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h尿白蛋白(MAU)定量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34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RP水平随尿白蛋白、血肌酐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而逐渐增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及早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白蛋白尿水平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8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1~199 mg/24h,3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 mg/24h,43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右前臂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内皮舒张功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DMA.结果 三组桡动脉腔内径及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2.58)%、(7.56±2.17)%比(15.72±3.05)%、(15.42±2.71)%、(15.37±2.92)%比(19.31±3.76)%],大量白蛋白尿组EDD明显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AD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08)、(0.92±0.12)μmol/L比(0.39±0.05)μmol/L],大量白蛋白尿组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DMA与EDD呈负相关(r=-0.81,P=0.020),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5,P=0.034).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DMA显著升高,其升高与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3例GDM患者为观察组,42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标准,将观察组分为正常蛋白尿组(16例,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3例,20μg/minUAER200μg/min),大量蛋白尿组(24例,UAER200μg/min),检测各组血清VEGF、FABP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VEGF、FABP4诊断GDM早期肾损害的效能。结果:血清VEGF、FABP4水平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P0.05)。VEGF、FABP4阳性检出率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P0.05)。VEGF、FABP4及联合诊断GDM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2.4%、72.3%、79.4%、0.617(95%CI0.729~0.931);79.4%、72.8%、81.8%、0.729(95%CI 0.617~0.872);89.4%、82.8%、83.8%、0.894(95%CI 0.829~0.941)。结论:GDM患者肾损害时早期外周血清VEGF、FABP4可出现显著增高,VEGF、FABP4检测有助于诊断GDM早期肾损伤,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2型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损害标志物,分析其与白蛋白尿相关性。方法 6 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Ⅱ组) ,同时以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Ⅲ组) ,分别检测其循环内皮细胞(CEC)、vonWillebrand因子(vWF)、内皮素- 1 (ET - 1 )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DM患者CEC、vWF和ET - 1明显增高,尤其是DN组(P <0 .0 5 ) ,各指标间以及与尿白蛋白排泄呈正相关。结论 2型DM患者在出现白蛋白尿前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其白蛋白排泄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在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22例、显性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IL-1β、I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三组糖尿病患者IL-1β、ICA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白蛋白尿组IL-1β、ICAM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IL-1β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ICAM水平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β、ICAM与UAER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β与ICAM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CAM、IL-1β水平升高与UAER关系密切,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早期监测对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丽银  王红祥  赵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2-464,4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83人,均详细记录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ALB)等数据,并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细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将糖尿病肾病组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比较这些组白蛋白的水平。[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肾病患者245人,微量白蛋白尿163人,大量蛋白尿75人,无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组与有无周围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mg/24 h)32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4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白蛋白尿和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的CRP、IL-6、TNF-α增高,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增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许振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42-2843
目的:探讨绝经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A组23例为非糖尿病肾病组,UAER<20μg/m in,B组25例为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 in,C组20例为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 in。所有入选病例检测Lp(α)及血脂等。结果:①糖尿病肾病组与非肾病组比较血Lp(α)水平增高(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Lp(α)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②血Lp(α)水平与病程和血肌酐呈正相关(r=0.802、P<0.01,r=0.825、P<0.01)。结论:绝经后糖尿病肾病者血Lp(α)水平增高,而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正相关;血Lp(α)既是造成肾损害的原因,亦可能继发于肾脏损害,进而加重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2(sVCAM-2)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4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8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6例;收集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2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VEGF、sVCAM-2水平以及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百分比。结果 3组血清VEGF及sVCAM-2水平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内皮细胞比例、内皮祖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血清VEGF、sVCAM-2与内皮细胞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与内皮祖细胞水平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VEGF及sVCAM-2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高表达,与微血管内皮功能水平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A组,多囊卵巢综合征非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和RBP4水平,采用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VEGF、HbA1c水平与HOMA-IR和IA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B组和观察A组血清RBP4、VEGF、HbA1c、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A组血清RBP4、VEGF、HbA1c、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观察B组(P0. 05)。观察B组和观察A组I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A组明显低于观察B组(P0. 05)。观察A组血清RBP4、VEGF、HbA1c水平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 05),与IA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 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VEGF、HbA1c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快速和高效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李英  ;唐英琪 《现代保健》2014,(34):98-100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30日-2014年1月30日本院的15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伴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的150例脑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不伴糖尿病组。给予不伴糖尿病组患者常规临床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伴糖尿病组患者相关干预措施,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伴糖尿病组中的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意识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糖尿病组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不伴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80.00%高于不伴糖尿病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复杂,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可行性高,临床患者可考虑加大推广治疗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2型糖尿病以及伴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R是否升高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30例,糖尿病合并UAER升高组(DM2组)32例,所有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血尿素氮(BUN)、UAE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治疗前TC较对照组、DM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DM2组治疗后TC、L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有下降趋势,而HDL-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和DM2组治疗前血清SOD水平明显下降,而MD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DM2组治疗前血清SOD水平进一步下降,而MDA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DM2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有所升高,而MDA水平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DM2组治疗后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OD、MDA为应变量,UAER为自变量,经相关分析发现SOD与UAER呈负相关(r=一0.64,P〈0.05),而MDA与UAER呈正相关(r=0.56,P〈0.05)。在校正年龄、TC、TG、HDL-C、LDL-C、FPG等因素的影响后,SOD与UAER仍呈负相关(r=一0.41,P〈0.05),而MDA与UAER仍呈正相关(r=0.37,P〈0.05)。结?  相似文献   

13.
张岩 《现代保健》2010,(36):8-11
目的 通过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肥胖、糖尿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52例)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76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技术检测HRV,与正常组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总频谱功率、低频段功率、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均显著低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P〈0.05,P〈0.01);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SDNN与病程、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者为DM1组45例,无微血管病变者为DM2组40例)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E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并与8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DM1组、DM2组及对照组间MPV、PDW和Fib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PLT、PCT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如MPV、PDW和Fib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微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进展的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发现病变。方法 260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88例)、T2DM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92例)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80例),检测DR可能相关临床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间的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病程、ACR、Ang-2、VEGF明显高于NDR组和NPDR组,NPDR组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载脂蛋白B100(ApoB 100)升高,收缩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二者在NPDR和PD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和NPDR组间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VEGF、ACR、收缩压与DR独立相关,OR值及95%CI分别为1.823(1.280~2.643)、1.376(1.121~1.843)、1.268(1.116~1.612)、1.205(1.101~1.375)、1.052(1.015~1.091)。结论糖尿病病程、ACR增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血压、血脂控制不良及促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包括VEGF和Ang2均是导致DR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关系。方法将302名T2DM住院患者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10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10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9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CIMT水平;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UAER和CIMT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具有可比性(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CIMT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临床白蛋白尿组CIMT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相关显示,UAER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01)。结论UAER与CIMT关系密切,UAER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技术(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研究糖尿痛患者冠脉斑块的组成和特点。方法:100例确诊冠心痛患者在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后行VH—IVUS检查,分为糖尿病组(40例)和非糖尿病组(60例),对靶血管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糖尿病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C(necrotic core,NC)、DC(dense calcium,D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NC(11.0%±4.5%)对(7.62%±7.62%),P〈0.01;DC:(5.6%±3.54%)对(2.9%±1.62%),P〈0.01。糖尿病组VHD—TCFA(VHIVUS—derivedthin—cap fibroatheroma,VHD—TCFA)、VHD—FCA(VHIVUS—derived fibrocalcific,VHD—FCA)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VHD—TCFA:74%对41%,P〈0.01;VHD—FCA:74%对41%,P〈0.01。同时,VHD—FCA和VHD—TCFA的糖尿病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54%对16%,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以脂质核心和钙化斑块为主,同时薄纤维帽宽块和纤维钙化斑块的发生率较高.糖尿患者靶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冯伟明 《现代医院》2008,8(10):26-2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Fg)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把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无胰岛素抵抗组(A组,21例)和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B组,20例),另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c组,24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3组患者hsCRP以及Fg、血糖、胰岛素、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B组及c组hsCRP和Fg水平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I与Fg和hsCRP呈正相关(OR分别是2.901,1.318,均p<0.01)。结论hsCRP和Fg反映出机体炎症活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内分泌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101例D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受试者血清中VEGF和CRP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DC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分析心脏不同扩大程度、不同心功能与血清中VEGF和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DC组血清中VEGF水平([312.2±12.2)ng/ml]明显高于T2DM组([98.7±4.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7±2.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组CRP水平([13.0±2.7)mg/L]高于T2DM组([7.0±0.9)mg/L]和正常对照组([4.3±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C患者心脏中度扩大和重度扩大组VEGF和CRP水平均高于轻度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C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舒张功能不全组VEGF和CRP水平[分别为(401.1±6.32)ng/ml、(17.7±1.47)mg/L]高于单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组[分别为(236.1±17.9)ng/ml、(11.1±0.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发病可能与VEGF和CRP的参与有关,VEGF和CRP在DC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姜璐  马凤海 《现代保健》2013,(19):16-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44例,记录病程,分析患者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hC肽(PC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清胱抑素C(CysC)、24h尿微量白蛋白(24ALB)等指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CysC水平将544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结果:DN组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CysC呈负相关(r=-0.153,P〈0.01)。结论:空腹血清C肽水平的下降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