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骨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与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5年11月至2014年5月根治性切除并以钛网重建胸壁缺损的胸骨肿瘤患者共12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能扪及胸骨肿块,其中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切除胸骨肿瘤后均采用钛网修补行一期胸壁重建。术后并发纵隔血肿1例、急性左心衰1例、肺不张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诊断:软骨肉瘤5例,软骨瘤1例,浆细胞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低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1例,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1例,PNET/Askin瘤1例。随访至2014年5月,其中2例已死亡,均为软骨肉瘤患者,术后分别生存5个月和24个月。结论  胸骨肿瘤以恶性为主,及时充分的手术切除及钛网一期胸壁重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使用钛板及模块化假体进行胸骨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江阴临床学院胸心外科施行了根治性切除的10例胸骨肿瘤病例,10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CT检查及三维可视化重建,其中6例病例使用钛板进行胸骨重建,4例病例使用模块化假体进行胸骨重建。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间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肺部感染,予以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浆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4例,胸骨及周围软组织转移性甲状腺滤泡性癌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骨肉瘤1例。10例患者随访期为60个月;2例软骨肉瘤患者复发死亡,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及30个月;1例浆细胞瘤患者因多发转移死亡,生存期为28个月;1例软骨肉瘤患者因其他原因死亡,生存期为40个月;余患者未见复发,状况良好。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胸骨肿瘤切除及胸骨重建的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中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谌勇  魏大成  古恒 《吉林医学》2012,33(33):7173-717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钛网重建脊柱和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且行前路减压钛网重建脊柱的方法治疗的患者32例的手术方法、疗效和随访记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均进行钛网植骨重建脊柱。患者融合节段的平均凸度角为5.0°,矫正率达到92%。对患者在术后进行X线和CT复查,椎管减压非常彻底,椎体的复位情况非常良好。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0~15个月,在随访期间,2例患者的钛网内置物出现轻微的松动和移位,但患者没有具体的临床表现,其余患者都达到骨性融合的效果,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减压钛网重建脊柱治疗能够很好的恢复患者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比较显著,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头面部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及局部整形重建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头面部血管畸形临床资料。病例先后应用NBCA、丝线、颗粒或无水酒精等进行栓塞 ;4例栓塞后手术切除 ,其中 2例应用钛网进行局部重建。结果 栓塞后畸形团血管充盈减少 ;原有搏动及杂音减弱。手术切除彻底 ,无复发 ;局部重建者 ,外观轮廓完整。治疗后 8例痊愈 ,3例病变反复者经多次局部注射无水酒精 ,临床缓解症状良好。结论 栓塞治疗头面部血管畸形疗效良好 ,治疗时可根据病情和治疗阶段选用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方法。病灶侵犯局部正常组织而影响外形者 ,要及时切除病变和局部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3例脊柱肿瘤切除、植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方法。随访2~20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术后症状均有缓解,神经功能恢复优良,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现象。结论 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稳定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颅颌面骨缺损的Ⅰ期修复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颌面骨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从我科2002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26例颅颌面复合伤和颅颔面肿瘤患者中,回顾性分析7例颅颌面骨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病例资料,通过2例典型病例,探讨手术适应证和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方法。结果颅颔面创伤和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适宜于Ⅰ期修复重建颅颌面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骨和钛板、钛网等人工材料,可以良好的修复颅颌面骨框架,恢复面部形态。结论颅颌面骨缺损畸形Ⅰ期修复重建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自体骨和人工材料可以良好修复颅面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胸骨肿瘤切除术后胸大肌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07年收治的9例胸骨肿瘤病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形成的胸壁缺损采用胸大肌修复重建。结果9例胸骨肿瘤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胸壁畸形,轻度反常呼吸,无呼吸循环并发症。结论胸骨肿瘤适宜手术切除,但术后一般缺损较大,特别是胸骨全部切除,在修复重建时,采取游离胸大肌对拢缝合,可有效重建胸壁,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脊柱重建治疗腰骶段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月腰骶段恶性肿瘤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脊柱重建方式,术中后路先完整切除病椎,然后钛网植骨进行椎体重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固定.对比观察实施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结果:16例患者获完整随访,1例失访,经X线及CT检查,1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不融合及内固定断裂,脊柱稳定性好.结论: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脊柱重建治疗腰骶段恶性肿瘤能有效切除肿瘤、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脊柱重建治疗腰骶段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腰骶段恶性肿瘤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脊柱重建方式,术中后路先完整切除病椎,然后钛网植骨进行椎体重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固定。对比观察实施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疼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结果:16例患者获完整随访,1例失访,经X线及CT检查,1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不融合及内固定断裂,脊柱稳定性好。结论: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脊柱重建治疗腰骶段恶性肿瘤能有效切除肿瘤、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后喉功能的重建中,探讨应用钛网作为喉支架进行喉功能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于合适的喉癌患者,先行喉垂直额侧部分切除,在术中根据喉部缺损的需要应用钛网制作恰当的喉支架,保留胸骨舌骨肌及其筋膜,作为喉支架的衬里,肩胛舌骨肌覆盖钛网喉支架的外侧,进行三明治式的喉腔重建。术后观察患者术后吞咽、呼吸、发音等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无呼吸困难,术后吞咽、呼吸、发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合适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可以应用钛网作为喉支架进行喉腔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