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皮肤交感反应(SSR)、焦虑及抑郁等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失眠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表达量表(Hama/Hamd)、PSQI评分和SSR检测。结果失眠程度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及躯体化焦虑互呈正相关;躯体化焦虑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正相关;SSR与PSQI相关系数为0.323,无相关性。结论失眠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相关性显著;女性易患失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瘀体质女性在正常女性中的比率,分析女性血瘀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至1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测定研究对象体质,采用自制女性血瘀体质影响因素调查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测定血瘀体质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血瘀体质与职业,学历,饮食的喜咸与喜辛辣,运动规律,久坐,睡眠方面的睡眠规律、质量、失眠、多梦,流产史,疾病史中的心脏病、良性肿瘤、月经不调、痛经、子宫疾病、妇科炎症以及紧张焦虑与抑郁等情绪状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饮食的喜咸与喜辛辣、睡眠规律、失眠、运动规律、流产史、良性肿瘤、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紧张焦虑、抑郁是女性血瘀体质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喜食咸味与喜食辛辣、熬夜或不规律的睡眠、失眠、缺乏运动、流产、良性肿瘤、月经不调、妇科炎症以及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对女性血瘀体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0例首发失眠改变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30例患者均以失眠为起病,常规监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游离T3、甲状腺素(T4)或游离T4,促甲状腺素(TSH),与同期原发性失眠症患者60例作对照,对其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觉醒次数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因子、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作一评判比较。结果 2组失眠患者:总睡眠时间无差异,早醒延迟时间、觉醒次数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因子、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对于失眠患者,特别伴激惹、焦虑、紧张、抑郁者应常规监测甲功五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评定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可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脐内环针刺治疗对失眠症的焦虑、抑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心理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为评定标准,并以西药安定片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针刺脐内环针刺治疗对失眠症心理量表的影响。结果:1脐内环针与安定片两组有相当的改善原发性失眠HAMILTON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的临床评分疗效;2二者有相当的改善原发性失眠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的作用;3在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总评分比较上,虽然治疗前、治疗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脐内环针刺组不及安定片组。结论:壮医脐内环针刺有较肯定的改善失眠症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的作用,但在睡眠质量指数上不及安定片的稳定作用,提示临床上也宜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以脐内环为基础的失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陶晓郧  王婷婷  陈佳飞 《新中医》2018,50(1):184-185
正张永华教授系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失眠、抑郁、焦虑、躁狂及双向情感障碍等情志病的诊治颇有心得。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等,长期失眠常常伴有抑郁情绪,现代医学把符合失眠障碍诊断,并且抑郁相关量表评估提示有抑郁表现但尚不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称之为抑郁性失眠。张教授治疗抑郁性失眠从肝着手,同时兼顾它脏,运用柴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安神法对轻度抑郁焦虑伴失眠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影响。方法:选取74例抑郁焦虑伴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肾安神组,每组37例。均予安慰、鼓励、帮助、同情、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对照组予米氮平片15 mg/次,每晚睡前口服,补肾安神组在此基础上予乌灵胶囊3粒/次,3次/d口服。检测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焦虑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相比,两组治疗4、8周后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升高(P0.05),SDS、SAS评分降低(P0.05),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降低(P0.05);与同时间对照组相比,补肾安神组治疗4、8周后血清DA、NE、5-HT较高(P0.05),SDS、SAS评分较低(P0.05),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补肾安神法治疗轻度抑郁焦虑伴失眠效果显著,可降低SDS、SAS积分,可能与上调5-H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与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志疾病关系密切,高血压病日久可出现精神紧张、烦躁、易怒、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志疾病,而这些情志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高血压的发病及血压的控制。本文探讨分析了高血压与失眠、抑郁焦虑的关系以及调神法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应用进展,提出调神法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63例失眠患者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失眠伴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的失眠发生存在差异性,其中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失眠伴抑郁组与失眠不伴抑郁组的失眠总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是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1,P<0.05),其相应的OR值分别是1.878、2.811。(3)抑郁计分与失眠程度计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y=38.152+1.440x(y为SDS标准分,x为PSQI总分)。结论:失眠可伴发抑郁症状,失眠症状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性,其中以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284-128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取电针,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定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睡眠日记、中医证候失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分数减低,而对照组偶见分数不减反增的案例。结论:电针对于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对患者的情绪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芦斌 《河南中医》2015,35(1):193-195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精神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精神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第1~3 d每次给予10 mg;第4 d酌情每次给予20 mg;之后可根据病情需要每次增加30~40 mg,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疏肝解郁胶囊早晚饭后各2粒服下,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比较睡眠各项积分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HAMA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的评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治疗后HAMA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以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深度,调畅患者的情志,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宏  杨闯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97-298
目的 了解老年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观察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合并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 对4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合并乌灵胶囊治疗;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其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观察综合疗效;对40例社区无睡眠障碍老年人(对照组)进行相同评分并将结果与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老年人伴发睡眠障碍时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诊疗中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邱鸿钟  梁瑞琼 《新中医》2015,47(9):250-251
<正>失眠症,在中医古文献中称之为"不得卧"或"不寝"不寐",常有难入睡、易醒、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睡而不深、多梦,以及醒后不适感或白天困倦,多伴有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社会功能受一定程度的影响等症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将失眠归类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因为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等类型。临床上常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暂性失眠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丹栀逍遥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失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佐匹克隆进行治疗,中医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失眠治疗效果;治疗不良作用;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中医组患者失眠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治疗不良作用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F-36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对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调节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联合加味逍遥散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SAS和SD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客观睡眠质量评价指标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期睡眠、Ⅱ期睡眠、睡眠潜伏期、快动眼睡眠相、慢波睡眠以及长短觉醒次数较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能够更好的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中风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督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量表(HAMD)]、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24/35)(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中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和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巨阙齐刺法合脐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研究标准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齐刺组。常规组针刺采取常规穴位,齐刺组针刺采取巨阙齐刺法配合脐针及常规穴位。每组患者针刺均1次/日,连续针刺6次/周,共针刺4周。分别记录每组患者针刺4周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眼球运动期(REM期)评价组间疗效差异。结论:巨阙齐刺法配合脐针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在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能显著地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对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睡眠状态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量表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睡眠状态,并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施海燕  丁慧红 《新中医》2019,51(11):258-260
简版:目的:探讨中药背部熏蒸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 12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背部熏蒸,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较高(P<0.05);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状态、睡眠时间评分、焦虑抑郁水平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中药背部熏蒸用于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