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出口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同时,有关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国际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建立健全纺织品行业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已刻不容缓.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纺织品反倾销预警机制模式的几点建议,试图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纺织品反倾销预警机制模式来减少我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本文建立的综合的预警机制模式试图凭借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微观和宏观调控,及时地进行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有关企业进行有效的预警,来应对可能的贸易诉讼或者及时调整纺织产品出口方案,以保障我国纺织品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入世时承诺的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242条款)刚刚终结之际,以历史分析的方法阐述中美纺织品贸易法律制度的产生及演化,并对美国制约中国纺织品进口的法律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最有可能引发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美国421条款以及美国有关纺织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法律问题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输美纺织品出口企业从容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纺织品贸易额屡创新高。而中美纺织品的贸易摩擦也"水涨船高",其中,美国设定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中美纺织品贸易的一个关键因素。非关税壁垒不只是贸易上的问题,其背后被赋予了很多政治的意义。从政治因素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可以更合理地解释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尤其是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4.
加工贸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之一,也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我国是世界服装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服装加工贸易在服装进出口贸易及整个纺织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上升的内部压力及人民币升值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和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升级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升值条件下纺织品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并没有因为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而得到缓和。我国一直采取的自愿出口限制、出口税等措施,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应当适当调整。当前,发展纺织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即积极采取自愿进口扩大措施,并鼓励纺织品企业向发达国家跨国并购,不但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而且在汇率升值的契机下更有利于我国纺织产业保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1日起,世界纺织品贸易实行一体化,中国结束了长达35年的纺织品服装配额体制.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等开始对中国的纺织品设限.为应对各国的贸易限制,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除依靠政府解决摩擦之外,还应采取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投资预警机制,加快行业协会建设,扩大对外投资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是在全球纺织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的位置,而且在贸易摩擦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我国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出发,由知识产权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探讨了我国纺织品贸易价值链提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兴起、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汇率变动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这些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文基于引力模型,实证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我国应尽快完善现有的绿色标准,引导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生产,绿色出口;激励纺织服装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实现自我内部升级;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内需市场,实现内外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9.
纺织品服装协定一体化与我国纺织品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ATC实施后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面临的新形势 ,归纳了各国对华纺织品服装反倾销的状况及特点 ,提出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如何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谈提高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出口创汇、创利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及组成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准确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且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纺织业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高低不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中纺织原料产品竞争力较弱,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较高;服装类产品比较优势稳定且显著,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纺织机械产品处于比较弱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也较低,但呈上升趋势。最后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及其淮系集团在近代机器纺织工业创办中,做了大量创始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从三上《织布局折》到上海机器纺织局的草创和发展、焚毁和规复的过程,无不体现李鸿章对发展机器纺织的高瞻远瞩。李鸿章关于建设机器纺织工业而富国利民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纺织业技术由传统手工业向现代机器化大生产转型,并奠定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必需的人才和资本基础,促进了近现代纺织基地建设,并由此影响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结合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纺织品认证的基础上,针对纺织行业所遭遇的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行业展开预警分析,以引起中国纺织品生产和贸易行业的关注和防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两岸纺织服装贸易的现状,阐述ECFA早收清单对内地纺织服装企业有着积极影响。后ECFA时期,内地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军台湾市场;加强两岸纺织服装业的合作,由此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中形成合力,共同提升纺织服装业的经济竞争力,促进大中华市场的经济发展并提升两岸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不仅伴随着高技术产品的飞速发展,还使产品内贸易方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电子信息产业(ICT)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主力,由于其模块化特征,具有显著的产品内贸易流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ICT产业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相关数据,探讨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内贸易的国际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在ICT产业的竞争力增强,产品内贸易方式促使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实现从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攀升。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纺织服装贸易出口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河南省纺织服装贸易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也存在着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河南省纺织服装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河南省在纺织服装贸易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湖南发展服饰产业存在着明显的比较优势,现在已经发展了宁派服饰集群等五大服饰产业集群。湖南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共享,实施品牌战略,营造服饰文化氛围等措施,提升其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和服饰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初期,我国丝绸、服装、家纺类产品出口都面临不利形势。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业生产和管理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市场信息不发达、自主品牌与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低等。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应构筑自己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加强纺织业行业协会建设,加强信息沟通,改造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以扭转纺织服装出口的不利形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分15个行业、8种能源来研究中国基于国内生产、消费、出口、进口中的CO2排放及国际贸易中的净排放等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一直是碳贸易净出口国,1997—2007年的CO2排放量持续增长,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的CO2排放量,且出口的CO2排放量占国内生产的CO2排放量的比例很大,这说明出口对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是进口和出口CO2排放量相对较大的三个行业。(3)从单位产值看,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在1997—2007年持续下降,而国际贸易净值的CO2排放强度1997—2007年一直上升,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要远大于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表明中国净出口的资源和能源正在不断地快速飙升。因此,中国应加大鼓励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出口,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出口,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和新能源,从而减少中国的CO2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的比较优势是依靠未完全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而实现的。如果贸易各国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那么我国纺织出口部门的比较优势将发生改变。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了各国贸易竞争力,改变了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纺织行业为例,实证说明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