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出血既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我科自2001年8月-2006年7月共收治200例鼻出血患眷,我们对鼻出血患者行鼻腔填塞及止血药物应用,配合心理护理及症状护理等对策,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疾病的症状之一。其出血量多少不一,轻反复涕中带血,因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重可大量出血而引起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自2000年7月~2003年12月对78例鼻出血病人进行了健康指导,得到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出血前后鼻孔填塞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出血,既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多种疾病所表现的一个特殊体征。对严重的鼻腔后端的鼻出血,多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法,而该方法使患者不适感较重,有恐惧情绪及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本文对我院耳鼻喉科200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3例前后鼻孔填塞的鼻出血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在护理中运用罗伊的适应模式为框架,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症状之一。其发生原因很多,可能是局部的或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几种原因同时存在。出血多为单侧,亦可双侧。出血量多少不一。临床可表现为滴血、流血、血流如柱。严重的鼻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5.
后鼻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既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自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老年性鼻出血除具有一般鼻出血的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患者发病急,出血量多,出血部位不易找到,多合并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给止血带来一定困难,患者可因出血过多而发生贫血及失血性休克,采用纱球进行后鼻孔填塞止血,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但全身疾病引起者也甚多见。个别情况下,鼻腔邻近器官的病变,如颅底骨折、鼻咽或咽鼓管恶性肿瘤侵蚀颈内动脉,均借道鼻腔出血,而被误认为鼻出血。我科14年来共收治鼻出血患者10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腔疾病或鼻腔邻近器官病变引起,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也较多见。长期反复出血可致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鼻出血病人63例,行鼻腔填塞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鼻出血患者行鼻腔填塞术可能出现的相关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97例严重鼻出血患者行鼻腔填塞术的观察与护理,总结严重鼻出血患者行鼻腔填塞术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97例严重鼻出血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严重鼻出血患者在正确治疗的同时,做好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鼻衄为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也可由鼻腔及其邻近病变所致出血部位大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1ihle’area)。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则多见于鼻腔后部鼻衄属于急诊,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60例急症患者,体会到加强,护理工作,对病情的控制及患者康复均十分重要,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手术并发术后鼻出血的主要原因,出血方式及护理要点。方法 34例鼻腔鼻窦手术并发术后鼻出血的鼻病类型,出血原因,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发生时间的分析。结果 鼻腔鼻窦炎性病变及凡士林鼻腔填塞并发术后鼻出血的较多,出血方式均为后鼻孔出血,多发生于术后第1次、第2次换药后。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及临床经验与术后并发症鼻出血直接相关。结论 鼻腔鼻窦手术后2h之内,第1次换药后、第2次换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后鼻孔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11.
鼻出血也称为鼻衄。古代尚有“鼻洪”、“洪汗”等名称。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约60%的人群曾发生过鼻出血,只有10%的患者寻求医生的帮助,1%的患者需要外科手术干预。鼻出血既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比较多,现就鼻出血的治疗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鼻出血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一种症状,可因鼻部疾病、鼻部外伤、全身性疾病引起。轻者涕中带血,重者流血不止,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在多年的耳鼻喉科的临床护理中,发现以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最为多见。病人就诊时血压多在150-200/100-130mmHg,病人鼻腔流血不止或由口腔吐出新鲜血液。出血量大,病人及家属都感到紧张和恐惧。  相似文献   

13.
鼻腔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疾病,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又因其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且易循淋巴、血液系统转移至淋巴结、肺和脑等器官,治疗棘手,我科2008年8月收治1例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年龄较大,90多岁,伴有心脏疾病及高血压病,两年半内共手术3次,至今仍在随访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对于出血较剧烈,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中老年病人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部的鼻一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量多少不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鼻出血患者51例.全部进行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治疗效果理想,做好有效的护理及加强健康指导,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出血病人鼻腔填塞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出血病人鼻腔填塞期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科36例鼻出血鼻腔填塞期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出对鼻腔填塞期病人的有效护理措施.结论 36例鼻出血鼻腔填塞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据统计约60%的人群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鼻出血。鼻出血的致病原因很多,可为鼻腔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出血部位大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李特氏区及鼻腔黏膜与鼻前庭皮肤交界处。目前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填塞法、烧灼法、血管结扎法等。  相似文献   

17.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症状之一,多因局部病变或全身疾病引起,常见于外伤、鼻中隔偏曲、血液病等。我科于2007年5月收治1例由于服用慢性多剂量灭鼠剂,导致严重鼻出血的患者,经过半个月的积极治疗与护理,于5月22日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患者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115-116
顽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多数患者反复大量出血,行常规鼻腔填塞无效。我们自2003年2月利用内窥镜配合具有绝缘性能的吸引器和单极电凝治疗6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书讯     
鼻出血是五官科临床常见病之一,高血压性鼻出血多为动脉压增高使鼻腔内较大动脉破裂所致的出血,出血前都有先兆,如头痛、头晕、头部发胀、发热、鼻内冲击感等,多为一侧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后段、中段或前段近鼻顶处。由于高血压导致的鼻出血占鼻出血50%,因此,护理人员更应该重视对高血压致鼻出血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并鼻腔出血填塞术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梅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66-766
原发性高血压易导致鼻出血,鼻出血患者起病急,出血量大,入院时患者往往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若治疗与护理不当,易反复出血不止,行鼻腔填塞术后,鼻腔黏膜神经敏感,术后表现疼痛、肿胀、头痛、恶心,说话、呼吸、进食均受影响。因此,不同时期分别给予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2005年3月~2008年3月16例高血压并鼻腔出血填塞术住院患者的观察治疗与护理,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