、中度眼球萎缩且眼内无活动病变的患者行角膜及角巩缘板层切除术联合心脏涤纶补片角膜遮盖术,术后透明义眼片支撑结膜囊,术后4~6周佩戴薄壳义眼。结果:随访6~24月。32例(32眼)无结膜瓣回退、切口裂开及上皮植入性囊肿,无异物感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佩戴薄壳义眼有一定活动度,外观改善良好。结论:对轻、中度眼球萎缩且无眼内活动性病变的患者,行角膜及角巩缘板层切除联合心脏涤纶补片遮盖术后佩戴薄壳义眼,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特点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至2020年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87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患者多为网塞术后感染(57.5%), 主要表现为腹壁窦道, 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感染占79.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87例患者均顺利施行开放清创手术, 51例完全取出补片, 36例取出感染部分补片。随访18.7~54.2个月。补片完全取出组与部分取出组在切口感染、血清肿、血肿、腹股沟疝复发、慢性疼痛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补片部分取出组再发腹壁窦道17例, 发生率高于补片完全取出组(P<0.001)。结论取出感染补片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 应尽可能完全取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涤纶补片在下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15眼)下睑肿瘤的患者行肿瘤切除后,采用心脏涤纶补片代替缺损的睑板,利用眼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的眼睑前层,用下穹窿结膜移位修复缺损的睑结膜层。术后观察下睑缘的位置及植入的心脏涤纶补片是否有移位和脱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观察6~12个月,眼睑外观及功能均满意,下睑缘位于下角膜缘上约1mm,植入的心脏涤纶补片均无移位及脱出。结论:用心脏涤纶补片修复重建眼睑肿瘤切除后的眼睑缺损,安全可靠,为修复眼睑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构建材料表面微纳结构联合涂覆抗菌肽提升钛金属抗菌性能的可行性。方法取钛片进行喷砂酸蚀(sandblasted large-grit acid-etched,SLA)及碱热处理(alkali-heat treatment,AHT),构建微纳结构;然后表面旋涂10、30、50、70、90μg抗菌肽聚合物。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钛片表面形貌,能谱仪分析表面C、N、O、Ti 4种元素含量比例。将表面载有不同量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共培养,24 h后观察抑菌圈形成情况,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另将处理前、SLA处理、SLA+AHT处理、载有90μg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共培养,3 h后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3、6、9、12、24 h测量菌液吸光度(A)值,评价钛片抗菌效果。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SLA+AHT处理钛片表面构建包含微米及纳米级孔洞的多级结构;旋涂抗菌肽聚合物后表面孔径200 nm的孔洞几乎已被覆盖。元素分析显示,随着抗菌肽聚合物旋涂量的增加,C元素含量不断增加;但直至含量达70μg时才检测到N元素。培养24 h后,载有不同量抗菌肽聚合物钛片周围均出现明显抑菌圈,其中90μg钛片大于其余钛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实验结果显示,载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表面细菌黏附量较其余钛片明显减少,菌液A值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并涂覆抗菌肽,可赋予钛金属表面优良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16例补片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无张力疝修补术968例,分析术前、术中、术后的各种因素以及补片的感染率。结果 968例患者中有16例术后发生补片感染,补片感染率为1.65%。补片感染的危险因素:肥胖(P=0.029),糖尿病(P=0.010),疝的类型(P0.01),是否急诊手术(P=0.022),手术时间180min(P=0.012)。11例PPL补片(聚丙烯补片)感染中有7例运用了保守的治疗方法治愈,而e-PTFE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以及复合补片的感染需要取出补片。结论产生补片感染的因素很多;有效的运用抗生素和引流可以解决大多数的聚丙烯PPL补片的感染,但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补片需要及早的取出以解决补片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经等离子体处理PLGA材料上体外培养的活性. 方法 把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在经或未经等离子体处理材料上培养,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贴附生长的密度:用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活性. 结果 经等离子体处理材料上的细胞数(337±43)/mm2多于未经等离子体处理材料上的细胞数(45±6)/mm2(P<0.05):经等离子体处理材料组的A570值(1.06±0.38)高于未经等离子体处理材料组(0.99±0.21)(P<0.05);经等离子体处理材料上的细胞DNA未见损伤. 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经等离子体处理PLGA材料上细胞活性良好,有望构建经等离子体处理PLGA材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复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应用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修复尿道下裂手术与感染的关系,研究采用这两种组织材料的三种再造尿道术式易感染性的差异,分析各术式与尿道下裂术后感染的关系,据此改进尿道下裂修复手术方法,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法证实应用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再造尿道的细菌的来源及种类。分别统计三种应用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再造尿道手术方法的术后感染率,包括一期法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与轴形皮瓣耦合再造尿道术、一期法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与局部皮瓣耦合再造尿道术、分期法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再造尿道术等三种术式。结果:三种方法的感染率均低于同时期尿道下裂术后平均感染率,三种术式中以分期手术感染率最低。结论:应用口腔粘膜(或中厚皮片)再造尿道,可以降低尿道下裂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软组织扩张术患者扩张囊内、外的细菌数量及种类,为临床上防治扩张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采集33例扩张术患者的51枚扩张囊内、外的液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Kappa检验。结果扩张囊内、外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3.92%(2枚)、17.65%(9枚),囊外阳性率显著高于囊内(P<0.05),囊内、外细菌的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4)。细菌种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均敏感。33例患者(51枚)中,有10例患者(10枚)检出细菌,仅有1例患者(1枚)出现临床感染症状,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严格消毒后进行穿刺注水导致感染的几率很低,而感染后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涤纶补片双悬吊治疗高龄直肠子宫双脱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1995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直肠子宫双脱垂高龄患者9例,平均年龄82.7(78~90)岁,采用涤纶补片双悬吊法进行治疗。首先分离直肠上段后壁至直肠子宫凹陷平面,用7 cm×10 cm大涤纶补片包绕直肠后壁2/3肠腔并间断缝合固定在直肠壁上,将涤纶补片悬吊固定于骶胛前,再将双侧子宫角的输卵管及圆韧带缝扎上提固定在直肠前侧壁的补片上。结果本组术程平均出血30.4(20~50)ml,平均手术时间1.8(1.5~2)h。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下床活动时间平均4.5(3~5)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3.5(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6~11)d,术后7~9 d伤口拆线后出院,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9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1~6)年。尿失禁经过术后功能锻炼均能自主排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复发,均未出现补片侵蚀肠管及子宫并发症。结论涤纶补片双悬吊治疗高龄直肠子宫双脱垂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烧伤整形术后感染者53例作为感染组及50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抗生素(OR=2.622,P0.05),手术时间≥200min(OR=2.800,P0.05),术后有瘢痕(OR=3.433,P0.05),术后有残余创面(OR=2.703,P0.05)均为烧伤整形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6.42%)、铜绿假单胞菌(30.19%)及大肠埃希菌(20.75%)。结论: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抗生素使用种类过多、手术时间过长及瘢痕及残余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及消除瘢痕及残余创面可作为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涤纶垫片用于加强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 从而预防术后胰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安阳市人民医院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8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30例, 年龄(62.21±9.75)岁。根据是否在胰肠吻合中使用涤纶垫片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2), 对两组的围术期数据进行比较, 并利用Logistic分析影响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胆瘘、肠瘘、腹腔感染、腹腔出血、术后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胰瘘发生率20.0%(8/40)低于对照组的45.2%(19/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胰腺质地较软(OR=16.595, 95%CI:1.891~145.657)是发生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使用涤纶垫片的改良胰肠吻合方式(OR=0.332, 95%CI:0.114~0.969)可降低发生术后胰瘘的风险。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涤纶垫片加强胰肠吻合能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385例病人,其中,336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49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病人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补片方法、术前合并症及营养状况与术后感染的关系,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补片感染12例(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手术时间、补片类型与术后补片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术中使用聚四氟乙烯补片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术中使用聚四氟乙烯补片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5月行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补片感染情况、细菌类型、切口愈合、平均住院时间、疝复发、慢性疼痛和窦道形成等指标进行分析。补片完整取出16例,补片部分取出13例。取出的补片网塞7例,平片18例,网塞加平片4例。手术时间(76.3±25.98)min。5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抗菌素使用(9.5±2.46)d,住院时间(19.4±7.37)d。12例患者出院时切口未完全愈合,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换药时间(27.4±16.27)d。27例患者完成随访,慢性疼痛1例,切口窦道形成1例,无疝复发。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亚甲蓝介导的补片取出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自固定补片(Pro Grip)与超普网塞补片(UPP)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5年1至12月确诊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的92例患者,按入院的顺序编号,奇数为试验组(47例),偶数为对照组(45例),试验组采用自固定补片(Pro Grip),而对照组采用超普网塞补片(UPP),均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术后异物感、术后疼痛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疼痛评分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记录。随访时间15个月。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疝的类型、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3天、1、3、9、15个月术后疼痛程度方面自固定补片组优于超普网塞补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固定补片组住院费用略高,与超普网塞补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6、9、15个月异物感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发生率等方面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固定补片组住院总费用略高于超普网塞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而用自固定补片行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因此,自固定补片有望在疝修补术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就74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针对感染进行各个系统的定期检测,观察感染发生时间、部位、病原谱及药物敏感性等指标。结果:74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并发感染者48例,感染率为64.9%;包括单纯细菌感染24例(32.4%),单纯真菌感染6例(8.1%),混合感染(细菌合并真菌)18例(24.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共占34.6%,革兰阳性球菌占34.1%。真菌占31.3%。感染大部分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尿道和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结论: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是影响存活的重要因素,应重视移植术前后对病人的监测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等措施。在处理感染病情时,应综合考虑病原菌谱、药敏结果、多部位复合感染及混合感染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验证RNAⅢ抑制肽(RIP)能否抑制葡萄球菌在人工关节材料表面黏附,探讨其用于人工关节感染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制作超高分子聚乙烯、钛合金和钴铬钼合金试样,葡萄球菌经FITC标记,人工关节材料试样消毒后接种FITC标记的葡萄球菌,每种试样4组,分别为空白组、RIP组、左氧沙星组和联合组,将含有细菌、试样和药物的24孔板在37℃下孵育30min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三种材料的用药组细菌光点计数(P<0.001)和覆盖面积(P<0.05)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左氧组细菌光点计数少于RIP组,但两组的细菌覆盖面积无差别;联合组光点计数和细菌覆盖面积均少于左氧组和RIP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RIP可以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对关节假体材料表面的粘附,如果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以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氧水在多节段腰椎术中抗感染及降低术后引流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510例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0例切口缝合前采用双氧水冲洗(研究组),280例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感染率,采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标准评价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990,P=0.005)。术后13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浅部感染10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8例),感染持续时间(7.3±1.5)d;深部感染3例(均为对照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16.6±3.1)d。研究组浅部和深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5,P=0.123;P=0.256)。浅部感染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积极换药后康复;深部感染患者中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均经彻底清洗缝合并积极换药后康复。结论多节段腰椎手术中,切口缝合前使用双氧水冲洗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