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彬斌 《科技信息》2011,(19):I0286-I0286
目的:探讨任务式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60人,1班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2班作为实验组,实施任务式教学方法,授课结束,采用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并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临床见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本科生60名,共6组,每周一组,每组10人,单周见习生为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学生观摩的带教模式,双周为PBL教学组,采用PBL式教学,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总成绩与传统教学组无明显差异,但病例分析部分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堂参与度、自学能力、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提升。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本科生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较好,尤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以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于护理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于2014.1月至2015.1月间报到入学的67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常规组,为学生提供常规教学模式,于2015.2月-2016.2月间入学报到的67例学生作为干预组,为其提供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观察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总结学生的期末成绩。结果常规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满意度为77.61%,干预组为94.03%,干预组学生满意度较高,P<0.05。常规组学生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模式,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对于教学方法满意,且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示教反示教教学系统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级我院护理本科生按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人。对照组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拟练习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示教反示教教学系统的网络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全部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护基实践操作能力,并调查两组学生就其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组对示教反示教教学系统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喜欢示教反示教教学系统这种学习方式,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增强对实验操作的兴趣、扩展知识范围、提高了综合考虑问题能力。结论示教反示教教学系统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并节省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李梦  孙亚丽 《科技资讯》2014,(28):208-209
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本科生具有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护理实验课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讨论、沟通、评价等合作互动过程,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然而,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实际应用时的效果并不理想,可见只有加强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意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护理技能操作考核的不同形式,探究视频考核形式对护生综合技能水平的影响。选取桂林市某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的2016级本科(452人)和2015级本科(439人)学生进行实验。2016级本科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视频考核方式;2015级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生的四项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94.5%护生认为视频考核对提高学习兴趣及应急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操作、提升个人仪表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有较大的帮助。采用视频考核形式对于护生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效果,对提高护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谢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4,(23):108-108
目的探讨信息化教学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后的实效。方法选取2012届中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为对照组,另一班级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个班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期末考核成绩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班级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班级;观察组班级考核成绩中操作水平评分和理论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P〈0.01。结论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广辉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185-185,187
探索《基础护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护理系09级专科护理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对其《基础护理学》这门课实施双语教学,再从剩余的非双语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做对照,依据两班学生期末《基础》护理学、《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成绩进行对比,探讨双语教学的效果。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认知。结果《基础护理学》的双语教学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P〈0.05)。结论双语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但应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并选取合适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大四期间经过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在临床上经历16次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初始阶段和重要阶段。临床思维能力是指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过程[1]。为了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对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内科学见习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我们探索出一种实用性强的思维程序,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基础医学与护理的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选取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的4个班级共19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基础医学与护理的自编教材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选用《基础医学》教材及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并科学地设计了针对课前、课堂和课后的三级形成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实验组总评考核成绩为(75.43±8.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2±9.16)分,实验组对教学设计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构建基础医学与护理的课程构架,开发并编写适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案例引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基础医学知识巩固和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从而达到应用基础医学理论知识解释临床护理问题并转化为临床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按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两组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实验组总成绩高于常规组,两组记忆题成绩无显著差异,理解题和分析题实验组成绩高于常规组。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创新性教学实践的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我校2012级中专护理班共计260人,其中140人接受传统教学方法为对照组,另外120人接受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中学生的成绩、成绩优良率、学生反馈情况以及教师评价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对分课堂与项目驱动法相结合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级药学专业全体同学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共36人,2016级药学专业全体同学作为对分课堂结合项目驱动教学组(试验组)共33人.采用修订版《对分课堂与项目驱动教学效果调查表》对试验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学习能力.结果表明:试...  相似文献   

14.
徐明珠 《科技资讯》2010,(29):206-206
目的:探索《护理礼仪》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以07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60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对照班61人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班《护理礼仪》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班学生在护理礼仪展示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结论:《护理礼仪》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确保完成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与《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法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试题中基础护理学考点部分,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期《基础护理学》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了解到:基础护理部分有35道专业实务题,内科护理部分有30道专业实务题,妇产科护理部分有6道专业实务题,儿科护理部分有8道专业实务题,外科护理部分有25道专业实务题,其他学科有31道专业实务题;基础护理部分有2道实践能力题,内科护理部分有45道实践能力题,妇产科护理部分有9道实践能力题,儿科护理部分有12道实践能力题,外科护理部分有30道实践能力题,其他学科有37道专业实务题,试题之间的比例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分析后,为《基础护理学》教学提供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护士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改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的应对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满足医护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开放性实验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系2008级护理学本科生159人按自然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个班,在护理学基础授课时,对照组按传统的开放性实验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学生组长培训后自行管理,比较两组学生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掌握知识牢固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兴趣5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学生自我管理开放性实验管理模式,既能提高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又能减轻实验教师及实验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实验器材损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多媒体显示系统对组织胚胎实验教学的影响,笔者将2002-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1664名学生分成多媒体显示系统组和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组,通过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核成绩,初步评估多媒体显示系统的作用,结果显示:多媒体显示系统组的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组.应用多媒体显示系统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5):109-112
目的:探索对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的"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2013级四年制护理学1~2班(n=126)为对照组,2013级四年制护理学3~4班(n=116)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三位一体的医学统计学教学。采用期末理论、实践与综合测试成绩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三位一体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理论、实践和综合测试成绩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实践和综合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理论)=2.46,P_(理论)=0.015;t_(实践)=11.551,P_(实践)<0.001;t_(综合)=5.345,P_(综合)<0.001);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85%(99/116)以上的学生对三位一体教学各项效果表示赞同。结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培养发现问题和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医学统计学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资格证实行全国统考改革的背景下,对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使用浸润式教学的效果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浸润式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实验组154名学生采用浸润式教学法,对照组173名学生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核,同时对发放课程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然后收集数据并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的总均分与对照组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对课题教学满意度的评价也要高于对照组,采用浸润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方初玉 《科技信息》2008,(29):181-181
目的探讨PDG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护理学院2004级2个高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随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小儿腹泻、支气管肺炎、缺铁性贫血患儿护理"章节的教学中,观察组采用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论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对PDG教学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P〈0.01)。结论PDG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