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T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有限的问题,通常被视为到IPv6阶段的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案。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的发展与网络扩张,NAT设备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部署到网络中,除了有运营商的统一部署,也有企业网或者个人行为的NAT部署。这样使得NAT设备有可能出现在网络中的任何位置,从而造成NAT网络拓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IPv4向IPv6过渡方案中各种地址转换技术分析 在IPv4向IPv6过渡阶段,符合4—4—4、4-6—4、6-6—6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双栈技术、隧道技术等。在双栈网络,NAT444技术是一种解决IPv4公有地址不足的方案。隧道技术可通过DS—Lite和A+P等来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NAT技术最初产生是为了解决互联网络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随着NAT的广泛部署应用.很多企业和用户驻地网部署NAT除了原有的地址考虑外.还需要提供一些安全保护机制。NAT可以有效隐藏网络内部地址和网络内部拓扑结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部网络向外部网络的物理屏蔽。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IPv4地址资源贫乏的大国,因此在IPv6提出的前几年,我国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随着内网外网分立并隔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内网用户一般都是采用私有IP地址,NAT技术可保证内网用户上网无忧,无线上网(包括3G)也与内网模式类似,可以不用公网IP地址。CIDR地址分配方法使得公网IP地址的分配更加经济合理,所有这些原因使用户对公网IP地址的需求量大为缩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三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导致了对IP地址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预期和设计的32bit(IPv4地址长度)。解决地址资源短缺的思路大致有两类:1)“开源”,即使用地址长度更大的下一代IP协议——IPv6,这是一种中长期的解决方案;2)“节流”,即尽量提高对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比如使用私有复用加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一些中短期的解决方案。本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技术的现状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这三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导致了对IP地址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预期和设计的32bit(IPv4地址长度)。解决地址资源短缺的思路大致有两类:(1)“开源”,即使用地址长度更大的下一代IP协议——IPv6。(2)节流.即尽量提高对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动态分配IP地址.使用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NAT配置实例     
NAT即地址转换协议,是将内部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协议,NAT解决了公网IP地址缺乏的问题。NAT包括有静态NAT、动态地址NAT和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三种技术类型,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8.
NAT技术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使内部网无需重分IP地址,减少ISP帐号花费以及提供完善的负载平衡功能,主要介绍了网络地坦转换技术的模式,原理及其在防火墙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IP地址匮乏是制约软交换网络大规模部署的首要因素,在概述IP网络地址扩展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实用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适配技术,详细阐述了适用于当前软交换网络的媒体代理服务器技术方案,最后简要讨论了未来IPv6地址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运营商级NAT(CGN)是为适应运营商大规模的商业NAT部署,以在IPv6未大规模商用前,解决IPv4公网地址紧缺的问题。主要针对业界主流的CGN部署方案,多维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建立用户模型,重点关注其网络建设成本,最后给出CGN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疌 《现代通信》2005,(2):36-39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的IP地址翻译成公共网络的IP地址的技术。在国内由于公网IP地址资源匮乏和网络安全问题等原因,大量企业用户和个人宽带用户采用了内网编址,并通过NAT/防火墙来与公共网络通信。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让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目前的NAT/防火墙设备对HTTP、POP3等端口固定的常用协议都有很好的支持,只要稍加配置即可很好地实现穿透,但对于语音和视频应用来说,其控制信息常需要用到动态协商或随机打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IPv4协议下的IP地址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新一代IPv6协议的提出虽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要想短期内就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人们在IP地址分配和保留IP地址方面提出了许多方法以缓解该问题, NAT技术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文简单阐述了NAT的工作原理,设计了NAT技术的具体实现实例,并利用网络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NAT技术在直属台网络设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隧道技术不能满足隐藏在网络地址转换(NAT)域内的IPv6节点的通信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NAT用户的IPv6过渡技术Silkroad,它可以使位于一个或多个IPv4 NAT内的节点获得IPv6的连通性.Silkroad支持所有类型的NAT用户和IPv6网络进行互联,且不需要升级现有的NAT设备;此外,Silkroad不需要任何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能够为NAT用户分配固定的IPv6地址,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扩大,网络中的IP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上网的需求,采用NAT地址转换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将网络通信中的IP进行转换,通过对NAT技术在网络的应用,并用案例说明了NAT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IPv6地址的分类及单播地址规划原则、IPv6单播地址规划方法,为互联网服务商和网络设计人员的lPv6地址规划和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移动IP网络和NAT技术的基本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讨论了利用NAT技术实现支持私有地址的移动IP网络的几种实现方案.这几种方案使得带有私有地址的移动节点可以有效的接入Intemet.同时可解决IP地址缺乏的问题.本文还对方案的具体实现细节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实现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虽然已经采用了一些节约使用IPv4公网地址的技术(如为用户分配“临时地址”、“内部地址”等),以延缓地址的消耗速度。但这些技术对IP业务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因此,我国IPv4地址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仍然无法回避。而构建基于IPv6的新的网络业务运营模式逐渐浮出水面。相比IPv4网络技术,IPv6集成了海量地址空间、简洁的移动互联技术、嵌入的安全技术、易于快速处理的流标签技术等优势。而这些技术优势有利于转变现有IP网络的业务模式,即由单一的IP传送业务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网络为纽带的全业务网络。也就是说,IPv6能够满足各个电信网络对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陈保江所撰《从宽带运营需求看IPv6带来的机遇》一文,对IPv4在当前宽带业务运营环境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IPv6的部署给运营模式带来的新机遇,从而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暄 《现代通信》2006,(3):45-47
随着IP网络的普及,私有网络(简称私网)的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IPv4地址紧张和网络安全等问题,私网上普遍放置了NAT、防火墙设备,因此,H.323协议的NAT、防火墙穿越问题成为开展视讯业务首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目前大部分NAT设备都不支持H.323协议的穿越,即使部分NAT设备支持H.323穿越,但又不能做到多个私网终端共用一个公网IP地址,从而失去了使用NAT的意义。如果NAT设备在进行NAT转换的同时能支持H.323协议,就可以在节约公网IP地址的同时解决NAT、防火墙穿越问题。现阶段业界普遍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私网穿…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IP地址资源的紧张,为了扩大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地址资源,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本文介绍了IPv6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IPv4到IPv6的过渡以及主要的IPv6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波 《广西通信技术》2013,(4):13-17,25
运营商面临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而IPv6网络架设和运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实现,因此利用NAT444技术缓解IPv4地址资源匮乏的窘境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手段.分析了广西联通典型城域网的特点,就NAT444在现有网络部署时可能引入的业务回溯处理、部署方式、地址与业务和运行维护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