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对福建主栽的5个香蕉品种和当地的2个野生蕉类型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蕉不同品种类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目、活性以及酶谱组合形式存在差异,并与生长强度、抗性等性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可为研究香蕉的起源进化与分类提供依据,亦可作为突变体筛选的一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32个国内外西瓜品种(栽培、半栽培和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品种类型、不同部位差异明显;用衰老部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生长活跃部位酯酶同工酶分析亲缘关系效果较好;亲缘关系相差愈远酶谱差异愈大,野生品种同工酶谱带数多干栽培品种,其中的28个有代表性品种根据老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聚成8个种类。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化指标预测苎麻产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87年对10个苎麻当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以及果胶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苎麻根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中主酶带SS和FF的表现特征,把苎麻品种分为三种类型:类型Ⅰ的苎麻品种为低质类型;类型Ⅱ的苎麻品种为优质类型;类型Ⅲ的苎麻品种为中质类型,酯酶同工酶中具有强活性的5C酶带或4C和5C酶带是高产苎麻品种的特征,苎麻叶中果胶、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含量与苎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1984~1987年对10个苎麻当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以及果胶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苎麻根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中主酶带SS和FF的表现特征,把苎麻品种分为三种类型:类型I的苎麻品种为低质类型;类型I的苎麻品种为优质类型;类型I的苎麻品种为中质类型,酯酶同工酶中兵有强活性的5C酶带或4C和5C酶带是高产苎麻品种的特征,苎麻叶中果胶,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塘含量与苎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诱变桑品种与亲本的同工酶和RAPD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对一离子束诱变品种及其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RAPD指纹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者间在同工酶酶谱及RAPD指纹上均存在差异,从分子水平上初步证实了育成的鸡变品种确为不同的变异类型,结合形态性状的调查结果推断此变异品种为一颇具潜力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抗病品种;酯酶同工酶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成株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但个别酶带有所加强或减弱;感病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带数多于抗病品种。两种同工酶在苗期和成株期测定的酶谱类型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析方法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以期鉴定芦笋植株的性别。供试的三个品种无论以真叶还是以拟叶为材料,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其雌株酶带均比雄林多一条。此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可以作为芦笋植株性别鉴定的一项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葡萄卷叶病有一定的关系.植株感病后,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其中抗病类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同工酶谱分析表明感病后,不同抗病品种的酶带数均增加,而感病品种各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外部症状有差异,后期表现为病情越重,酶带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与柑桔对溃汤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柑桔叶片中,抗病类型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接种后抗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的酶活性均明显升高,抗病类型品种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及接种后1-5d酶活性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对于过氧化物酶及其风工酶,在健康植株中,抗病性最强的品种Pong柑同工酶谱同温州蜜柑、脐橙朋娜和华盛顿比较,主要多出Rf值为0.60、0.64两条同工酶带,而后几种柑桔品种的同工酶谱没有本质的区别;接种后,没有出现新的同工酶酶带。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不同性别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析了猕猴桃6个品种的雌雄株和3个品种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个品种的雌雄株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品种的雌和雄株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差异明显:雌和雄株之间的酶谱分析没有发现特征带,说明此法用于鉴别猕猴桃品种的性别仍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与柑桔对溃疡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柑桔叶片中 ,抗病类型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 ;接种后抗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的酶活性均明显升高 ,抗病类型品种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及接种后 1~ 5d酶活性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对于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 ,在健康植株中 ,抗病性最强的品种柑同工酶谱同温州蜜柑、脐橙朋娜和华盛顿比较 ,主要多出Rf值为 0 6 0、0 6 4两条同工酶带 ,而后几种柑桔品种的同工酶谱没有本质的区别 ;接种后 ,没有出现新的同工酶酶带。  相似文献   

12.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181个原产于四川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幼根和幼芽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3、E5只出现在根中,E4、E10、E11、E12和E13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则出现了6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则变异很大,共有15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且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两个小苍兰品种(Rose Marie、Ballerina)的试管植株和球茎长出的植株的相同器官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相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图式存在差异。2.同品种不同植株的相同器官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图式差异更为明显。两个品种试管植株的地上茎,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中都有PX-Ⅰ和PX-Ⅱ两个活性区,而这两个品种从球茎长成的植株,其地上茎只有一个PX-Ⅰ活性区。3.品种间和同一品种不同起源的植株间的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图式差异甚微。  相似文献   

14.
香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2个香椿品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香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迁移率为0.4425~0.9038之间,有5~7条酶谱带,依染色深浅分强、中、弱三种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香椿的品种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 6个品种非洲菊的成熟叶片和中心筒状花为试材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凝胶电泳对其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该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而且证明 ,中心筒状花不适于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根据电泳显示的各品种条带分布 ,大致勾勒出功能叶片的酶谱类型。非洲菊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同工酶鉴定结果在某些品种上存在差异 ,可能是环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卷叶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葡萄卷叶病有一定的关系。植株感病后,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其中抗病类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同工酶谱分析表明:感病后,不同抗病品种的酶带数均增加,而感病品种各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外部症状有差异,后期表现为病情越重,酶带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与油菜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不同抗寒性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品种,其酶酯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较强,且同工酶在冰冻处理条件下表现较为稳定。认为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油菜品种抗寒性的一项主化指标,用于抗寒油菜品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芥菜(Brassica iuncea L.)不同类型品种和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芥菜不同类型品种在两种同工酶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还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差异。在杂合子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杂种酶带”表现,而酸性磷酸酶同工酶有“杂种酶带”出现,且杂合子酶谱表现随双亲的酶谱变异而有所不同。正反交酶谱表现无差别。可以认为,这两种酶的编码基因都是核基因。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可作为“特征酶”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63个产于陕西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 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的幼根和幼芽的酯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_3、E_5只出现在根中,E_4、E_(10)E_(11)、E_(12)和E_(12)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出现了四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共出现了三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与四川的地方品种相比较,同工酶酶谱的变异程度在陕西、四川两省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某些植物感病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供试植物有烟草、甘薯和枣。研究的病害有TMV、CMV、黑斑病、根腐病和丛枝病,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同;2.同一植物不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点不同;3.感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比未感病植株的强;4.同一烟草品种感染TMV、CMV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这种差异可以反应抗病性程度的不同;5.在所研究的植物中有一种趋势,即病情越重,酶带数越多。因此,同工酶的变化可以作为发现病情和评价品种抗病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