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例患者颈动脉体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颈动脉体瘤声像图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见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边缘较规则、无明显包膜.肿瘤较小时,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使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肿瘤较大时,常围绕血管生长.CDFI显示肿瘤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以动脉为主;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更能清晰地显示肿瘤内血流与颈动脉的关系;频谱多普勒显示:肿块内以动脉为主,为低速低阻型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颈动脉体瘤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显像特征.结果 18例颈动脉体瘤均诊断准确,超声诊断准确率100%,其二维超声均表现为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实质性相对均质的中低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瘤体与颈内、外动脉的位置关系以及瘤体内回声和血流分布情况,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临床检查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进行了2D-CDFI检查,并血管造影,其中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颈动脉体瘤2D-CDFI表现为:1.颈动脉交叉处见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边缘规则或呈分叶状;2.肿瘤较小时,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使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肿瘤较大时,常围绕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生长,并将这些血管包裹;3、肿瘤内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以动脉为主,其中有8例为颈外动脉的分支直接进入肿瘤内,4、能清晰地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2D-CDFI具有分辨率高、无创、安全、特异性强等特点,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一种有价值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经确诊的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颈动脉体瘤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及颈外动脉间距增宽,瘤体常呈实质低回声,边界清晰,较大瘤体常围绕血管生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内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动脉血流为主,能显示瘤体与颈动脉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颈动脉体瘤作出明确诊断,而且能显示瘤体与颈动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体瘤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共16个颈动脉体瘤的超声表现,重点观察肿瘤与颈动脉外膜的关系及肿瘤的血流特征。结果16个颈动脉体瘤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边界清晰的中低回声团块,瘤体均位于颈动脉外膜与管腔之间;颈动脉体瘤内血流丰富,为高速低阻血流信号。13个颈动脉体瘤瘤体供血血管发自颈动脉;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间距增宽者8个。结论根据颈动脉分叉处的中低回声团块,颈动脉外膜下方的瘤体位置,瘤体内血流丰富,颈动脉发出供血血管等特征,超声可对颈动脉体瘤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体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超声仪器及超声医生经验与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总结2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患者的超声表现,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超声仪器及超声医生经验与诊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体瘤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晰有包膜,常包绕颈内、外动脉及颈内静脉等周围血管.颈内、外动脉受挤压可使两血管之间角度增大出现"金杯"征,肿瘤内部血流信号非常丰富.结论超声医生的经验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可显著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6例共27个颈动脉体瘤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体瘤在B型超声上主要表现为有管道的低回声,位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但其诊断符合率仅为74%。彩色多普勒应用则显示瘤体内有丰富彩色血流,呈分枝、网状,脉冲多普勒显示多为动脉血流,呈低速低阻型频谱,诊断符合率可达96%。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有很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 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对不同临床治疗方法与超声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例颈动脉体瘤均做出了准确诊断。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分叉增宽,血供丰富是其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颈动脉体瘤做出明确诊断,而且对颈动脉体瘤的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后疗效观察等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颐性分析了lO例经病理确诊的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颈动脉体瘤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又处,预内及颈外动脉间距增宽,瘤体常呈实质性低回声,边界清晰,较大瘤体常围绕血管生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内丰富彩色血流信号,以动脉血流为主,能显示瘤体与颈动脉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颈动脉体瘤做出明确诊断,而且能显示瘤体与颈动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临床诊断的作用,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9年4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体瘤以及24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对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二维声像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肿瘤中,图像中未见明显的包膜,肿瘤边界较为清晰,形状相对规则,呈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位置均在颈总动脉分叉位置的平面,包围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的起始位置,颈总动脉分叉角度较大,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的起始位置距离加大。29例颈动脉体瘤的肿块图像内部可见明显的血流信号,表现为低阻动脉频谱;6例肿瘤的肿块图像内部可见较少的点、线状的血流信号;1例肿瘤的肿块图像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24例颈部神经鞘瘤中,图像中可见明确的包膜,肿瘤边界清晰,形状较为规则,呈低回声或囊实混合回声。3例肿瘤位置为颈动脉分叉位置的平面,包围颈总动脉分叉的平面,颈总动脉分叉角度较大;4例肿瘤的位置为锁骨上窝;17例肿瘤的位置在颈总动脉的附近,没有包围颈总动脉。15例肿瘤的肿块图像内部可见部分点、线状的血流信号;9例肿瘤的肿块图像内部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结论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影像学图像都存在一定的特征,在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情况下,以声像图特征进行参考诊断,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诊断,在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神经鞘瘤均为单发的实质性低回声肿物,可伴有囊性变,呈类圆形,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可探及点状或线状血流信号,呈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颈动脉体瘤为单侧或双侧发生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实质性低回声肿物,使颈内外动脉间间距增大,包绕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外动脉,内部血流极为丰富,呈低阻型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17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全部发生在起始部,闭塞者患侧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同侧颈外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严重狭窄者局部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其远端及近端血流速度减慢。其中5例严重狭窄者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结论 超声二维图像可清晰的显示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判定病变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二者结合,可对颈内动脉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对其所引起供血不足作出预报,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颈动脉体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患者的颈部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与颈动脉的关系等。结果肿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常围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生长。肿块呈中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楚,无包膜,血流较丰富,为动-静脉血流频谱。结论颈动脉体瘤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肿块与颈动脉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提供重要信息,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血流的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血流立体成像及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显像方面的特征。方法 健康志愿者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选用仪器为Acuson X/P 12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5/7MHz线阵探头;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Ecohscan 4.2)。三维图像采集方法选用自由臂方式。脱机进行血流的三维重建与显示。结果 颈动脉血流的三维彩色多普勒图像能够连续、完整地显示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的血流空间走行。粥样斑块形成的颈动脉三维图像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出管腔内血流束的立体变化特征。结论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一项新的无创性的血流立体成像技术,对于颈动脉血流观察及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CEA治疗前经CDFI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27例,其中12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CDFI显示40侧颈总或/和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34侧伴有斑状强回声,31侧管腔狭窄,程度为40%-95%,中位数是76%;2侧颈内动脉闭塞。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结果与CAG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在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方面有很高的敏感性,并且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可作为筛选CEA患者的可靠手段,也能用作CEA患者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无创性影像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临床疑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颈总动脉法(CC法)计算狭窄率.结果 CDFI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RA、DSA.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FI和MRA诊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90.9% vs 94.5%、65.5% vs 86.2%和82.1% vs 91.7%.结论 无创性影像检查(CDFI、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方面具有互补作用,应该配合应用,可作为普查和筛选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