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模式不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行业间的贸易,而是基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内的贸易.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和分析了行业内贸易的价值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两国模式产业内贸易与三国模式产业内贸易,并以实证的方法对这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做一分析与比较。通过分析推导出有关这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间产品贸易已占中国贸易额的半壁江山。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对中国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间产品在保持贸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由基于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贸易不仅所占比重大幅提高,而且产业内贸易发展很快,贸易模式已经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不过,低质量垂直型占绝对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的层次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贸易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扩展,产业内贸易(IIT)已成为当前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现象.文章主要采用格鲁贝尔(Grubel)和劳艾德(Lloyd)提出的测量产业内贸易指数的G-L公式,利用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具体考察我国1980~2006年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已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趋势,但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不发达,且开展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分布与行业结构仍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5.
论文首先明确了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我国2004年—2013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其次,对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人均GDP、服务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额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述因素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程度较高,但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旅游与广告等劳动密集行业偏高,金融与保险等资本密集行业偏低,因此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发展差异产品、实施服务营销策略等措施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是我国对外洽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自CAFTA构想提出以来,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明显加快。本文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得出我国各产业在东盟市场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比较优势,但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双方整体上存在高度的产业内贸易倾向。中国在未来的“钻石十年”需抓住历史机遇,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各行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行业数据和贸易附加值指标,可以测算中国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增长背后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出口量的激增是一种“幻象”,样本期内工业行业的贸易附加值绝对值显著提高,但出口中贸易附加值比重不高,实际贸易利得相对较低.贸易附加值比重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贸易量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出口欠缺质的提高,贸易利得的改善有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传统的基于要素积累的静态贸易理论(H-O模型)动态化,提出基于技术进步的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模型,分析了贸易模式动态演进的深层决定因素,并指出政府政策在贸易模式动态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以贸易模式动态演进较为成功的日本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未下降,这对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传统马歇尔-勒纳条件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设定了检验方程.利用中关相关数据分行业实证分析,指出,在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存在的情况下,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发生了变化,两国间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下降;同时.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发展程度不同,各行业的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下降程度也不一样,这对我国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内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按HS编码的98章产品,计算了1999~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上分析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中国与新加坡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中新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中-日制造业贸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分析衡量边际产业内贸易A、B和S指数优缺点;其次,选取2001—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平滑调整假说(SAH)在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适用性;最后,分别运用A、B、S指标及其衍生指标测度中-日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比较不同产业就业调整成本的大小。结果表明:平滑调整假说对中-日制造业贸易具有适用性,即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就业调整成本越小,且中、日制造业整体调整成本偏高,尤以纺织业等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标志着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近几年更是不断上升。这表明,中国各高技术产业领域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发生变化,而且产业内贸易程度高、行业间联系密切等特征日益凸现,江西省在此大好形势下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有效地承接沿海工业的转移和产业内贸易的升级,但其中隐存着问题,如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传统优势丧失等。通过对江西各进出口产品的测算,从整体和行业上进行分析,江西在贸易中的地位和发展的方向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国家既有产品内贸易模式存在不足,还只能被动地承受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需求下降所引发的国际市场的波动。产品内贸易模式的深化,需要中国将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布局到一些东盟国家,同时加强市场对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五通"建设,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加快产品内贸易模式的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产品内贸易模式深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产业链的国外布局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在降成本上还有待于更进一步以及国内流通渠道和商业网络并不完全由中资所掌控。最后,文章在"五通"框架下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新两国在十大类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揭示了中新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并从产业内贸易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中新贸易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低碳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一趋势对于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中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过于偏重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以中低端制成品为基础的产品结构和过分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在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中显得越来越难以持续。在低碳经济的挑战面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应向进一步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本地化、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出口、寻求市场多元化特别是发展东亚区内贸易等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国际贸易模式不断发展与创新,产品内贸易盛行。本文根据2000—2013年高技术产品五大行业面板数据,基于豪斯曼构建的产品出口复杂度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进行测度,得出这期间其出口技术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实证分析FDI、R&D及中间产品进口五大行业对其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FDI、R&D和中间产品进口均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但对细分行业来说,中间产品进口与出口技术含量的关系是不确定的,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品,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三类产品的中间产品进口会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而医药和航空航天器产品的中间产品进口则会阻碍其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梳理环境规制与贸易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两部门模型,从部门内和部门间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环境规制与产出和污染的关系,论述环境规制影响出口贸易的路径以及要素可流动下环境规制贸易效应的多面性;然后分解投入产出模型并重估能源排放系数,计算中国29个行业部门出口贸易的国内碳排放,提出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行业碳排放规制策略;最后结合TPP贸易新标准趋势和我国投入要素变动情况,提出我国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转变高消耗经济发展方式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运用CGE模型模拟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制造业主要行业的产出、收益及投资水平的作用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出、收益和投资变化率与对外贸易变化率呈正相关;除了金属行业的收益增长率在贸易小幅增长时,其行业的收益率高于贸易的增长率以外,其余行业的贸易的增长率均大于各行业收益增长率,低于投资增长率;而贸易的小幅增长对于纺织业、金属行业、炼焦、煤气和石油加工业的收益水平的提升更有利;贸易的高度增长对于具有增长潜力的机械行业更有利;对于食品制造业、化学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来讲贸易的适度增长对行业发展更有利.由此提出在大力发展制造业贸易的同时,要针对各行业对贸易的不同敏感程度,合理的调整产业政策,发挥技术创新能力,以此提升制造业的贸易利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