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尚乏特效治疗。中医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创立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介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43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螺旋CT扫描,对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硬化或吸收、骶髂韧带钙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主要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见,一般较女性严重.是病变以中轴关节为主,也可累积内脏及其它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本病病因迄今未明,一般认为是一组多基因遗传病,90%左右患者HLA-B27阳性.病理改变以复发性、非特异性滑膜炎及关节囊、韧带或肌腱骨附着点炎症.骶髂关节炎是本病最早累及的部位,放射学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关键,对脊柱病变的观察也很重要.典型X线片表现: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和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结合骶髂关节影像诊断.但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早期放射学改变常不确定,导致诊断困难.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最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影像学改变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16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的观察,着重探讨本病早期的影像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亚东  凌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85-148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7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S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及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MS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常见,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 .3% ,而骶髂关节炎是其诊断条件之一,骶髂关节X线平片费用低、方便,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作为常规检查之一、但由于骶髂关节的特殊结构,骶髂关节X线平片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仍有争论。现结合我院118例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 118例中,男82例,女36例,年龄在11岁~5 2岁之间,其中30岁以下占78例,30岁以上占4 0例。1.2 临床表现 118例中外周关节炎起病的占5 1例,肌腱附着点炎占18例,腰骶部疼痛伴晨僵者占72例,起病时同时伴眼炎者2 1例,发热占19例。1.3 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丁济飞  邓云坤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99-19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炎性腰痛、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等关节症状和前葡萄膜炎、虹膜炎、心血管、肺部等内脏表现以及骨质疏松等关节外症状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增生并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行手术前,充分的麻醉前风险评估和合理的麻醉方式的选择是其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方法的应用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突变治疗的25例患者的CT和MRI骶髂关节表现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在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骶髂关节骨皮质侵蚀和缺损方面优于MRI,而且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但MRI可反映骶髂关节旁软骨破坏和韧带损伤.结论 CT与MRI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结合CT和MRI对患者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本病与HLA-B27强相关,但病因尚不明确[1].  相似文献   

10.
黄广全 《大家健康》2013,(7):153-154
目的比较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方法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突变治疗的25例患者的CT和MRI骶髂关节表现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在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骶髂关节骨皮质侵蚀和缺损方面优于MRI,而且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但MRI可反映骶髂关节旁软骨破坏和韧带损伤。结论 CT与MRI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结合CT和MRI对患者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有 《中原医刊》2005,32(17):78-7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枉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肖后生 《安徽医学》2011,32(2):226-228
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itis,SpA)是以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以脊柱和骶髂关节受累为主,可有不同程度的眼睛、口腔、肠道、肺、心脏及肌肉的病变,病理特征性改变是肌腱端和韧带附着点的附着端病,而脊柱和关节强直是SpA患者主要致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等影像检查方式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确诊病变的7例共9侧;CT检查明确11例18侧骶髂关节病变;MRI检查23例患者均表现为异常,特别是X线平片及C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滑膜病变、脂肪沉积、肌腱附着点炎、被摸炎及关节软骨破坏。结论MRI能发现X线平片及CT不能显示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病变表现,为临床怀疑强直性脊柱炎病变相关性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30例,关节问隙变窄28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22例,关节面骨硬化34例,骶髂韧带钙化24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是诊断强直脊柱炎及其CT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10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骶髂关节的CT征象。结果: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主要以增生或破坏为主,关节面早期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进展期可呈虫噬状破坏,也可骨质强直。CT检查是鉴别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并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及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螺旋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是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上行蔓延至脊柱关节韧带,造成脊柱骨性强直的一种慢性多发性骨关节病变。随着类风湿因子和组织相溶抗原HLA—B_(27)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也愈加清楚,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给彻底治愈强直性脊柱炎造成一定困难。单一疗法收效较慢,疗效不一,给患者和亲属带来诸多痛苦。我们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官兵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受累的M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36例MR均有显示异常,MR能显示AS早期骶髂关节受累的影像学特征。结论:MR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受累的早期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晓峰 《吉林医学》2010,(33):6090-609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理改变情况,分析CT影像学表现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及32例志愿者进行骶髂关节CT检查,并比较两组之间CT征象差异以确定早期骶髂关节炎MR特征。结果: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关节面光滑、关节面下骨质清晰、密度稍高;关节间隙宽窄不一。可疑骶髂关节炎患者的CT征象主要为关节下1/3出现2个以上囊变,囊变周围少许硬化,可出现局部关节间隙增宽。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有利于认清征象,不过对于一些骶髂关节炎只能起提示作用,需密切结合临床,可以做出强直性脊柱炎诊断。  相似文献   

20.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与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表现为脊柱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AS的发病可能涉及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