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电液成形是一种典型的高速率成形技术,能显著提高材料成形性能,具有单面模具、工艺柔性高、零件表面质量高等优点,在薄壁难变形零件的精密成形制造方面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介绍了电液成形工艺的原理与主要特点,综述了电液成形技术、两步电液成形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电液成形板材的成形性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电液成形在成形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铝热焊接具有设备简单,作用时间短、占用空间小等众多优点,本文对铝热焊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从中国、国外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的分布等多方面统计分析,阐述了铝热焊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追踪了铝热焊接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重点针对铝热焊剂、铝热焊接过程中的砂型、铝热焊接等三大主要研究方向,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带钢的质量和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变凸度轧辊作为一种近年来发展较新的轧辊,在板带材生产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本文针对变凸度轧辊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对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变凸度轧辊领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给出了其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了解到了VC轧辊和CVC轧辊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涡旋压缩机防自转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该技术在全球及中国范围内的专利申请量的年度分布、专利申请国分布、主要申请人及其技术构成等,为国内企业在该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改进、研发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AA5052铝合金管件电液成形数值模型,分析其成形过程.方法 应用Johnson-Cook本构方程,基于LS-DYNA平台对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然后开展工艺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在管件电液自由胀形过程中,冲击波波阵面波头压力最高,管壁所受冲击波传递压力的分布关于金属丝几何中心始终是对称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能源消耗的剧增,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获得除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之外的清洁能源越来越迫切,而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补充能源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压辊式生物质成型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生物质成型技术,在农林牧等生物质的成型上体现着优越的性能。本文针对压辊式生物质成型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对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压辊式生物质成型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给出了其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并重点针对各技术分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inco 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对智能语音领域专利信息进行检索,经过清洗、标引形成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以了解中国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态势、技术布局、竞争格局。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智能语音领域专利申请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1年处于技术成长期,2011年之后处于技术换代期。中国智能语音领域专利申请集中在语音识别系统中的后端处理、声学模型、降噪处理等方面。自然语言理解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最高,是新的研发热点。将专利权人研究强度分为专注型、新秀型、奠基型和追随型,并据此对全球语音关键技术专利申请排名前25位专利权人进行了分类,其中的3位中国专利权人分布于新秀型和专注型。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智能语音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中国国内机构海外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在智能语音产业链上的参与企业数量、类型仍然偏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精密成形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超塑成形、强力旋压、等温锻造、热等静压粉末冶金与激光快速成形等精密成形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国内外精密成形技术发展差距,并对精密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飞机机翼结冰是导致飞行安全事故的主要隐患之一,飞机机翼的防/除冰系统是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能,电热除冰因其高效率、低能耗、易控制的优势已成为目前重要的除冰方法之一。本文对飞机机翼防/除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从中国、全球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的分布等多方面统计分析,阐述了飞机机翼防/除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追踪了飞机机翼防/除冰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重点针对飞机机翼电热除冰过程中涉及的传热特性、冰壳现象及其影响和冰脊形成特征三大主要研究方向,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由于其中纤维具备良好的性能可以作为缓冲包装材料原料,本文通过对秸秆制备缓冲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进行了总体分析,并重点针对原材料、发泡方式、成型方式等核心技术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提出了未来发展研究方向,可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轧辊是轧机的主要部件,轧机工作时会导致轧辊温度升高,不利于金属轧制,对轧辊进行良好的冷却可以减少轧辊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被轧制金属的质量。本文通过cnabs数据库、ven数据库、dwpi数据库和sipoab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对轧辊内部冷却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内外轧辊内部冷却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国家分布,并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将轧辊内部冷却技术划分为轧辊内部液体冷却、轧辊内部气体冷却和轧辊内部其他冷却等3方面进行技术发展路线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美观度要求不断提高,电子设备所采用的液晶显示器边框设计优先级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申请窄边框设计专利。本文在对液晶显示技术进行研究中,对当前阶段专利申请领域关于液晶显示边框设计的技术手法进行了归类,并对窄边框专利申请趋势、申请人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对当前电子技术环境中的液晶显示技术发展做出归纳。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一直致力于研发无线充电技术的美国重要创新型公司——WiTricity公司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情况,通过专利计量的方法对该公司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利用美国USPTO的数据,根据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类型、技术领域分布、技术合作、专利发明人等指标研究了WiTricity公司的专利布局和申请策略。总体来看,目前WiTricity公司仍然处在技术研发的快速增长阶段,公司的整体研发实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难成形零件”提出的电液颤振挤压成形技术,理论研究颤振对冷挤压成形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离散化处理颤振速度,对挤压筒和顶杆分别施加颤振激励,利用DEFORM-3D软件有限元模拟,分析比较不同颤振激励下的行程载荷、摩擦力、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结果 在挤压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动规律会由于颤振激励的存在而发生改变,在局部区域,材料流动速度较传统挤压时有较大提高;当颤振最大速度小于挤压速度时,颤振对挤压力、摩擦力、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影响并不显著,当颤振最大速度大于挤压速度时,颤振可降低挤压力与摩擦力,改变等效应力和应变分布,但并不影响最大等效应力值。结论 颤振激励影响材料流动规律,对挤压力、摩擦力和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为电液颤振冷挤压成形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晶材料的研究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学界的开发重点。而超急冷作为非晶材料成型的关键所在,辊式结晶器冷却系统也成为了非晶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非晶材料成型中的辊式结晶器冷却系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对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非晶材料成型中的辊式结晶器冷却系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给出了其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并重点针对各技术分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专利申请量趋势、申请类型、技术领域、技术合作、专利发明人等方面,对海尔公司无线充电领域的专利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做了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协)分析,提供了了解海尔无线充电专利技术研发进展和该领域专利布局策略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机构动力学和多领域混合仿真建模分析,进行拉床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的设计;通过影响拉床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性能主要因素的研究,进行拉床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及设计;通过嵌入式技术和有效容错步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拉床电液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最终,通过各项设计的有效匹配提出高性能拉床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对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的领域,需要性能良好,适应性强的空气净化装置。风机过滤单元作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本文针对风机过滤单元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从申请量年度变化、专利申请类型、申请国家分布、申请人类型构成、重要申请人分析以及技术改进分析等方面进行剖析,旨在摸清该领域现有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该领域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全球专利申请量、原创国申请量分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采用拉筋或类似物连接叶片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追踪了其发展脉络,重点针对布置位置、布置型式、连接工艺这三大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0.
电磁成形是一种典型的高速率成形技术,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并已经成功应用于金属板材成形领域,获得了很好的成形效果.为了能够继续扩大电磁成形技术在板材成形方面的应用,对目前板材电磁成形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电磁成形工艺的原理与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电磁成形技术、电磁辅助冲压成形技术在金属板材成形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电磁成形技术在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分别从成形材料和成形工艺两个方面分析了后续研究的突破点以实现扩大该技术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