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适度的邻里交往空间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空间的级配中,要重视最小等级交往空间的设计,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居住环境中第一级交往空间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度的邻里交往空间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空间的级配中,要重视最小等级交往空间的设计,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结合“天城千禧家园”竞赛方案,在居住小区规划中引入合院空间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加强空间聚合力,使邻里交往成为必然;如何加强空间归属感,提供安全的居住空间;如何适应现代生活发展,解决居住新问题等设计构思,并提出了“合院空间的再生”的观点,以努力创造兼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院落空间.  相似文献   

4.
现代住宅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应确定“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力求做到空间组合合理、美观实用、功能齐全、环境优雅,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娱乐、休息、交往等方面的精神需求.着重阐述了小区的环境空间组合,应考虑居民的心理要求,娱乐休息空间及邻里交往空间等.  相似文献   

5.
合院空间与邻里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城千禧家园”竞赛方案,在居信小区规划中引入合院空间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加强空间了聚合力,使邻里交往成为必然;如何加强空间归属感,提供安全的居住空间;如何适应现代生活发展,解决居信新问题等设计构思,并提出了“合院空间的再生”的观点,以努力创造兼顾特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院落空间。  相似文献   

6.
运用社区理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居住环境在急剧变化中出的问题,提出社区意识是影响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阐述了在居住环境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从自发形成社区意识到自觉追求社区意识的过程,并比较了中国城市中几种不同类型住宅区的社区意识,得出老邻里社区意识比较浓厚的结论。进一步分析指出:在高密度老邻里环境中,社区意识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通过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中的空间形态和社会组织一定程度的和谐,产生社区意识与居住环境的正态运转。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建设与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接踵而至的城市问题也应受到人们重视。而住区是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占较大比重的场所,因此,通过对住区中"陌生人"的交往现状及其共处的景观环境进行研究,结合调研分析,试图探索增进"住区陌生人"交往的新交往共享环境设计的理论依托,提出创新空间,设计具有本土特色和更完备的人性化景观,更新交往方式,构建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情感空间,期望城市住区向更宜居、更和谐舒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居住区中居住者对领域性空间的需求,论述了现代居住环境建设中的邻里院落给人们提供的室外小居住环境,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并简要叙述了进行邻里院落设计中的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从用地规模及空间增长方式、城市用地构成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秩序三个层面剖析了太谷县现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从空间格局、视线关系以及风景体系三个角度,针对城市空间增长对传统城市空间秩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解读,提出太谷城市空间的增长过程也是太谷城市空间整体秩序的衰变过程的观点.总结了太谷现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及问题.最后,提出城市空间的增长,应当是人文秩序的延续与创新,是城市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美学价值的再发现过程,更是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再次融合过程,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秩序的二次创作过程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高校物质环境为研究基础,以现代高校建筑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的环境与心理行为的基础理论,结合建筑学范畴内的基本设计原理,从人的行为、心理以及高校空间自身特性的角度,重新诠释高校"交往"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借以探索未来高校教学建筑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邻里关系与住宅组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城市里,传统的邻里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淡薄和冷漠充满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作为小区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组团设计必须承担起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功能完善的住宅组团对建立和优化人们的邻里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区休憩空间是城市生活最贴近居民的部分,高密度是我国很多城市的基本居住形态。在紧凑城市理念和“社区重构”的宏观背景下,提高社区休憩环境的品质,展现城市生活的特质和魅力是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作为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研究背景的可持续住区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对有关高密度居住的研究成果做了回顾和评述,重点对当代高密度居住环境下的社区休憩空间的研究成果做了较详尽研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并为居住区节能规划提供建议,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标准回归系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供热和制冷能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建议. 研究选取4种住宅能耗相关的居住区形态参数(住宅层数、住宅面宽、住宅间距和住宅朝向)并对哈尔滨市的住宅进行分类得到“一”字型、“L”型、“凹”字型和点式4类典型住宅.利用Openstudio和EnergyPlus软件对4类住宅组成的居住区理想模型进行建模和能耗模拟,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中的标准回归系数(SRC)方法对居住区形态参数与住宅能耗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住宅的制冷能耗、供热能耗和总能耗均与居住区的形态有较大关系,其中对住宅能耗影响最为明显的居住区形态参数是住宅面宽;基于能耗模拟数据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从住宅类型、住宅体形系数、住宅间距以及住宅朝向4个角度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策略,并得到寒地城市多层和点式高层住宅的最低能耗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4.
论文简单概述了数据通信技术课程,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现代电信技术实验室数据通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通过对数据通信技术的讨论分析,给出了数据通信技术综合实验项目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5.
将儿童友好理念与儿童认知发展科学相结合,对影响住区游戏空间适宜度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适宜度评价的合理性并加以完善,提出六项针对住区户外游戏空间的设计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业综合体是时代的产物,由于功能以及服务对象复杂多样,其外环境空间更具承载城市精神的角色。本文从宏观延续城市文脉角度结合微观景观设计,运用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以济南新建花园路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外环境景观设计为例,强调场地设计的地域性特征,紧扣泉城济南的文化特色,塑造了以“荷”为主题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景观,关注场地尺度和适宜空间,凸显城市特色。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古典传统园林精髓相融合,来解决城市传统文化的承载和现代商业环境之间的矛盾,多元融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7.
就安庆独特的山川形胜、古城格局进行分析,总结其形态特征与价值,指出当前城市发展对古城保护的威胁,并从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加强古城内部的更新改造、建立建筑、城市与自然景观遗产保护区、进行精心的城市设计与引导四个方面提出古城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场所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外空间是居民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符合居民场所心理的室外空间设计必将提高其利用率。文章论述了居民在室外空间中的三种心理感受,即:中心恐惧感、前尊心理和后防意识,为室外空间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交往对居住小区居民生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居住小区居民的交往行为,探讨了促进交往,联系居民的交往媒介。为居住小区室外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普通的城市居住小区,在城市可开发用地越来越紧缺,地块容积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尽最大可能为居民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苏州古典园林正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在有限的空间里,人工创造出可赏、可游、可居的宅园合一的居住环境。由此在进行居住小区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时,不妨尝试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