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琦  牛艳丽 《福建建筑》2012,(11):19-21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乘客换乘行为,分析了国内外换乘实施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以及交通换乘的含义,总结归纳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的特性以及换乘影响因素,以期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董炜  张雪梅 《华中建筑》2011,29(11):116-117
综合客运枢纽是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换乘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客运枢纽设施及设备配置是否合理,决定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整体运营效率.按照设施功能的不同,将设施分为站房类设施、场地类设施、换乘类设施、信息类设施、商业服务类设施等5类.在总结现有综合客运枢纽设施设备配置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与服务水平紧...  相似文献   

3.
王丽 《山西建筑》2014,(36):19-20
分析了目前山西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研究了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经验,提出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设计和建设以方便乘客换乘为主要目的、考虑功能的实现等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占比不断提升,旅客出行需求的稳步增长,高品质、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对于综合客运枢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需求更加旺盛。从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三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模式出发,提出换乘是新时代综合客运枢纽系统中的核心问题,必须建立快捷、有效的换乘体系,为旅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温馨的出行环境。最后,总结出新时代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模式的七个设计理念,以期为其他后续设计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卓  洪扬 《建材与装饰》2022,(11):141-143
张家界西站运营后,张家界综合客运枢纽作为张家界西站的重要市政配套工程,是黔张常铁路全线最大、湖南省第二大客运枢纽.是集铁路、公路、公交、出租、旅游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主要为依托张家界西站,为旅客提供一体化换乘服务.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张家界综合客运枢纽的设计历程,体现了现代公共交通建筑对地域文化特色融入...  相似文献   

6.
王喆  吴莹 《工业建筑》2014,(Z1):114-115,38
现代化的交通客运建筑应具备合理高效的交通组织功能,并且能够满足大量客流集散及换乘的要求。山东省枣庄客运换乘枢纽将为新城区和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提供重要的支撑。换乘枢纽以"一体化设计"、"以人为本"和"零换乘"为主要设计理念,并结周边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公路交通建筑。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上海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充分发挥综合客运枢纽对客运系统整合、对城市空间引导、对地区开发带动的作用,应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发展要求.该文在分析上海市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布局演变的基础上,从全球城市对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建设的要求着手,探索在城际线网络化、公路客运公交化以及城市枢纽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如何形成覆盖全市,多层次、多方式有机衔接、换乘便捷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体系,推进TOD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功能的整合和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8.
以武昌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为案例,从枢纽布局规划、交通组织、换乘设计等方面对铁路客运枢纽规划与换乘系统优化设计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客运换乘枢纽的角度提出了地铁车站、公交线路、地区开发的规划方案,根据预测换乘枢纽的客流量及换乘方式提出了枢纽站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虹梅路综合换乘枢纽是上海"十一五"期间率先实施的60个综合交通枢纽中的第1个落实并实施完成的枢纽;与轨道交通在同一块用地上下叠合一体化并用,最大限度地集约土地;虹梅路综合换乘枢纽与轨道交通车站直接连通,以人为本实行零换乘;该换乘枢纽位于中环线快速干道旁,快进快出也是其一大特点.通过对该换乘枢纽一体化规划、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及由于一体化带来的施工难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上海市今后陆续实施的145个综合换乘客运枢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综合客运枢纽是综合客运体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分析了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此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影响因素,剖析了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概念界定的问题及内涵,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释义,并从外部影响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喻文杰 《中华民居》2012,(6):138-139
对于城市公路客运换乘枢纽而言,运行效率是其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而换乘空间的高效化组织对于枢纽核心换乘功能的良好解决能够直接提升整个客运换乘枢纽的效率。因此,对换乘空间的高效化组织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亮  王炜  邓卫  梁睿中 《规划师》2004,20(10):53-55
目前,我国城市换乘枢纽建设的问题有停车泊位不足、公交站点设置混乱及用地分配不合理等。城市内外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应实现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无缝连接,公共客运换乘枢纽规划的关键是减少换乘步行距离、减少地面交通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4.
城市铁路客运枢纽是一种交通换乘系统,其中包含了多种交通方式,铁路客运与市内客运交通方式的衔接为该系统主要的换乘行为,此外,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也是系统所具备的功能,但在我国多数的城市中,主要是由道路公共交通来承担客流的集散,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城市铁路客运枢纽和道路公共交通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具体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综合客运枢纽及其景观概念的认识与解读,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景观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并从交通组织、功能分区、竖向、附属设施、夜景照明、绿化设计等方面,总结了设计关键要点和基本规划方法,以期能给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作为城市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综合客运枢纽也呈现出了多元复合的发展特点,给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针对综合客运枢纽的特点及传统设计中的问题,创新地采用BIM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有效提升了综合客运枢纽工程设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
试点开展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是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实现枢纽内轨道、公交、长途客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转、安全监测及紧急事件的联动处置,提供枢纽内外旅客出行、换乘及交通诱导信息服务,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提高旅客换乘效率等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铁南京南综合枢纽汽车客运南站的应用工程建设,深入讨论了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泉州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和建设背景分析,结合周边路网规划条件,提出合理有效的进出站交通组织方案。该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提高综合客运枢纽到发交通效率、配套综合客运枢纽开发建设以及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客运枢纽是融合了交通、经济、城市等多重功能的建筑综合体,是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规划设计中应予以关注的六个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樊钧  过秀成  訾海波 《规划师》2007,23(11):71-73
公路客运枢纽布局与土地利用存在互动关系:土地利用性质或利用强度的改变会引起新的交通需求,进而促进换乘枢纽的建设;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建设通过改变城市各区域间的可达性,影响土地利用的性质,提高土地的开发强度.在规划中,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可采用基于城市用地的分区公路客流产生强度分析方法,计算出各分区的客流产生量,为定量化确定客运站的布局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