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其中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尺骨茎突骨折非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术后临床疗效应用cooney的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9.3个月。观察组临床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可加快创伤愈合,避免了对关节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进行研究分组,对照组均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3例。观察组均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3例。两组病患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两组病患均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评分以及尺侧旋转疼痛发生概率,结果均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骨折不会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造成明显影响,不会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221-224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3例单纯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33例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最终对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对其预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对比分析21例合并尺骨茎突及底部骨折与17例未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术后患处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38例患者24月内桡骨骨折部位愈合效果均为优良(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例合并尺骨茎突及底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80.95%,17例未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82.3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及后期恢复效果均优良,对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尺骨茎突骨折对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伴有尺骨茎突骨骨折患者(35例)为观察组,无尺骨茎突骨折患者(3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尺骨茎突骨折不给予任何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在术后6~8周将外固定支架拆除,并随访一年,终末随访时对患者影像学参数以及腕关节活动度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包括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与腕关节活动度(包括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与旋后角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时,如果下尺桡关节稳定,对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可不给予任何治疗,即即可保持腕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得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6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桡骨远端骨折术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术治疗,对两组腕关节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症状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为观察组优秀,腕关节活动情况比对照组突出,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治疗前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得到了改善,预后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中尺侧腕屈肌肌腱脱位并交锁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218例Colles骨折的患者,行门诊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其中14例患者手法闭合复位失败,男9例,女5例;年龄14~52岁;致伤原因: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腕部肿胀明显,尺侧压痛明显,并行CT+三维重建检查,明确桡骨远端骨折情况,发现Colles骨折均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并明显移位,进行手术治疗,先行尺骨茎突部位手术,沿尺骨纵轴作纵直切口,术中发现尺骨茎突骨块移位明显,发现尺侧腕屈肌肌腱脱位并交锁,经骨折端脱位绕到尺骨背侧,影响腕关节复位,将尺侧腕屈肌复位,直视复位尺骨茎突骨块,根据骨块大小用克氏针或Herbert钉固定尺骨茎突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复位后其中8例桡骨下端骨折闭合复位满意,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以2枚克氏针贯穿骨折远近端固定,分别自桡骨远端桡侧及背侧入针交叉固定。另6例因桡骨下端骨折粉碎闭合复位欠佳而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桡骨远端掌侧入路,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后观察并发症情况,如伤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影像学观察腕关节的掌倾角和尺偏角,运用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腕关节活动情况。结果14例患者术后随访12~20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情况发生,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掌倾角由术前平均-7.0°改善至术后7.6°,尺偏角由术前平均15.5°改善至术后21.8°。按照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2例,良1例,可1例 ,优良率为92.86%。结论Colles 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闭合复位失败后应考虑尺侧腕屈肌肌腱脱位并交锁的可能,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黄鑫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210-211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患者50例资料。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palmar tilt角度均值为(7.9±2.2)°,ulnar tilt角度均值为(14.9±0.8)°,radial height长度均值为(8.9±0.8)mm,与治疗前相比获得明显改善(P<0.05),但是数据与治疗后1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尺骨茎突I型患者与II型患者相关统计数据类似(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无显著性影响,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观察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本院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45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分别统计手术前,术后3月以及术后1年的X线测定结果和功能评分情况,以此评价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前X线palmartilt平均角度为(-13.4±4.8)°,ulnartilt平均角度为(5.1±1.8)°,radial height平均长度(3.1±0.9)mm,功能评分平均值(4.2±1.8)分,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月时的统计指标与术后1年的统计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能够有效维持骨折和关节面的复位,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本院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45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分别统计手术前,术后3月以及术后1年的X线测定结果和功能评分情况,以此评价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前X线palmar tilt平均角度为(-13.4±4.8)°, ulnar tilt平均角度为(5.1±1.8)°, radial height平均长度(3.1±0.9)mm,功能评分平均值(4.2±1.8)分,与术后以个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3月时的统计指标与术后1年的统计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能够有效维持骨折和关节面的复位,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系列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4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采用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患者。合并损伤:尺骨下端骨折17例,尺骨茎突骨折18例,下尺桡关节脱位9例。4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和血管损伤。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3个月,平均随访6.2个月。40例骨折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5~60 d,平均愈合时间48.2 d。3例患者骨折畸型愈合,遗留腕关节僵硬、疼痛、功能受限。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定标准,优20例,良13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5%。结论系列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4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均采用2.4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末次随访时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和测量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个月以上时间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4个月,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无正中神经刺激症状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83.3%,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2.4mm掌侧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尚可、并发症少,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夏和桃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及功能情况,D ien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6~8周,优良率为90.3%。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重建技术(三维重建及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腕关节外伤185例,所有病例先作常规X线检查,再作CT检查,并进一步作CT三维重建及冠状位/矢状位重建。结果所有病例经MSCT常规平扫及重建检查剔除无骨折病例(31例)后,将骨折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97例,及单纯尺骨茎突骨折2例;第二组腕骨骨折47例,其中单块腕骨骨折44例、多块腕骨骨折3例;第三组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同时有腕骨骨折8例。结论常规MSCT扫描运用重建技术基本能够明确腕关节外伤病例是否存在骨折,发现隐匿性骨折及细微骨折,判断骨折对关节面的影响,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直观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根据AO分型的不同类型骨折及其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对59例平均随访18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25例,良2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对不同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有不同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与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时避免损伤桡神经浅支的方法。方法从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选取2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性16例,女性6例,右侧17例,左侧5例,平均年龄为48.7岁)。闭合复位骨折端,外固定支架固定后C臂机透视。前臂旋后,透视腕关节的正位图像,获取桡骨茎突尖至近端平尺骨关节面的距离,在此范围内,用1.6mm的克氏针2-3根经皮固定桡侧住,克氏针末端均折弯并外露。术后第1周和第4周进行桡神经浅支支配区的麻木、疼痛、感觉减退和静态两点辨别觉评估[1],以健侧腕关节作为对照。结果所有22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1周,静态辨别觉及术后4周静态辨别觉患侧和健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桡骨茎突尖至近端平尺骨关节面的距离进针安全,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内固定法对尺骨茎突骨折进行临床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尺骨茎突骨折治疗的患者43名,其中8名患者为单纯尺骨茎突骨折,作为观察组1;35名患者为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作为观察组2。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以Green-O’Brie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方法作为临床疗效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1患者中,6名患者疗效为优,2名患者疗效为良,治疗优良率为100%;观察组2患者中,26名患者疗效为优,7名患者疗效为良,2名患者疗效为差,治疗优良率为94.29%;统计学结果为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内固定法可以对单纯尺骨茎突骨折及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为民 《江西医药》2014,(8):699-699
目的:探讨采用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6月使用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远端骨折11例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法评定腕关节术后疗效,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尺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友利  陶永  胡红耘  徐江发  方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908-909,I000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资料进行分析,按AO原则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T形钛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全部于3个月内愈合,术后X线评估结果满意。疗效优24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6%。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可以充分显露骨折,便于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与尺偏角,固定确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π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采用背侧入路π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8例,术后随访12个月,并评定其疗效。结果:采用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对18例随访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1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π型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理、有效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