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在超声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腹部彩超检查子宫、双侧附件区的血流表现及二者的关系。结果350例子宫肌瘤中以肌壁间肌瘤最多,浆膜及粘膜下肌瘤次之,宫颈肌瘤有增多趋势。结论经腹壁彩超检查子宫肌瘤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问题。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于3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33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20例,子宫次全切一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且多发时,在剖宫产时应放宽手术指征,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我所经超声诊断36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单个肌瘤合并妊娠27例,2个肌瘤合并妊娠6例,2个以上肌瘤合并妊娠3例。部分肌瘤在妊娠中晚期可发生变性,出现混合性回声。结论超声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阴式肌瘤剔除术与经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入选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0例,比较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应用经阴道肌瘤剔除术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随访4~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腹肌瘤剔除术相比,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囊变并不罕见,是肌瘤的一种继发性改变,但由于肌瘤大小、位置及囊变程度的不同,亦常常造成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与未合并肌瘤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5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随机抽取300例妊娠分娩方式比较。结果合并肌瘤组:3例早产,50例足月分娩,其中5例肌瘤红色变性,玻璃变性3例,2例囊性变;自然分娩13例,行剖宫产37例。对比组:1例早产,自然分娩160例,剖宫产139例。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各孕期应高危管理,正确处理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同时核出肌瘤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开腹,对腹腔干扰小,创伤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符合微创技术的要求。而且手术适应证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广,可剔除多发肌瘤或瘤体直径达8cm的大肌瘤。但是因阴道手术范围狭小,视野暴露困难,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适应要求保留子宫、阴道较松弛利于手术操作、宫颈肌瘤经阴道可触及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30%,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其发病率较难统计准确。它不但和雌激素同时也和孕激素有关,但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仍包括随诊观察、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有伴随症状者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28例复杂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辅导并重点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泌尿系损伤、肠道损伤、人工气腹并发症。结果224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术后大出血、泌尿系损伤、肠道损伤、人工气腹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式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择期手术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阴式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肌瘤剔除术,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肌瘤剔除术相比,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损伤小、无腹壁瘢痕、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6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处理方法及产科结局。结果 69例患者中,11例经阴道分娩,58例行剖宫产术,其中52例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结论 B超是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近2年我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阴道和经腹手术组各9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术后疼痛程度、体温和住院时间。结果经阴道组术中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术中损伤膀胱、直肠。经阴道组与同期经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无明显差异,经阴道组有对腹腔侵扰少、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并发症少,对患者的创伤少,体表不留疤痕,利用女性生理腔道进行手术,更符合微创观念,而且手术的技巧易掌握,无需昂贵的设备,经济效益好。而对多发(≥5个)、巨大或盆腔有严重粘连的肌瘤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及病理类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总结子宫肌瘤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取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子宫肌瘤病例399例进行分析,并对子宫肌瘤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病理类型进行探讨。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399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占总样本84.46%。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切除术为主,共201例,占50.37%,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年龄越小子宫肌瘤切除术所占比例越大,20~30岁组子宫肌瘤切除术占96.97%;年龄越大全切术所占比例越大,≥50岁组子宫全切术占69.23%。结论子宫肌瘤发病具有年龄集中趋势,多在30~50岁之间;子宫肌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切除术将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微创治疗方法是子宫肌瘤治疗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浅谈我院10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及疗效,有意提醒广大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0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据调查显示,我国在35岁以上的妇女发生子宫肌瘤的概率为20%,多数是由于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被发现,使病情加重。结论发现病情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延误时机,加重病况。  相似文献   

15.
分析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0年并发子宫颈残端巨大肌瘤患者病例资料,可见子宫肌瘤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2例,术后3月、6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改变情况。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肿瘤血管消失。术后3月、6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60例在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观察组)和68例单纯实施剖宫产手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长,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2组患者围术期差异不明显。手术切除肌壁间肌瘤23例,占38.33%;浆膜下肌瘤36例,占60.00%;黏膜下肌瘤1例,占1.67%。结论剖宫产术中切除子宫肌瘤难度与单纯的子宫切除没有显著差异,还可以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34例,其中30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出血量为135.8~210.4mL,平均180.5mL,手术时间为33.1~64.5min,平均55.0min。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产后复查,患者子宫收缩良好,恶露不多,部分子宫肌瘤切除者,残余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新生儿经抢救均存活。结论应全面了解孕妇产前及孕期情况,注意B超检查的结果,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可适当放宽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同时处理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10例在剖宫产时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出血量≤200mL者24例,200~400mL之间36例,400mL以上50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未切除子宫者子宫复旧好,42d复诊,子宫大小恢复正常。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35岁以上发病率约为20%~40%[2],近年来,又呈年轻化的趋势。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