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血脂变化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4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9例进行观察比较,并与健康人群比较, 旨在探讨血清胆红素及血脂含量变化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宇  刘浩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8-185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冠脉造影检查(CAG)确诊冠心病患者46例,均合并糖尿病,根据性别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造影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高血压发病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吸烟比例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女性组与男性组相比,单支病变较低(P〈0.05),多支病变较多(P〈0.05),血管病变数较多(P〈0.05),右冠脉(RCA)病变较多(P〈0.05),RCA弥漫病变较多(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较男性重,糖尿病对女性冠心病的影响较男性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收集296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54例合并冠心病和242例非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有关危险因素(年龄、病程、血压、餐后血糖、家族史及血生化指标等)的研究。[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与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比较,年龄、舒张压、C反应蛋白及冠心病家族史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冠心病家族史。[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年龄、舒张压、C反应蛋白及冠心病家族史有关。护理人员应重点评估2型糖尿病病人的年龄和家族史、监测C反应蛋白及舒张压,以防止并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52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测定患者来院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超的结果,分析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顸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152例APE患者中,72例为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80例患者为单纯性APE患者(对照组);②观察组胸痛、晕厥、收缩压<90 mmHg、颈静脉怒张、肺动脉区第二心音(P2)亢进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1 (cTnⅠ)和脑利钠肽(BN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④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而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为影响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分析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7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76例,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血管弥漫病变较多,狭窄程度较重,糖尿病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较不合并糖尿病者严重且弥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尿酸的关系及其发病因素.[方法]对本院2011年1~8月的133例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A组,70例)和不合并NAFLD组(B组,63例),分析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腰围(WL)、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脂代谢指标、尿酸的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T2DM患者的BMI、WL、空腹胰岛素、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尿酸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L、TG、HDL-C对T2DM合并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与肥胖(主要是腹型肥胖)、血脂紊乱、尿酸增高相关;而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不相关,导致糖尿病合并NAFLD的最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其所包含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胆管炎合并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从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227例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培养结果分成两组(A组:血培养阳性,B组:血培养阴性),探讨急性胆管炎合并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发病时间、恶性肿瘤及既往乳头切开是急性胆管炎发生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既往乳头切开是急性胆管炎发生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既往乳头切开是急性胆管炎合并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彪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505-507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将67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设为心包积液组,将随机抽取的67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无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心包积液组患者80岁以上高龄比例大,心功能3~4级,心界扩大、心音极低钝、胸片心影增大、心脏彩超左房、左室扩大均较对照组患者严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功能差、心脏扩大的冠心痛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医生应及时通过心脏彩超发现可能存在的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胰岛素、ALT、血脂、hsCRP,计算体重指数(BMI)和HOMA-IR指数,使用血管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A组(合并NAFLD,86例)和B组(无NAFLD,93例),比较两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别.[结果]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未合并者相比,更多合并代谢综合征,BMI、腰围、ALT、TG、HOMA指数、hsCRP、IMT值更高(P<0.05),血糖则无明显差别(P>0.05).NAFLD与BMI(0R=1.62)、TG(0R=1.41)、FINS(OR=2.01)、HOMA-IR(OR=2.17)、hsCRP(OR=1.34)、颈动脉IMT相关(OR=1.24).校正BMI和TG因素后,NAFLD仍与HOMA-IR相关(OR=1.56).[结论]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合并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更明显,氧化应激更重,更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近年来研究认为 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有许多冠心病危险因素 ,其凝血纤溶系统及免疫系统、微循环系统均可参与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 80 %死于心血管病。其中 3/4死于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发病率高 ,预后差 [1 ]。本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探讨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特点。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7年以来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 1支或1支以上冠脉病变≥ 5 0 %而确诊的 2型糖尿病 2 5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11例 ,无痛型心肌缺血 9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5例。男 19例 ,女 6例 ,伴有高血压 9例。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AD)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520例45岁以上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比值大小分别为ABI〈0.9的PAD组101例、ABI≥0.9非PAD组419例,比较可能诱发PAD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合并PAD占总数的19.4%。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等因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收缩压、血肌酐水平是P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4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9.4%合并PAD,年龄、收缩压、血肌酐水平是DR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脂肪因子vaspin浓度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5例根据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并选择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中vaspin浓度、并结合临床资料中患者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AP组、SAP组血浆vaspi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AP组血浆vaspin浓度显著低于SAP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vaspin浓度随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增多而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vaspin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0.352,P<0.01).[结论]血浆vaspin浓度与冠心病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提示血浆vaspin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测可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采用 judkins 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早发组(n=286,早发冠心病者)、晚发组(n=184,晚发冠心病者)、对照组(n=150,非冠心病者)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的冠状动脉特点。结果晚发组、对照组在部分基线资料及部分临床指标上与早发组相比(P <0.05)。以对照组为参照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0.01,95%CI>1)。早发组的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晚发组(χ2=10.998,P =0.001);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晚发组(χ2=14.442,9.807,P =0.00,0.002)。Gensini 积分越高表明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晚发组在56-85和>85阶段的 Gensini 积分明显高于早发组,经比较(t=2.601,5.290,P =0.010,0.000)。结论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且冠脉病变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产科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学兰  吴仕元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325-2327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产科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母婴的产科结局。【结果131例孕妇中,死胎引产2例(6.5%),妊娠中期医源性终止妊娠3例(9.7%),余26例妊娠期满行剖宫产术(83.9%)。31例产妇死亡1例(3.2%);16例(51.6%)产后转ICU,持续监护后康复;余14例产后较为稳定(45.2%)。31例孕妇死胎引产2例,余29例围产儿死亡6例,存活23例。孕妇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高者,产儿的死亡率越高(χ^2=12.314,P一0.002)。存活的23例胎产儿中,孕妇肺动脉高压程度轻者,产儿体重较高(t=2.516,P=0.019);并且孕妇肺动脉高压程度轻者,早产率较低(χ^2=5.855,P=0.016)。【结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对母婴均有较高的风险,并且随肺动脉高压程度增加,风险增大;妊娠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经积极处理,仍有望获得满意的产科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高龄老人的临床特征。【方法】93例高龄老人CHF根据肾功能指标分为心衰组(A组)51例,心肾1组(B组)15例,心肾2组(C组)27例。对性别、年龄、主要伴发病、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脑利钠肽(BNP)、血色素(Hb)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B、c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A组(P〈O.001),C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A组(P〈O.05)。②B、C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01)。③治疗后B组Cr显著降低(P〈0.01),与A组接近,BNP仍较A组高(P〈0.05)。治疗后C组Cr、BUN增高(P〈O.01),治疗前后BNP均高于A组(P〈O.05),Hb均低于A组(P〈O.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肾综合征的死亡与伴发病营养不良、cr、BUN、BNP、Hb等因素相关;Cr与BNP呈正相关。【结论】①CHF高龄老人有营养不良和2型糖尿病并存时可能更容易发生心肾综合征,且疗效与预后差。②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其预后越差,BNP也可能作为判断其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唐欣  徐路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54-2256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T2DM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组26例,T2DM不伴脂肪肝组31例多项指标。【结果】T2DM病伴有脂肪肝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甘油三酯、胰岛素敏感指数较T2DM不伴有脂肪肝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硝基酪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免疫试剂盒测定109例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T2DM组)、15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CHD组)和103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硝基酪氨酸浓度。结果(1)T2DM-CHD组血清硝基酪氨酸浓度为(78.17±10.68)nmol/L,高于T2DM组[(70.50±9.13)nmol/L]及对照组[(63.23±11.55)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硝基酪氨酸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Gensini积分相关(r=0.361,P=0.009;r=0.206,P=0.001;r=0.347,P=0.026;r=0.46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硝基酪氨酸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94,95%CI:1.053-1.137;P〈0.01)。结论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人冠心病(CHD)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方法]160例患者来自本院老年CHD住院患者,非CHD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高血压、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传统危险因素对老年患CHD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单因素显示吸烟史、体重指数、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TC、TG、HDL-C和LDL-C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史、血清胆固醇、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是老年患者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老年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血清胆固醇、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早期防治老年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