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对锅炉燃烧特性影响,针对600 MW机组煤粉混燃生物质气锅炉,基于ANSYS软件数值研究了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变化对炉内温度分布、组分分布以及NOx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到了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对炉内燃烧及NOx生成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煤锅炉混燃生物质气对煤粉燃尽率影响不大,相比于纯煤燃烧工况,炉膛出口烟温和NOx质量浓度降低;在研究的工况范围内,随着生物质气喷口位置的升高,炉膛出口烟温上升,NOx质量浓度先降后升,燃烧器区域O2和CO质量分数降低,CO2质量分数上升;当生物质气喷口位于第2层一次风喷口处时,炉内混燃状况最好,炉膛出口NOx质量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3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x排放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温州电厂3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燃烧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炉膛温度场、速度场和气相组分浓度场的分布,并通过后处理方法计算了NOx的浓度分布.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得到的炉膛燃烧状况基本符合四角切圆燃烧煤粉炉的实际运行情况;燃尽区的NO浓度不断增加,水平截面NO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OFA上部炉膛高度为30 m处;炉膛出口温度和NOx排放量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均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3.
某600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在满负荷运行方式下NOx排放浓度约400mg/m3,不能满足国家对电站锅炉NOx减排的要求。对此,采用高级复合式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和炉膛布置相匹配的方法,降低NOx排放量。同时,以数值模拟软件FLUENT为工具,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对燃烧器拟改进结构与原始结构锅炉煤粉燃烧过程和NOx生成特性进行模拟并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空气分级燃烧后,炉膛温度场、速度场以及CO、O2的排放量均有相应的变化,且NOx排放量大大降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计算误差在5%以内,可准确预测燃烧器改进后NOx生成与排放量,为燃烧器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负荷下炉内燃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基于Fluent软件对某台35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内的流场、温度场、组分分布及污染物NO_x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炉内切圆明显,整个炉膛空间存在螺旋上升的流场;燃烧器区域温度最高,炉内温度随着炉膛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负荷降低,炉内温度水平降低,30%额定负荷工况时炉内温度水平偏低,需要考虑炉内煤粉的引燃和稳燃问题;组分场分布与温度场有很大关系,高温区对应高CO浓度场和低CO_2浓度场;在炉膛高温区大量生成热力型NO_x,随着锅炉负荷降低,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超超临界锅炉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优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下,对一台1 000 MW超超临界前后墙旋流对冲燃烧煤粉锅炉进行了炉内流动、燃烧、传热与NOx排放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符合性较好。结果表明,不同的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对煤粉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燃烧器区域空气分级效果、下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水冷壁壁面热流分布有不同的影响。相比6台磨煤机运行,当5台磨煤机运行,停运上层燃烧器时,煤粉颗粒停留时间增加,飞灰含碳量降低,煤粉燃尽率增加;燃烧器区域空气分级效果得到强化,NOx排放量降低;下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大屏过热器挂渣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3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和NOx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TASCFLOW软件平台与大型燃煤锅炉炉膛的数值模拟计算软件COALFIRE,对1台30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及污染物的排放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整个炉膛温度最高的地方出现在燃烧器区域;炉内各组分浓度分布与温度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炉膛出口氧量为6.4%左右;NOx的生成主要在炉膛的燃烧器区域,沿炉膛高度浓度逐渐减小。同时也得出了炉内壁面热负荷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电厂运行中NOx排放量过高的问题,通过对NOx生成机制以及电厂实际燃用煤质的分析,采用去除部分卫燃带以及将主燃区内部分三次风移至主燃区上方的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炉内进行降低NOx排放的改造。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改造前后的炉内温度水平、组分分布及NOx生成规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主燃区内氧量降低,炉内整体温度分布水平下降,缺氧燃烧造成主燃区内还原性气氛增强,有效地抑制了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改造后的试验结果也表明,上移三次风后,炉内NOx生成量显著降低。继续增大上移三次风量的比例,NOx排放浓度持续降低,但飞灰含碳量逐渐升高。综合改造后的试验结果,上移三次风比例为70%时,炉膛出口NOx浓度较改造前降低了40%且对炉内燃烧影响较小,改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CFD软件,结合改进的辐射特性模型以及化学反应机理,对3MW富氧燃煤锅炉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空气燃烧工况以及氧分压分别为23%、26%和29%下的富氧循环工况,对炉内速度、温度、组分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氧燃烧工况与空气工况相比,速度场、温度场相对保持不变。富氧燃烧绝热火焰温度总体低于空气燃烧工况,26%氧分压条件下比空气工况低200 K;入炉氧分压对炉内温度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氧分压提高,火焰最高温度也提高;富氧燃烧条件下燃烧器区域烟气CO浓度较高,锅炉主燃烧区域的水冷壁区域的结渣和高温腐蚀倾向有所加剧。随着氧分压的提高,CO浓度峰值也增加达到了3%~4%,但是在炉膛出口烟气中,CO浓度则稍微低于空气燃烧工况,燃尽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高度生物质气再燃喷口对锅炉燃烧过程等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搭建燃煤耦合生物质气模型,对某公司660 MW机组煤粉炉耦合生物质气再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对锅炉温度场、NOx的排放量和烟气中各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锅炉耦合生物质气再燃会导致炉膛烟气出口温度升高,并且随着生物质气喷口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生物质气再燃能降低NOx的排放量,生物质气喷口位于再燃区上部、中部、下部时NOx排放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8.32、210.19、239.58 mg/m3,其中生物质气喷口位于再燃区中部的效果最好,与原始工况NOx排放平均质量浓度291.96 mg/m3相比,下降了28.01%;生物质气再燃增加了烟气中CO的体积分数,并且随着生物质气喷口位置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电厂300 MW四角切圆锅炉高温腐蚀严重、NOx排放浓度较高等问题,运用Fluent软件对机组炉膛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燃烧器改造前后炉内的流场、组分场以及NOx浓度场的计算数值,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氮改造措施并对空气进行深度分级后,主燃区氧量降低,锅炉整体温度水平分布有所下降,改造后火焰切圆形成良好,炉内高温腐蚀得到改善,且NOx排放量较改造前减少了20%,改造方案对同类型锅炉机组运行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blems of Russia-made 800-MW coal-fired supercritical boilers in Suizhong Power Plant, such as burner burnout, water-wall leakage, slag screen I explosion, crack happened on the desuperheater outlet of reheater and welding degct of economizer; tells the process of renovating these units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adjusting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After several years‘ effort, all the problems have been well solved. The experience may be useful for other imported uni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北松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13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出现的2个突出问题,即锅炉效率偏低和磨损严重的问题,分析相关原因,给出提高锅炉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600MW超临界锅炉的特点,对锅炉冷态通风及动力场、冷热态冲洗、吹管、干态/湿态转变、启动系统、给水和蒸汽温度、主保护等调试工作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同类型机组的设计、设备选型、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670 MW超临界褐煤塔式炉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特点。同时,对采用塔式炉燃烧褐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统计,从不同角度分析1995年华东电网200MW及以上各类机组“四管”爆漏情况,并与1994年的爆漏情况作了比较,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管理工作应加强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设计的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特点及运行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锅炉结构合理、燃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7.
哈锅大容量褐煤锅炉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军 《黑龙江电力》2011,33(2):110-115
介绍了国内外大容量褐煤锅炉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大型褐煤锅炉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锅炉的容量和参数等级上阐述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п型布置或塔式布置、采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或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大型褐煤锅炉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8.
炉内喷钙脱硫对锅炉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台150MW供热锅炉炉内喷钙脱硫对运行性能的影响。追踪了喷钙脱硫投运前后三年来排烟温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喷钙脱硫引起受热面异常沾污对锅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专项试验,研究炉内喷钙脱硫对燃烧、炉膛和空气预热器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内喷钙脱硫使锅炉效率降低约1.72%,炉膛吸热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扼要地分析了国产1000t/h UP型直流锅炉存在的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谏壁电厂此型锅炉改造方案的选择、改造的主要内容、改造后的效益分析和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量7台不同炉型和燃烧器型式的2000t/h等级及以上容量燃煤锅炉性能和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结构和燃烧器型式、燃烧煤种对锅炉性能、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锅炉性能和NO<,x>排放浓度与锅炉结构和燃烧器型式、燃烧煤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