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特·格拉斯是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因为对政治兴趣浓厚,也是遭到最多批评的作家。他的小说《铁皮鼓》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最佳小说,从而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学奖。  相似文献   

2.
齐园 《世界文化》2002,(2):11-12
相信,许多人都是在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后才知道了《铁皮鼓》,进而才开始关注君特·格拉斯。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君特·格拉斯也许应该为这份殊荣晚来了四十年而感到幸福。不管什么原因,结局告诉我们:和着世纪末的钟声,奥斯卡的铁皮鼓敲得格外有力度,也格外发人深省。那既是向这个“饱受摧残的世界告别,向受伤的生物告别,向我们和我们的心灵告别”的一曲落幕悲歌,又是新世纪来临前的一首震撼人心的序曲。《铁皮鼓》创作于1958年,历经战争洗劫的德国和德国文学给予了作家最富时代感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冈特·格拉斯(1927—)的作品被译成英文、土耳其文、西班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十几种文字,尤其是以小人物的眼光观察纳粹的不朽名著《铁皮鼓》更为众人所称颂。格拉斯接连取得的文学成就——七部小说,六个剧本,数卷诗集和文章,使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次候选人。然而,他的读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而今,在《铁皮鼓》出版二十五周年之际,格拉斯的另一才能的结晶——八十幅蚀刻画,四十三幅平版画,九十六幅绘画和二十七件雕塑作品,在达姆施塔  相似文献   

4.
德国作家京特·格拉斯又献新作西石编译1959年,随着处女作《铁皮鼓》的问世,32岁的京特·格拉斯(GunterGrass)一鸣惊人。37年来这部非同寻常的作品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其印数已达400多万册,被翻译成20余种文字,书中的主人公、鼓手奥斯卡...  相似文献   

5.
马竞 《世界文化》2005,(10):13-15
提起“多罗茜”、“铁皮人”和“稻草人”可能许多人,特别是孩子都知道,他们是童话小说《绿野仙踪》里的人物。但要问起莱曼·弗兰克·鲍姆是谁,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他就是《绿野仙踪》的作者,伟大的“OZ国”缔造者,美国20世纪最畅销儿童作品纪录保持者。鲍姆生平鲍姆1856出生,童年时期饱受疾病的折磨,剧烈的胸痛时常发作,他不能到户外活动,性情孤僻。鲍姆的童年和学生时期是在家中渡过,每天靠阅读大量的书籍来打发寂寞时光,他读的书大部分是童话小说。18岁时,鲍姆开始经常光顾他家附近的剧院,并立志要做一名演员。开始他父亲竭力反对,…  相似文献   

6.
一今年8月,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再次成为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焦点,原因是在他新近出版的自传《剥洋葱》中,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公开承认,自己年轻的时候曾参加过纳粹的武装党卫军。武装党卫军这个名字,总是让我们想起残忍和杀戮。突然之间,这个名字和君特·格拉斯联系在一起了,这让每一位熟悉和喜爱格拉斯的读者都大跌眼镜。写过《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这些文学杰作的君特·格拉斯,怎么可能是纳粹呢?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为其辩护者有之,但质疑谴责之声更甚,很多人指责格拉斯故意隐瞒真相,欺骗公众,…  相似文献   

7.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上层阶级最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家,英语散文大师。沃的作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至今依然备受欢迎,尽管时常有人批评他为人势利和极端保守。由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作的作品中含有的宗教思想,他有时被称为“天主教作家”。伊夫林·沃生于伦敦,是一位出版商和文学批评家的次子(长子亚历克·沃也是个成功的小说家,并为比自己声誉更高的弟弟写作了一部传记)。沃在英国一所著名的男子中学读书,随后  相似文献   

8.
科波拉的从影生涯魏晓昕编译对电影导演、制片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来说,1993年是他的丰收年,他的最新成功力作──根据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改编的《穗拉库拉》荣获三项奥斯卡金像奖。他对朱利亚·弗菜明畅谈他的生活和工作。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向喜欢讲...  相似文献   

9.
德国作家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1898——1970)是一个负有盛名的小说家。他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生活的最成功的德文畅销书。  相似文献   

10.
普罗斯佩·梅里美(1803—187O)的作品《嘉尔曼》和许多其它小说显示了他那令人心醉神迷的小说家天赋。普罗斯佩·梅里美树敌众多。几乎每个与他相识的人都认为他冷若冰霜,言语刻薄,丝毫没有同情心,不过他也有过诚挚的朋友,并为其两肋插  相似文献   

11.
人们纷纷传说小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妻子诺拉是爱尔兰一个无知的酒吧女招待,她从来不读乔伊斯的作品,她说:“我不知道我丈夫是否是个天才,但他肯定心术不正。”乔伊斯蜚声文坛后,她对朋友们说,乔伊斯用他那妙笔而没有用他那优美的男高音歌喉去建功立业,实属遗憾之事。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甚至理查德·埃尔曼在1959年出版的著名传记《詹姆斯·乔伊斯》中也认为诺拉·巴纳克尔是这位伟大作家的伤脑筋的伴侣。当英国女作家、女权运动的记者布伦南·马多克斯第一次就撰写诺拉的传记征求埃尔曼的意见时,  相似文献   

12.
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一幅飞行器草图沉睡了整整五个世纪。现在,这位艺术家设计的作品已组装成功并决定在伦敦展出。列奥纳多·达·芬奇以他不朽的艺术作品闻名于世,如米兰葛拉吉埃圣母堂餐室中的湿壁画《最后的晚餐》和巴黎罗浮宫的肖像画《莫娜丽萨》等等。然而他在一生的61年中,还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创作了一系列发明创造设计草图。其中,他最一旱于  相似文献   

13.
威廉·格扬(William Goyen)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敬文抒情,奔放,富于想象力,博得了公众的承认和欢迎。格扬虽不象他的同代人杜鲁门。卡波特、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等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但对于他的作品,同辈作家和文艺批评家都给予高度的赞扬。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阿卡狄欧》由克朗出版社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墨西哥美国混血的两性人,他出现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男孩子曾恍惚看到了他。《出版者周刊》评论这部小说是“美的描写,寓于其中的是生活神奇般的力量。”1950年格扬曾以长篇小说《散发着芳香的房屋》蜚声文坛。七年后,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本,并得到公演。《散发着芳香的房屋》也是一部以得克萨斯州东部生活为背景的家庭题材小说,小说的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一个叫特里纳特的小镇上。由于在小说和  相似文献   

14.
把别的作家名著中的人物作为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来描写,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想法,但是,琼·里斯(Jean Rhys,1890—1979)用此法写的《辽阔的藻海》却非常成功,以致她的一些早期作品一再重版,至今仍很受欢迎。乔·汉布罗克对这部小说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杨锏 《世界文化》2004,(3):10-13
奥斯汀·克拉克( Austin Clarke)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现居多伦多。主要作品有: 《交叉口的幸存者》、《交汇点》、《命运风暴》、《长大的光》、《骄傲帝国》、《波浪之源》、《问题》和《磨亮的锄》。2002年以其小说《磨亮的锄》获得加拿大最高小说奖吉勒文学奖,这部小说深刻反映了巴巴多斯的后殖民生活。获奖后,克拉克接受了加拿大文学期刊《一月》编辑琳达·理查兹的采访。 琳达·理查兹(以下简称问):您在《磨亮的锄》中写的毕蒙谢尔这个地方,是一个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岛? 奥斯汀·克拉克(以下简称答):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说巴巴多斯…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被认为自H·G·威尔斯以后最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家。 1975年,海因莱因荣膺首届星云奖,这是由美国科学小说作家们向为科幻小说贡献毕生精力的成绩卓著者所颁发的一项大奖。他的作品包括《双星》(1965)、《陌生国土的陌生人》(1961)和《月球是一位冷酷的女王》(1966)。  相似文献   

17.
勿恋(4)庆祝《文化译丛》创刊+周年(3)马克思的风采(已)列宁一生‘},的六天(4)·书林信息··世界艺术名作欣赏·帝莫克莉娅和色雷斯士只(1)上学前的道别(2)《圣马太》和《墨丘利》(4)一位关国作家的自我毁灭 —《一卜波特传》问世(1)《公民韦尔斯》—又一部韦尔斯传发表(3)索尔·贝洛和他的新作《再遭情变》(4)新发现的狄更斯的小说(1)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及其新作(2)一部传记揭示的乔伊斯夫人诺拉(2)·成才之路··世界古典名著总解说·永远改掉坏习惯如何做生活的强者梅特林克的童话剧《青鸟》(3文坛漫步··作家与作品·忆法捷耶夫…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的维也纳,人们很少能听到格鲁克(Christoph Gluck,1714—1787)的作品,但在奥地利音乐史上,这位作曲家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在歌剧领域推行的深刻变革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拓展了道路。他摒弃了以往歌剧僵硬呆滞的风格,尽管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曾不遗余力地为这类歌剧写过大量脍炙人日的音乐。在格鲁克看来,歌剧不是用来炫耀“圆润的歌喉”,正如莫扎特十分贴切地形容那些华而不实的唱段那样,它首先是戏剧.著名的启蒙主义学者约瑟夫·封·宗南费尔德在评论《阿尔西斯特》的演出  相似文献   

19.
你一了解他的各种各样的冒险生涯,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长篇小说叫《荒野的呼唤》。街道顽童——罐头厂童工——蚝贼——水手——流浪汉——淘金者——社会主义的鼓动者——随军记者——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虽然只活了40岁,可是他的冒险经历却十分丰富,甚至比我们活140岁所经历的风险还要多得多。关于他的故事,他都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如果想知道,只要读一下他的小说就行了。杰克·伦敦的冒险经历有许多实际上并不如说的那样有趣。他小时候名叫约翰·格里菲思·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曼(1875—1955)把列夫·托尔斯泰视作自己的伟大楷模,他象这位俄国作家一样善于观察:比如,对登门造访的客人,托马斯·曼有时手持一具观剧用的望远镜,透过窗子,仔细地观察来客,捉摸他们的独特之处,便于以后能把所观察到的人物特征写进他的小说中去。托马斯·曼在动手写他的长篇家族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之前,便早已为之集录了不少人物的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