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异构、自治和数据变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是当务之急,提出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解决方案.阐述了信息集成平台的系统架构,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异构系统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以上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动态联盟环境下的复杂产品异构数据集成,针对传统集成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对Web服务等相关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复杂产品异构数据集成平台层次模型。研究了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企业产品设计集成机制和产品共享数据转换模型。最后结合某项目实例,进行了系统实现,为实现应用软件集成与设计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集成电路制造体系是典型的分布异构数据动态计算环境,分布异构数据集成是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进行生产调度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分布异构数据的特点,以及生产调度系统对数据及时性、实时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面向集成电路制造生产调度的分布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在国内某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实施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在分布异构环境下,具有很强的数据集成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网络化制造系统随企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变更而调整其信息支撑系统的要求,克服企业分布异构环境下集成难度大的问题,文中简要介绍了CORBA与多智能体技术,提出运用CORBA技术对企业已有系统进行统一接口的功能封装集成,在此基础上通过Agent机制实现各信息分系统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的应用集成,且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和可重构性,并尝试构造区域网络化制造管理系统的初步原型。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视图的本体映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异构本体间的互操作,本体映射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本体映射的研究中,已经有很多文献提出了多种映射方法,比较和分析这些方法后,本文基于Schema映射理论构建了基于视图的本体映射模型.首先生成各局部本体的视图;然后对各局部本体视图概念进行聚类分析生成类聚簇,在此基础上基于概念语义关系将局部本体视图元素合并集成为全局本体视图元素,生成全局本体视图,同时建立起全局本体视图与局部本体视图间的映射关系.该模型增加了本体映射的可理解性和清晰性;适应于动态信息环境;为实现异构本体间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新发展,适应制造业企业实现从高度的数据驱动环境向协作型信息/知识驱动环境的转变,实现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企业集成系统,提出了企业知识共享、最佳实践的共用、开放源/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等集成企业的概念,进而引出了网络化企业的执行和互操作性问题。分析了制造业系统中的企业集成和互操作性是应对这些新环境下的挑战的关键概念。研究结果表明,语义集成将是大型企业和动态企业内部处理异构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XML的VMO数据集成系统的构想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在林  肖桂  周微  王艳红 《计算机应用》2004,24(Z1):115-117
针对虚拟制造组织(VMO)环境下数据源分散、分布和异构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符合中间件标准的数据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通过SOAP管理器和异构数据源包装器的封装来解决数据源的分散性和分布性,运用XML全局数据模式技术来解决数据源的异构异质,同时利用虚拟数据库、查询优化等技术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举例说明了网络化制造信息服务平台中查询操作的流程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XML的单件制造企业异构BOM 数据交换集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单件制造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中BOM信息的共享和集成,研究了BOM的演进过程,提出了基于XML进行异构BOM信息的交换集成,进行了BOM的UML关系建模和相应XMLSchema模式的转换,并分析了XML与RDBMS之间数据信息交换的方法,为异构BOM信息的集成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齿轮企业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集成框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齿轮企业分布式异构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问题,结合齿轮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分析了齿轮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运作模式;利用面向服务架构和Web服务技术,构建了齿轮企业应用集成框架,分析了集成框架的通信过程,在.NET环境下实现了应用集成框架的软件架构,并用准双曲面齿轮网络化制造的具体应用实例,来说明和验证了基于Web服务的齿轮应用集成框架的实用性。准双曲面齿轮网络化制造的成功应用,说明该应用集成框架是有效可行的,能够很好地满足齿轮企业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虚拟企业的内涵、特点和应用集成,分析了Web服务资源构架(WSRF)的规范和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WSRF的制造资源的封装机制,将制造资源封装为WS-Resource结构的制造网格资源,有效地屏蔽了资源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UDDI和WSRF的企业内部资源和异构环境下的跨企业集成框架,阐述了设计思想,并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分析,该框架可以有效地实现异构分布的虚拟企业应用的共享和协作。  相似文献   

11.
陈旭辉  蒋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8):1920-1922,1926
分析了当前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企业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语义Web技术,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企业资源信息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为企业资源在语义层及企业本体上的集成提供了实现方式,并将体系结构应用于有色金属行业中,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挥MES系统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中的实用价值,必须保证MES能够与企业管理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及共享,并且能够解决异构系统中所遇到的知识表达、存储与获取问题。以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为系统开发背景,针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孤岛现象,与企业现有网络结构结合,设计开发出MESNEU.net v1.0系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应用,实现了MES在协同制造中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data sharing across distributed heterogeneous application systems in gear enterprises,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up a 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Web Services, an emerging form of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have the potential to serve as a key enabling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heterogeneous systems under th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ervice platform which offers better support for the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of gear enterprise by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echnologies of SOA and Web services. In this paper,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ed operation mode of gear enterprise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is deeply analyzed and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network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ervice platform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applicatio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gear enterpris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of the service platform is implemented in the .NET environment. Finally, an actual application example of hypoid gear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platform.  相似文献   

14.
To cope with the rapidly changing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ore attention than ever before. The virtual enterprise (VE) is a concept that supports temporary alliance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at have various collaboration models, such as extended enterprise, networked enterprise, concurrent enterprise, etc. Selection of trustworthy partners and trust building are important in virtual domains because they have largely been affecting the success of a VE. However, because of its complexity of trust, trust models in the literature are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cope with dynamic and virtu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trust evaluation method of supporting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and maximizing the satisfaction of cooperation. In this context, trust means the goal achievement probability. Trust value of an enterprise can be obtained by a fuzzy inference system whose rule-base is based on the top-level goal of a VE. According to the selector’s preference, various rules can be applied to trust evaluation. For further study, the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probl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trust-based partner selection for collaboration amo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5.
公安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迫切需求,本文根据云计算思想,提出了把公安信息、社会(企业)信息、公开媒体信息、互联网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目标及方法,并基于云计算虚拟资源整合系统设计,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了该思想的可行性,据此对公安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准确度,适应当前网络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Web服务及在区域性网络化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网络化制造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分布式环境下企业资源的共享和集成。在对区域性网络化制造及其服务平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Web服务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制造型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等活动中涉及的产品信息的管理、集成与共享问题,建立基于工作流的制造型企业产品信息管理系统。提出4种制造型企业的工作流单元模型,并借助电子仓库技术,建立以文件签入/签出为核心的产品信息管理的通用模型,提出产品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架构。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制造型企业产品信息在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的集成和共享,同时能够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制造企业间的制造资源共享,提出了制造资源共享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中式、分布式及集中分布式制造资源共享体系结构,提出了以网络化制造平台、重点城市制造业信息化ASP平台和企业制造资源共享管理系统为主体的三级制造资源共享模式,开发了制造资源共享系统,介绍了该系统在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航空制造业虚拟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有赖于联盟企业的信息协作。虚拟企业协作平台使航空制造业生产网络内部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的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与转移机制与路径得以实现。本文设计的CSSCM平台提供的企业服务和项目服务,主要功能有保障全局信息与共享信息的传递与转移,内部信息的控制和维护,同时其协同管理的功能能将分布式协同项目管理与协作支持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力地保障航空制造业虚拟企业间信息的处理与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