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孟林  肖阔  赵茂林  张国芳 《植物研究》2009,29(2):193-197
以成熟且具活力的马蔺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2,4-D、BA、NAA、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构成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的组合方案,对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显著影响,MS+2,4-D 4 mg·L-1+BA2 mg·L-1、MS+2,4-D 4 mg·L-1+BA5 mg·L-1和MS+2,4-D 2 mg·L-1+KT1.5 mg·L-1为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出愈率均在58%以上,显著高于其它培养基组合方案(p<0.05);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BA4 mg·L-1和MS+BA1 mg·L-1+NAA0.15 mg·L-1,绿苗分化率高达100%,生长势好,状态叶和分化芽丛质量好;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2 mg·L-1+NAA0.1 mg·L-1、MS+BA1 mg·L-1+NAA0.2 mg·L-1;1/2MS为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1/2MS+IBA0.5 mg·L-1、1/2MS+IBA0.5 mg·L-1+NAA0.5 mg·L-1两种组合也相对较好;试管苗不需炼苗可直接出瓶移栽于V田土∶V河沙=2∶1的土壤基质,成活率在95%以上。从而为马蔺提供了一套从“成熟种胚—诱导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继代增殖—生根—试管苗移栽”等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和操作规程的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深山蔷薇新生嫩叶柄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芽苗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LS+6-BA 1.80 mg·L-1+NAA 0.10 mg·L-1+2,4-D 0.08 mg·L-1,诱导率为99.0%;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培养基为:LS+6-BA 3.45 mg·L-1+NAA 0.05 mg·L-1,分化率为99.5%;生根培养基:1/2LS(大量元素)+IAA 0.05 mg·L-1,生根率达98.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6.0%以上。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深山蔷薇嫩叶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琰  姜在民  唐锐 《植物研究》2006,26(2):182-186
以杜仲优树L33的幼叶为材料,在B5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单独加入2,4-D、NAA和IBA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以0.5 mg·L-1 2,4-D、0.5~1.0 mg·L-1 NAA、1.0 mg·L-1 IBA出愈率最高,达100%,且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加入细胞分裂素时,KT的加入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起抑制作用;1.0 mg·L-1 NAA+0.3~0.5 mg·L-1 BA与1.0 mg·L-1 IBA+0.3~0.5 mg·L-1 BA 的组合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4.
虎杖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培君  李会宁  赵桦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192-2195
以虎杖茎段、叶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条件,筛选出茎段生长培养基为1/2MS+BA1.0mg·L-1+KT0.5mg·L-1+NAA0.2mg·L-1,茎段、叶柄和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A1.0~2.0mg·L-1+KT0.2~0.5mg·L-1+NAA0.2~0.5mg·L-1或MS+BA2.0~3.0mg·L-1+KT0.2~0.5mg·L-1+2,4-D0.5mg·L-1;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2.0mg·L-1+KT0.5mg·L-1+IBA0.2mg·L-1+LH1000;不定根及根状茎诱导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  相似文献   

5.
吴双秀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6,26(2):201-205
对杂交杨树新品种廊坊杨3号(Populus langfangensis 3,(P. deltoides (“Shan Hai Guan”)×((P. simonii × pyramidalys)12×Ulmus pumila) 的离体叶片和茎段在附加BA、NAA、IBA和2,4-D的MS培养基上的直接和间接的器官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叶柄和叶片最容易在叶脉处直接诱导生芽。从叶片直接诱导生芽的激素条件为1~2 mg·L-1 BA和0.5 mg·L-1 IBA,最高生芽率可达90%。2,4-D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由愈伤组织诱导生芽的激素条件为0.3~0.5 mg·L-1 BA 和 0.02 mg·L-1 IBA或NAA,生芽率达76%。较好的生根条件为0.1 mg·L-1 BA和0.2~0.5 mg·L-1 IBA,生根率可达67%。以上再生条件为廊坊杨3号的转基因育种和无性快繁技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周小梅  徐谨  李君剑 《植物研究》2009,29(3):325-328
对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以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恒温干燥处理3 h、浸泡16 h后,室温晾48 h的干湿交替及强度为1 000 GS磁场处理30 min均能使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2,4-D 6 mg·L-1,有机添加物对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影响并不显著,但可以改善其状态;较为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2 mg·L-1 6-BA或KT;生根培养基为附加0.5 mg·L-1 NAA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沙枣组织脱分化培养与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育红  张文辉 《植物研究》2006,26(4):435-441
研究了以沙枣的种子为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对培养中出现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类型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了沙枣快繁体系的最适培养方案:①诱导材料:苗期为10 d的沙枣无菌苗子叶;②有效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 0.5 mg·L-1+BA 2.0 mg·L-1+3%蔗糖;③有效芽的分化培养基:MS+NAA 0.1 mg·L-1+BA1.0 mg·L-1+3% 蔗糖;④壮苗培养基:MS+NAA 0.1mg·L-1+BA 1.0 mg·L-1+GA 30.2 mg·L-1+3%蔗糖;⑤生根培养基:1/2MS+ABT生根粉(1号)1.0 mg·L-1+1.5%蔗糖。  相似文献   

8.
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几种因子对野葛叶片和茎段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的方法。野葛叶片和茎段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处理30 s后再用0.1%HgCl2处理15 min;野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2,4-D 2 mg·L-1,野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6-BA 1.0 mg·L-1+2,4-D 2 mg·L-1;暗培养更有利于野葛愈伤组织的诱导;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6-BA 3.0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 NAA 0.5 mg·L-1+KT 2 mg·L-1;光照培养更有利于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芽的再分化;野葛叶片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0.5 mg·L-1,而野葛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PP333 3.0 mg·L-1;野葛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的最佳蔗糖浓度均为30 g·L-1;叶片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1,茎段再生苗移栽的最佳PP333浓度为3.0 mg·L-1;叶片和茎段再生苗的最佳移栽基质均为蛭石:珍珠岩(2:1)。  相似文献   

9.
以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影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几种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合子胚带胚乳培养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内蒙沙地种源成熟合子胚的诱导率显著(p<0.05)高于加格达奇山地种源;冷藏处理可以提高成熟合子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同发育时期的未成熟合子胚的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别(p<0.05),其中以子叶初期合子胚(7月5日)诱导率最高;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较大,且与BA、KT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S培养基比DCR和MS培养基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4 g·L-1时,诱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油松成熟胚培养直接器官发生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孔冬梅  万婷 《植物研究》2010,30(6):668-673
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了直接器官发生研究。在添加1~5 mg·L-1 BA,或再配合添加1~10 mg·L-1 2,4-D的DCR和MS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发生不定芽。在只添加1 mg·L-1 BA的DCR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90%。及时将不定芽继代于不含生长调节物质的DCR培养基上有利于芽的伸长。添加1 mg·L-1 IBA的1/2DCR培养基最适于不定根的诱导,在该培养基上不定根诱导率达到47.1%。再生植株在蛭石基质上炼苗后转到温室培养,成活率高达86.4%,且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1.
对中林美荷杨进行组织培养,采用不同外植体为组织培养材料,以6-BA和NAA或IBA不同激素组合,比较1/2MS与MS不同盐浓度培养基诱导不定芽产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叶柄不定芽诱导优于茎段和叶片,茎段形成层不定芽诱导效果也较好。叶柄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及激素组合是:1/2MS + 6-BA0.5 mg·L-1+ NAA0.05 mg·L-1,较MS基本培养基不定芽生长正常,芽诱导率高(76%),增殖倍数达4.7个/叶柄。通过不定芽的继代培养及壮苗、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炼苗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尹明华  洪森荣 《植物研究》2009,29(4):492-499
以黄独茎尖再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因素对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再生体系的影响,以期对黄独脱毒苗的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1+2,4-D 2 mg·L-1;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蔗糖浓度分别为30和50 g·L-1;叶片和茎段在黑暗中较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4 mg·L-1+NAA 0.1 mg·L-1;继代2次的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较容易分化;黄独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 0.1 mg·L-1+NAA 0.5 mg·L-1+PP333 1 mg·L-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的再生体系,为黄独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NAA、KT、2,4-D、蔗糖浓度和不同外植体类型等因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最大,KT和NAA其次,2,4-D和蔗糖浓度最小。银杏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KT 0.5 mg·L-1+蔗糖40 g·L-1,最佳外植体为茎段,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马盈  李开隆  田新华  李晶 《植物研究》2009,29(5):623-627
以加拿大金露梅嫩芽、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试验,通过观察确定嫩芽为初代培养的外植体。运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合的腋芽初代培养、芽苗继代增殖及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从而为金雨点建立了一套“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诱导腋芽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1 mg·L-1,其中MS、6-BA和NAA均为诱导的主要因子,影响顺序为MS>6-BA>NAA,诱导率达96.33%;继代增殖培养中激素6-BA是影响加拿大金露梅芽增殖生长的主要激素,差异极显著(p=0.000 1),并且以浓度为2.0 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确定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6 mg·L-1+KT 0.2 mg·L-1,半月增殖倍数达6.12;对生根培养3种激素(KT、NAA、IBA)进行方差分析, KT和NAA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00 1; 0.001 0),是影响生根的主导因子,而IBA的p值为0.424 5,因此可以忽略其影响,在诱导时确定用NAA和KT两种激素。之后对生根数量、生根率进行多重比较表明最终确定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KT 1.0 mg·L-1,生根数为8.63条,生根率为95.33%。  相似文献   

15.
以毛脉酸模下胚轴和幼苗根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6-BA和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毛脉酸模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毛脉酸模幼苗根茎是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材料,诱导丛生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1+2,4-D 0.1 mg·L-1,诱导率为81.2%;生根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2%,在此条件下生根迅速,可获得完整植株;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铅山红芽芋脱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因素对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再生体系的影响,以期对红芽芋脱毒苗的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TDZ 2 mg·L-1+2,4-D 1 mg·L-1。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TDZ 2 mg·L-1+NAA 1 mg·L-1。红芽芋脱毒苗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0.5 mg·L-1+PP333 0.5 mg·L-1。红芽芋再生苗最好的移栽基质为发酵后的腐锯木屑。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再生苗移栽时最佳的PP333浓度为20~50 mg·L-1。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红芽芋脱毒苗球茎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红芽芋脱毒苗转基因的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