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克氏针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克氏针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12例软组织缺损患者.感染创面先反复清创,创面感染控制后再实施皮肤牵张术;外伤缺损创面常规一期彻底清创后进行牵张.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2例牵张失败,经植皮或带蒂皮瓣修复后顺利愈合;1例创面缩小1/2,经植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植皮或皮瓣移植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自2008-06—2014-06诊治42例开放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外固定联合VSD,二期行植皮或皮瓣术,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及常规换药治疗,二期行植皮或皮瓣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中的有效率高(χ2=31.73,P=0.020)、住院时间(t=-14.30,P=0.010)与住院总费用少(t=-8.6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联合VSD、植皮或皮瓣修复开放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与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将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游离植皮与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引流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疼痛改善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游离植皮与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其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9):1779-178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足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1例列为观察组,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另外46例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后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缩减程度,愈合时间,感染发生情况,皮瓣成活率以及患肢功能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15.901,P0.05);观察组创面缩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6.085,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201,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751,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184,P0.05)。所有9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的方法评定功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9.410,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游离皮瓣治疗小儿肢体严重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SD及游离皮瓣治疗22例患儿,年龄3~10岁,均为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2 cm×8cm ~ 34 cm×25 cm,新鲜创面9例,感染坏死性创面13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急诊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或克氏针内固定.5~9 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其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单纯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8例,游离皮瓣加植皮修复14例.术后对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 合并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22例患儿,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施行的游离皮瓣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感染控制良好,没有形成窦道.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小儿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游离皮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小儿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2010年1月—2016年4月,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2.68%(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5%(27/41)(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07%(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2%(16/41)(P<0.05)。结果表明,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预后较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简易克氏针外固定架联合腹部皮瓣修复治疗虎口区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2采用简易克氏针外固定架联合腹部皮瓣修复治疗的16例虎口区皮肤缺损,于拇指近节基底及第2掌骨颈背侧或示指近节基底背侧各置入1枚克氏针,并用1枚克氏针连接撑开固定。虎口创面行髂腹股沟皮瓣或腹部Z形皮瓣修复。结果 16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1例稍臃肿。1例出现近节指骨轻度尺偏畸形,去除外固定架理疗后改善。所有患者虎口距离可达健侧的96%以上,手的握持功能较好。结论简易克氏针外固定架及腹部皮瓣技术治疗虎口区皮肤缺损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可有效预防虎口挛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髌前"8"字环扎与克氏针张力带+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3例髌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髌前"8"字环扎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环扎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屈伸度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髌前"8"字环扎与克氏针张力带+环扎治疗髌骨骨折效果均良好,而克氏针张力带+环扎具有预后恢复好、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胸腹带蒂皮瓣与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84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TNF-α,IL-6及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穿支皮瓣修复术可提高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皮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头皮缺损36例,其中外伤16例,肿瘤术后20例。分别应用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28例),筋膜瓣联合植皮(4例),远位皮瓣(2例),游离皮瓣(2例)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全部头皮创面应用皮瓣(植皮)修复均存活,无明显术后并发症。与其他方法相比,采用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后瘢痕不明显,毛发生长良好。结论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较大(直径<10 cm)头皮创面,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易存活,术后毛发生长良好,是治疗头皮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 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50例出现皮肤感染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敷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和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5.62,P = 0.0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5.3±0.4)d和(10.3±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8.654,P = 0.03)。 结论使用10%聚维酮碘乳膏能够有效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有利于患者预后,同时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反取皮和直接反取皮治疗开放性创伤截肢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6月,应用随机单盲法对收治的6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截肢患者分别采用一期VSD联合反取中厚皮片植皮(试验组,30例)与一期单纯反取中厚皮片植皮覆盖截肢创面(对照组,30例)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截肢部位、皮肤缺损面积、术前白蛋白指数及受伤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截肢后剪除多余残肢皮肤应用皮鼓取皮制成中厚交错筛网状皮片,植于截肢创面,表面用VSD覆盖,24 h不间断吸引持续7~10 d;对照组截肢后直接行反取中厚皮片覆盖创面,术后常规换药。结果试验组患者于术后平均8 d去除VSD装置。试验组皮片存活率(90.0%)、创面感染率(3.3%)及再截肢率(0)、换药次数[(2.0±0.5)次]、住院时间[(12.0±2.6)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3.3%、20.0%、13.3%、(8.0±1.5)次、(18.0±3.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末次随访时,试验组瘢痕面积、瘢痕分级及创面两点辨别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残肢均未见明显肿胀;术后试验组患肢疼痛发生率、残肢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患肢残端形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肢与健侧相比较,均存在肌肉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各组健侧与患侧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反取中厚皮片比较,VSD联合反取中厚皮片能够一期关闭截肢创面并对创面进行引流,降低感染发生,促进皮片与创面良好贴附,提高了皮片存活率,降低了截肢平面,利于假肢佩戴,是一期处理截肢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绑鞋带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 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创伤性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20例。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应用绑鞋带技术,比较两组一期愈合率、临床手术指标、植皮率、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 组一期愈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创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植 皮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5)。结论 创伤性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应用绑鞋带技术联合VSD技术治疗可实现良好的 治疗效果,不仅可提高一期愈合率,缩短创伤愈合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植皮率,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清创骨折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组)与Ⅱ期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钢板组)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55例(58足),年龄19~65岁,平均36.8岁;伤后至就诊时间30min~7h,平均3h。克氏针组:男20例(20足),女9例(9足);软组织损伤Gustilo分型,Ⅰ型15足,Ⅱ型13足,ⅢA型1足;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18足,Ⅳ型2足;采用早期清创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软组织缺损采用VSD临时覆盖,Ⅱ期皮片或皮瓣移植术。钢板组:男18例(19足),女8例(10足);软组织损伤Gustilo分型,Ⅰ型13足,Ⅱ型14足,ⅢA型2足;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1足,Ⅲ型15足,Ⅳ型3足;采用早期清创,创面稳定后采用Ⅱ期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和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预后评估。结果:克氏针组15例(23足)和钢板组13例(22足)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4个月。2组患者最后一次随访时的X线片与术前比较,跟骨高度、宽度、B觟hler角和Gissane角均有改善。根据AOFAS踝-后足评价,克氏针组优11足,良8足,可3足,差1足,术后早期伤口局部皮肤坏死2足,经换药后治愈,1足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并深部感染,1足出现慢性骨髓炎,后期均行关节融合术;钢板组优7足,良4足,可4足,差7足,清创早期轻度并发症2例,慢性骨髓炎1例,Ⅱ期术后切口并发症10例,其中皮肤坏死7例,浅表感染3例。2组放射学指标和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清创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清创克氏针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早期并发症较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经皮闭合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lO年7月至2013年7月儿童Gartland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7.8+2.7)岁;采用传统“正骨十四法”手法整复经皮闭合穿克氏针固定。对照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7.2±3.0)岁;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和分析两组在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Flynm临床功能评定结果。结果: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01±0.43)周,长于治疗组(4.29±0.29)周(t=7.49,P=0.00)。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146.02+2.28)°,明显大于对照组(140.76±4.42)°(t=-5.67,P=0.00)。术后6个月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对照组优7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治疗组优21例,良9例,可2例(U=3.09,P=0.002)。结论: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法治疗儿童GartlandIll型肱骨髁上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1掌背动脉皮瓣一期顺行修复儿童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06—2012—06收治的拇指皮肤组织缺损息儿11例,行急诊清创、残端修整及伴肌腱断裂的修补,骨折患者给予克氏针内固定,11例均予一期第1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结果术后组织瓣全部成活,供区、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质地与色泽较好。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继发性感染发生,感觉恢复S3一S4,肢体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儿童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第1掌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重建软组织,可以避免儿童患拇指功能障碍。采用该皮瓣技术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是一期修复儿童拇指皮肤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儿童大面积肢体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应用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处理儿童严重下肢创面缺损患儿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12(8.3±2.7)岁,均为单侧下肢大面积创面缺损,其中车祸伤致肢体皮肤缺损4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后无法缝合关闭3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3例,皮肤撕脱伤清创缝合术后大面积缺血坏死1例。创面宽度(5.6±1.2) cm,长度(7.0±1.6) cm,均已行VSD负压引流、扩创缝合等处理,其中4例已行游离皮片植皮,2例已行局部皮瓣转移手术处理,植皮或皮瓣手术失败,前期治疗效果均不佳。结果:术后经持续牵引5~14(10.5±2.6) d后创面闭合,未再行植皮或者皮瓣修复处理。无创缘血供不佳、皮肤感染坏死、末梢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11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8.9±3.8)个月。创缘皮肤呈线性愈合,瘢痕轻微。结论:通过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儿童大面积肢体创面缺损,符合Wolff定律及组织自然重建理念,为治疗儿童肢体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缝合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3例Lawrence-Ⅰ区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内固定的方式不同分为缝合锚组(15例)和克氏针张力带组(1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满意程度、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优良率。 结果缝合锚组和克氏针张力带组在骨折复位满意程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差异,缝合锚组手术时间比克氏针张力带组短,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14,P<0.05),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具有统计意义(t=-13.867,P<0.05),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具有统计意义(t=-6.834,P<0.05),末次随访,按美国足踝协会(AOFAS)中前足功能评分,两组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8,P<0.05)。 结论缝合锚具有简便、微创、有效、无需再取内固定等特点,与克氏针张力带相比,减少了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并减少了透视次数,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8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Ⅰ组骨折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15例,C3型14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Ⅱ组骨折AO/ASIP分型: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15例,采用克氏针结合支架外固定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0个月,平均(8.3±1.4)个月。术后Ⅰ组愈合率为97.5(39/40),Ⅱ组愈合率为95.0%(38/40),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6,P=0.352)。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桡骨短缩距离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1型、C2型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C3型骨折患者术后Gartland-Werly评分显著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7.5%):碎骨片畸形愈合1例,手术切除后愈合;切口感染2例,予抗生素后得到控制;Ⅱ组术后并发症4例(10%):骨折延迟愈合2例,针道感染2例,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对于C1型、C2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可以选择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而对于严重的C3型骨折患者,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71例跟骨骨折患者(82足),其中治疗组38例(39足)给予跟腱旁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33例(43足)给予跟骨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AOFOS评分、Bhler角改变、Gissane角改变。结果 71例均获随访,时间8~28(14.6±1.2)个月。并发症:治疗组切口延迟愈合2足;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3足,创缘坏死2足,浅表感染1足。治疗组的手术切口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Bhler角及Gissane角、末次随访AOF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肯定,切口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