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范敬丰 《煤》2021,(3):30-32,34
为降低1301工作面回采期间作业区域的粉尘含量,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得出,工作面在顺风割煤和逆风割煤下粉尘的分布规律,工作面粉尘高浓度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煤机前方、滚筒处和采煤机摇臂与刮板输送机之间;基于粉尘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设计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划分为采煤机滚筒前方、滚筒处和采煤机摇臂与刮板输送机间三个部分,并对喷雾的布置参数具体设计,在喷雾方案实施后测试工作面粉尘浓度。结果表明:喷雾系统实施后,工作面溜槽和支架人行道降尘效果显著,优化了回采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玉册 《煤矿安全》1989,(12):25-29
综采工作面粉尘的主要来源是割煤、清煤和移架。采煤机的割煤方式对工作面的呼吸性粉尘分布有较大影响。当主要尘源来自割煤与清煤时,逆风割煤顺风清煤比较有利;当主要尘源来自顶板时,顺风割煤逆风清煤较有利。工作面的漏风对呼吸性粉尘的分布及扩散有很大影响。当主要尘源为割煤和清煤时,从采空区向工作面的漏风对降低人行空间的呼吸性粉尘有利;当主要尘源来自顶板与采空区时,从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对降低工作面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有利。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12054工作面的回采作业环境,通过Fluent模拟软件进行粉尘运移规律分析,分别得出采煤机在顺风割煤和逆风割煤时粉尘高浓度区域的分布规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工作面采煤设备特征,设置工作面气水喷雾降尘系统包括滚筒处、滚筒前方和采煤机摇臂与刮板输送机间,并在喷雾系统实施前后分别进行溜槽区域粉尘浓度测试,已验证喷雾降尘效果。结果表明:喷雾系统实施后,工作面顺风割煤和逆风割煤时溜槽的降尘率分别达到60%~80%和40%~70%,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轩岗煤电有限公司刘家梁矿2214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煤产尘为研究对象,建立粉尘运移数学模型和综采工作面物理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应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煤机截割产尘运移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滚筒采煤机的前滚筒割煤下落高度较后滚筒大,且前滚筒割煤产尘受设备布置和强湍流气流的影响大,导致其迅速横向运移至采煤机司机工作区域,其中5μm以下致病粉尘运移现象严重,是引起采煤机司机易患尘肺病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214综采工作面进行现场测尘,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阳煤集团三矿K8203综放工作面生产及粉尘防治现状,测试分析了采煤机附近人行道上风速分布规律,研究了采煤机割煤产尘特点及顺风、逆风割煤时粉尘运移规律,确定了综放工作面粉尘防治的重点区域及治理方法,优化了采煤机高压外喷雾和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形成了三维立体式控降尘系统,优化后采煤机司机及机尾10m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达90%以上,降尘效果明显,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粉尘问题。  相似文献   

6.
韩院生 《煤》2021,(3):9-11
为了研究W型通风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粉尘分布的规律,对生产时工作面分段进行粉尘浓度测定,了解粉尘分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机顺风割煤与逆风割煤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相似,逆风割煤时的粉尘浓度较大;移架时粉尘浓度从支架上风侧开始至下风侧浓度迅速增大到最高,然后很快降低,在尘源下风侧5 m左右粉尘浓度达到最大,移架尘源下风侧10 m处粉尘浓度急剧下降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马威 《煤矿安全》2014,(4):67-70
在分析采煤机割煤产尘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两相流理论建立采煤工作面粉尘运移的离散相数学模型,设定不同的边界条件,得到不同巷道风速情况下采煤机逆风割煤时前滚筒垮落产尘时粉尘浓度的分布,并分析得到高风速综采面采煤机产尘的运移规律。据此有针对性的开展采煤机含尘气流控制及喷雾降尘技术的研究,并在实验工作面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降尘效率可以达到90%。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小纪汗煤矿11219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煤粉尘浓度,结合综采工作面粉尘参数,通过对粉尘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面风流粉尘分布情况,并采取降尘技术措施。研究表明:在采煤机附近及其下风侧5~20m的位置粉尘浓度达到最大,在8MPa压力下GSCM-1和GSCM-2型喷雾负压降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姚锡文  鹿广利  许开立  李兴 《金属矿山》2014,32(10):170-175
考虑大倾角综放面生产条件复杂,采煤机产尘量大,放煤口处的粉尘易扩散,运用现场测试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煤机割煤时产尘量和粒径分布进行研究,对采煤机割煤工序浮尘量与落尘量进行了测算,设计了集抑尘、强化喷雾除尘和尘流控制的大倾角综放工作面采煤机抑尘引射除尘系统,并进行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采煤机割煤时产生的粉尘近一半为浮尘,粉尘中位粒径为8.22μm,呼吸性粉尘约占全尘的44.5%,应重点防治。采煤机抑尘引射除尘系统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由原来的49.5%提高到了65.3%。通过在液压支架上安装喷雾喷嘴和引射除尘器,对全尘的除尘效率由69.4%提高到85.7%。该方法可为大倾角综放工作面放煤口位置处的粉尘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的分布规律,运用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粉尘颗粒的离散相数学模型,结合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实际特点,以采煤机割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葛亭矿2317综放工作面的粉尘运动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空间粉尘浓度的沿程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对采煤机附近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喷雾,在滚筒处形成空间"立体交叉"式高压喷雾,对采煤机割煤产尘进行控制和沉降。分析结果表明:局部风速增高是司机作业区粉尘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逆风割煤时粉尘扩散加快,且采煤机下风侧粉尘浓度峰值较顺风割煤时高;采取控降尘技术后,司机位置和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降尘效率分别为82.72%和86.63%。  相似文献   

12.
陈永文  李晓宏 《煤》2000,9(5):27-28,50
介绍了 2 30 7综放面风水喷雾降尘系统试验方案设计 ,对降尘效果进行了评价 ,分析了采煤机割煤粉尘来源及分布 ,探讨了风水喷雾降尘原理 ,阐述了影响喷雾降尘的主要因素 ,并对试验方案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 ;通过现场初步试验 ,证明风水喷雾降尘效果良好 ,有效地改善了综放面的工作条件 ;组合式风水喷雾器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压力风增加了喷雾器水出口的动能 ,提高了雾化效果 ,能有效地将粉尘捕获 ,从而起到降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福林 《煤》2004,13(4):6-8
通过对寺河矿大采高综采面回采实践的综合分析,从首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顶板支护及回采工艺、过地质构造、末采收尾、综采面搬家、煤炭资源回收率、大采高综采面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技术分析和论证,为今后大采高综采面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建议,由此也为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4326超长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金刚  牛宏伟 《煤》2000,9(2):16-18
以现场矿压观测资料为基础 ,结合矿山压力理论对国内第一个超长综放面来压规律及特点进行简单分析 ,初步掌握了超长综放面的来压规律 ;并从来压步距、强度、支架压力及运行状况等方面与普通综放面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超长综放面有别于普通综放面的来压特征 ,可为今后设计、布置和回采类似工作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唐公沟煤矿技术改进前3-2煤层采用的是房柱式开采方式,在进行下位4-2上煤层开采时,顶板的相应区域将受到3-2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的影响而产生应力集中,易造成4-2上煤层开采时两巷片帮、冒顶,工作面煤壁片帮。通过建立UDEC数值模型,研究了4-2上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3-2采空区遗留煤柱的骨牌失稳现象,分析得出了4-2上煤层工作面位移变化规律及不同煤柱宽度对骨牌失稳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综采工作面转角开采新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籍志强  聂启胜 《煤》2004,13(1):4-5,14
简要阐述了抚顺煤业集团大兴矿W1—501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地质条件,转角开采工艺,回采管理中的注意事项,拓宽了综采工作面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7.
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冒顶机理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辰  刘富明 《煤》2001,10(1):14-15
通过对综放面围岩结构的分析 ,论述了工作面煤壁产生片帮冒顶的机理 ,从而得出了支承压力、老顶回转、煤层硬度、节理裂隙、推采方向、停采时间是影响煤壁片帮冒顶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并结合峰峰局五矿 5 2 110面片帮冒顶的实际情况 ,说明了防治片帮冒顶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兴隆庄煤矿10302综放工作面开采实际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超声成像测试相互验证的方法,对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工作面垂直应力呈"马鞍形"分布,剪应力大致呈"蝶状"分布;现场超声成像探测表明,10302综放工作面煤层底板下16 m范围内裂隙发育较为明显,但16 m以后裂隙发育相对较少;综合分析得出该面采动底板变形破坏深度为16 m,研究结果为兴隆庄煤矿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及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昆木 《煤炭技术》2014,(8):158-160
顾北煤矿1242(3)工作面作为提高回采上限的试采工作面,顶板破碎,矿压显现明显。为了顺利安全完成回采任务,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矿压观测方案,分析出上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将之应用于生产。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顶板管理确保工作面较快推进,该上提工作面的开采经验,对类似地质条件的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彪  程卫民  王昊  王家远 《煤炭学报》2018,43(8):2269-2279
为探究滚筒旋流风对截割煤尘侧向逸散规律的影响,对工作面中风流-煤尘在滚筒旋流风汇入前、后的流动及逸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呼吸带作为一个高度范围分析其平均煤尘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结果研发了采煤机雾化封闭式除尘器并通过煤尘质量浓度的实测考察其应用效果,同时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滚筒旋流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对截割煤尘具有极为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中前滚筒截割煤尘在采煤机中心下风侧14.2 m处的底板附近汇入人行道空间,后滚筒截割煤尘则首先由采煤机中心的底板附近汇入人行道空间,随后在其下风侧2.9 m处的全断面空间大范围涌入。在呼吸带范围的人行道侧,采煤机下风侧18.3~21.8 m为峰值浓度分布区,煤尘质量浓度约为300~400 mg/m~3。初始实测煤尘质量浓度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5%;采煤机雾化封闭式除尘器的降尘率为50%~80%,平均降尘率为6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