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白”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存在于多种艺术领域当中,比如书画艺术的“计白当黑”,文学艺术的“不写之写”,音乐艺术休止符的运用等等,都可归入此类。其共同点是强调以虚显实,追求“无”中生“有”,对于实现形象间的流动过渡,展开创造性想象起用常规手法达不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情感的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感修饰感知的心理现象是很普遍的.心情舒畅时接触什么都感到很美好,心头烦恼时对一切都感到不顺眼;这里的“美好”和“不顺眼”就是情感对感知修饰的结果.因为不管你“舒畅”还是“烦恼”,客观事物都不会随你的心情变化而改变,随着你心情变化的只是你的感知。“没有情感伴随的艺术知觉是不存在的”1。在散文创作中,感情修饰感知的结果是使对象更美、更有艺术性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诱导感知方向面对同一对象,感情不同感知的着眼点就不同,于是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来.比如女儿眼中的父亲和妻子眼中的丈夫本来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意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初的意识是人类各种意识和观念雏形的混合体,马克思把它叫做人类的“自意识”。自意识的产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表现在:人类内心需求目的被意识是一切创造性活动发生的主要动力:人类对象化作品的被肯定及其需求满足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了人的感受、情感、想象等心理机能的发展;体验和反思能力的发展是开展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心理因素。人类乐生需要的被意识并从功利活动中独立出来加以创造性地表现,就产生了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4.
科学想象本质上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认知形式,其认知特点为唯象性、概括性和自由创造性;科学想象的认知方式主要体现为想象模型和想象实验两种基本形态;运用科学想象的认知机制涉及表象、联想、理性以及情感、直觉和灵感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效关联和协同作用决定着科学想象的最佳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5.
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家是文学艺术自律观念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其划定文学艺术活动与人类其他生活领域的边界、确立文学艺术独立性地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作家的创作类比为上帝的创世,并进而发展为“想象说”和“有机说”这一向度;一种是康德与席勒美学的线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批评崇尚想象的自发性、无意识性,而且局限于审美论的探讨,使得前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批评存在着理论上的缺口。  相似文献   

6.
林菁 《厦门科技》2009,(1):53-55
想象力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力的想象开始的”.它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象力有关。儿童思维活跃,富于幻想.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者就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作发端于外在审美,内在审美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文学艺术创作是审美反映与审美创造的统一。作为审美反映,它是和作者感官相联系的感性反映,是和创作主体相联系的充分个性化的反映,是充满感情的反映,是升华的反映,是借助一定媒介的反映。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规定,文学艺术创作是合规律合目的基础上的创造,一方面创作是对现实合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创作主体合目的的创造,美的规律是造形的规律。文学艺术创作的实质是人审美方式的自我观照、自我确证、自我肯定、自我享受、自我实现,因此文学艺术创作的本性是审美。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孩子们是最富有想象的,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颜伟 《科技知识动漫》2009,(20):110-111
“上语文课最没劲”,这是许多学生的心里话。究其原因,关键是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历史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能装”,再加上繁琐的分析,机械的作文练习,使语文课味同嚼蜡,无滋无味,真情与个性消失了,灵性与文学流失了,想象与创造衰退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滑坡了,对语文课倒了胃口,那么如何让学生开胃呢?创造性的朗读不失为一剂对症开胃的良药。  相似文献   

10.
燕莉  王欣春  胡春媚 《科技信息》2007,(10):181-181
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英语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都在进行带着情感的“教”与“学”,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本文着重论述课堂情感教学的作用,目的是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习者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文学情感的变异与强化黄秀猛“文者情之著也,情不排嫣则文敞。”(袁枚《余贤村太守诗序》),文学作品要吸引读者,不能不重视它的情感表现。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说过:“感情可以提高和保持作品的价值。”狄德罗也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个性全面发展”思想,它对我们今天正在讨论的创造型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1.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与全面发展关系的探讨既触及到现代创造性教育的真谛,也为合成发展找到了突破口。2.十分重视情感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3.“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欢乐的那一条‘含金的矿脉’-”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观更符合创造的实质和原意,也更符合教育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两制”能够同处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两制”这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激情澎湃、才华横溢、气势冲天,并巧妙地把反映现实生活与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愿望交织在一起,使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诗歌史上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经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  相似文献   

15.
"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一个问题.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作品中存在“不定点”,读者通过“积极阅读”,并借助想象、联想、幻想等活动,对“不定点”进行填补,即“具体化”。读者在对“不定点”填补(具体化)过程中,应遵循“恰当具体化原则”,才能挖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艺术家的自由意志的主体性表现.审美创造者的主体性意志或自由意志,是文艺活动“一切秘密中的最高秘密”.文学语言能够充分地体现创作者的自由意志.文学创作的全部活动,皆需要创造者自由意志的参与,创作者越是具有强大的生命意志与自由意志,就越能创造出自由而美丽的语言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要阻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蔡书太 《科技信息》2008,(21):280-280
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本文从课堂教学入手,阐述在化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有情感的空间内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它包括课堂教育的情感、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感和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等。情感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诗歌在抒情艺术上颇具特色。首先,情感真挚深厚。其次,用正反映衬、故作反常语、层层析入(层析)的手法,表现强烈执着的感情。再次,婉折尽情,借咏物透正意、反说、以“设身处地”的想象曲折表达。故以情感的力量打动历代读者的心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