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箱叠式钻机底座的强度计算与位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计算杆系结构力学、土力学和材料强度理论提出箱叠式钻机底座的静强度计算原理和方法,且对钻深3200m的钻机前开口井架底座的起升井架工况、正常钻井工况和完井前工况进行了强度和刚度计算,对其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钻机井架及底座的实际结构特点,建立了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2种工况对钻机及底座的有限元模型加载,应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进行分析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分析表明ZJ40/2250DB型双升式钻机井架及底座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ZJ40/2250DB型变频调速电驱动石油钻机的K型井架和双升式底座的实际结构特点,建立了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2种工况对井架及底座的有限元模型加载,应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进行分析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该型钻机的井架及底座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渤海某海洋平台配置的ZJ50/3150DB海洋钻机在钻井作业时井架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对井架进行了振动检测,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井架振动对井架结构安全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井架固有频率检测、钻进作业工况井架幅频响应检测、井架振动幅值检测和井架振动加速度检测;依据井架图纸及现场井架实际情况,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出的井架第1阶固有频率为0.555 8 Hz,与现场检测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发现:顶驱转速为36 r/min时,井架易发生共振;井架C型开口抗扭强度低;井架底座2个前撑杆为关键构件,其结构安全性影响整个井架安全;各种工况下的井架振动和顶驱通过二层台时引起的井架冲击振动均符合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5.
K型井架和双升式底座的结构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ZJ40/2250DB型变频调速电驱动石油钻机的K型井架和双升式底座的实际结构特点,建立了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2种工况对井架及底座的有限元模型加载,应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进行分析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该型钻机的井架及底座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ZJ40/2250DB型钻机井架及底座静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ZJ40/2250DB型钻机井架及底座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井架及底座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分析。在静态分析中,按2种工况给模型加载,并获得了可靠的计算结果。在模态分析中,计算出前4阶固有频率及其相对应的主振型,并对各阶主振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井架及底座的固有频率与钻机设计工作转速比较,得出前4阶固有频率都在转盘的扰动频率范围内,容易发生共振。建议在钻井过程中注意检测转盘转速,避免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7.
卢涛  何军国  张勇 《石油机械》2012,40(3):45-48,102
对大多数的石油井架来说,一般都只采用等效静力计算方法来验证或指导井架使用。通过预应力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对HJJ31547海洋钻机井架进行了风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HJJ31547海洋钻机井架没有全包覆式防风墙,也不存在大跨屋盖结构,其低阶固有频率超过2.00 Hz,井架不属于风敏感结构;海洋钻机旋转设备的振动不会引起井架共振;当暴风作用频率接近4.30 Hz时,可能对井架产生共振破坏。该项研究可有效指导井架的设计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8.
海洋井架不但承受工作载荷,同时也承受风载荷以及海洋环境载荷。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HJJ675/52-T型海洋井架模型,对井架所受的风载荷进行了计算,对井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指出了井架在风暴自存工况下的薄弱环节。建模时井架上所带的扶梯、栏杆等附件以及天车、游车、顶驱、二层台等装置视为集中载荷施加于相应节点上。分析结果表明,节点的位移频率曲线反映了井架的共振特性;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钻井工况的不同,调节绞车的转速使其避开井架的固有频率,以免引起井架共振。  相似文献   

9.
应用CAE软件分析计算钻机井架静应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MDT3.0三维造型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应用紫瑞CAE分析计算软件对ZJ20J型钻机井架的各种工况进行了静强度分析计算。校核了该井架前大腿的最大轴向压应力,其值小于许用应力值。  相似文献   

10.
在满足井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运用空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传统的BJ2-18型试油井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过程主要分两部分完成:首先分析试油井架的受力状况,建立力学模型,并设定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用有限元法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对井架进行尺寸优化和几何优化,按等强度原则确定井架优化后的各截面几何尺寸。优化后的SJY-18型试油井架经过测试后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即强度与原井架相当,刚度及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经优化设计的井架比原井架质量减轻20%,目前,该试油井架正在江苏油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