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浙江省诸暨市儿童血铅浓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波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71-71,89
目的探讨浙江省诸暨市1~7岁血铅浓度及铅中毒发生率,为开展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6~12月间来我院体检的1280名儿童应用LK98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血铅浓度。结果 1280例儿童血铅水平平均(65.67±23.26)μg/L,铅中毒发生率为15.63%。男、女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分别为(70.13±24.13)μg/L、20.59%和(61.50±24.12)μg/L、10.00%,男童血铅水平、铅中毒发生率高(P0.05)。各年龄组间血铅水平有差异(P0.05),铅中毒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诸暨市儿童血铅浓度偏高,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毒呈增高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3075例儿童血铅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厦门市区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状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儿童3 075例,年龄0~12岁,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值。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64.98 g/L,铅中毒检出率为9.33%,随着年龄增加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男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结论:厦门市儿童铅中毒率接近国内其他城市平均水平,但血铅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铅污染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口及周边地区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分布情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3 248例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44.315 μg/L,其中男童的血铅均值为44.400 μg L,女童的血铅均值为44.171 μg/L;血铅≥100μg/L的儿童共46例,占1.42%,其中男性27例,超标率为1.32%,女性19例,超标率为1.58%.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口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比国内平均水平低,但血铅水平受居住场所、生活卫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故全社会和相关部门仍应重视血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0~14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05名0~14岁儿童,分〈3岁、3~7岁、〉7岁3组。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其血铅水平。结果:儿童平均血铅为(77.2±34.9)μg/L;血铅最低值为31.6μg/L,最高值为278.4μg/L。除3~7岁组,其余组男女间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铅≥50μg/L者464例,≥100μg/L者71例。各年龄组男女间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发生率男童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论:0~14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均较高,防治铅中毒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汉族、维吾尔族1702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晖  邹全  张晓玲 《西部医学》2011,23(11):2198-2199,220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维吾尔族儿童血铅浓度情况。方法对1702例汉族、维吾尔族0~12岁儿童血铅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汉族儿童血铅均值(35.03±22.60)μg/L,其中男童血铅均值(35.56±22.6)μg/L;女童血铅均值(34.31±22.52)μg/L,维吾尔族儿童血铅均值(45.4±26.44)μg/L,其中男童血铅均值(46.82±26.69)μg/L,女童血铅均值(44.27±26.55)μg/L,铅中毒汉族18例(18/1024),维吾尔族20例(20/678),铅中毒发生率汉族1.26%,维吾尔族2.95%。随年龄增长,血铅浓度在增长,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在相同年龄段血铅均值不同(P〈0.05);相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相同年龄段血铅均值相同(P〉0.05)。结论维吾尔族儿童可能有铅中毒的易感性,3~6岁间是儿童血铅浓度升高的关键年龄段,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为主的诊治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胜利油田2~13岁3419名儿童进行末梢血铅含量的测定。结果胜利油田2~13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7.54μg/L,血铅值≥100μg/L者为13.02%,血铅值≥200μg/L者为1.14%。胜利油田中心城区儿童血铅平均值为58.69μg/L,明显高于生活区和远郊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男童血铅平均值60.85μg/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53.75μg/L(p<0.01)。结论(1)与国内外相关报道资料相比,胜利油田2~13岁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均较低。(2)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4385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研究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调查保健门诊儿童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状况.方法采用阳极溶出伏安(ASV)法,检测4385例1个月~18岁儿童的血铅水平,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男、女童的血铅水平及其季节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本组儿童血铅水平为(55.9±7.5)μg/L,男、女童血铅水平分别为(59.1±7.4)μg/L、(50.5±7.4)μg/L.血铅水平≥100μg/L者695例,占15.8%,其中男童506例,检出率18.0%;女童189例,检出率11.9%,两者比较P<0.001.不同年龄组儿童铅水平升高和铅中毒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铅中毒程度有明显差别,轻度铅中毒与年龄呈正相关(线性回归系数B=9.348389E-03),中度和重度铅中毒与年龄呈负相关(线性回归系数B=-9348432E-03).1岁以内中和重度铅中毒者占45.5%;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有明显的季节特点[CHI(M-EXT)=8.982 P总<0.001],夏秋季节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显著增高.结论男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儿童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铅中毒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夏秋季血铅水平高于冬春季.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早期筛查,对铅中毒患儿及时干预和治疗,减少铅对儿童的损害,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我院1020例门诊儿童血铅含量,并对男女不同性别组间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020例儿童中,高铅血症者36例,检出率为3.52%(36/1020),其中,男童检出率为3.62%(22/607),女童为3.38%(14/41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6,P>0.05);高铅血症患儿中,男童血铅水平为(152.83±37 46)μg/L,高于女童(131.74±31.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随年龄增加血铅中毒百分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男女性别间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率均呈增高趋势,铅对儿童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应重视儿童高铅血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1310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本市儿童铅水平现状。方法采集门诊就诊儿童1310例静脉血,其中分0~2岁、3~5岁、6~9岁、10~,共4组,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结果1310例儿童当中,血铅≥100μg/L的儿童共440名,占总检查人数的33.59%。不同年龄的儿童随年龄增加,血铅中毒百分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儿童,男性儿童血铅平均值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居住在工业区及其附近的儿童、市区儿童、郊区和农村儿童血铅中毒率分别为53.85%、30.59%、27.31%。各区域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结论儿童铅中毒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毒呈增高趋势。儿童铅中毒已不只是医学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巢湖市1~5岁儿童血铅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初锦  程军  周义先 《安徽医学》2009,30(3):231-232
目的了解巢湖市儿童血铅水平,对不同性别、年龄儿童血铅水平比较研究。方法对门诊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710名1~5岁儿童进行血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420名,女性290名,血铅水平最大值132ug/L,最小值17μg/L,平均值为63.72±24.75μg/L。以铅中毒基点100μg/L为标准,铅中毒发生率为14.08%,男女童铅中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巢湖市儿童血铅水平比较高,应予以重视,足够认识,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2009年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09年本院37318名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47.55μg/L;血铅水平≥100μg/L的占2.91%,其中血铅水平在200~249μg/L的占0.25%,血铅水平在250~449μg/L的占0.28%,血铅水平450μg/L的仅占0.035%;男童血铅总体均值(49.37μg/L)高于女童(44.28μg/L)。结论 2009年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较往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庆市北部新区儿童末梢血铅水平和血红蛋白值及铅中毒情况,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重庆市北部新区儿童进行血铅检测。所有儿童根据贫血情况分为贫血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6例儿童血铅的均值是(32.47±3.21)μg/L,铅中毒的发生率为0.28%;贫血组血铅均值为(46.32±5.3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9±2.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值与补锌和饭前洗手呈负相关性,与吃爆米花,监护人吸烟史、监护人文化程度、油炸食品、居住地附近小工厂分布情况呈正相关性。结论重庆市北部新区儿童血铅水平较低,但贫血儿童血铅高于正常儿童,需加强监护人的预防儿童铅的摄入教育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潍坊市儿童血铅水平,以便探讨儿童铅中毒防治对策.方法 2010年,在潍坊市抽取城乡0~14岁儿童4223名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4223人,血铅浓度为56.57±27.12μg/L(男性为58.58±27.14μg/L,女性为53.87±26.89μg/L),其中>100μg/L的233例,均为轻度铅中毒,铅中毒检出率为5.52%.铅中毒检出率,男性为5.90%,女性为5.01%(P>0.05);0~4岁为2.68%,5~6岁为8.67%,7~14岁为6.96%(P<0.01).铅中毒组血钙、铁、锌低于非铅中毒组(P<0.01),血铅水平与血钙、铁、锌呈负相关(p<0.01).结论 潍坊市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不高,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钙、锌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吉林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吉萍 《当代医学》2009,15(36):52-52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吉林地区1335例托幼园所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1335名儿童血铅水平总体均值为0.344μmol/L,其中≥0.48μmol/L的占14.5%。不同性别间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差别无显著性,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血铅水平均值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结论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及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儿童血铅水平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血钙、铁、锌含量变化与铅中毒关系.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1082例1~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100μg/L),将儿童分为铅中毒组和对照组.儿童血铅和钙、铁、锌的测定采用阳极溶出法.结果铅中毒组血钙和锌水平分别为1.22±0.34)mmol/L和(90.5±23.5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1±0.48)mmol/L和(122.6±32.4)μmol/L,P<0.001,并且铅与钙和锌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血浆铁无相关关系.结论儿童钙、锌缺乏时易致铅中毒,这有助于指导儿童铅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张亦维  周丽华  刘玉  张维先  刘燕 《重庆医学》2015,(22):3109-3110
目的:通过研究重庆北部新区1056例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超标情况,为预防该地区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重庆北部新区儿童进行末梢血铅检测。入组儿童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56例儿童血铅的均值是(32.47±3.21)μg/L,铅中毒的发生率为0.28%。统计分析显示,男童血铅明显高于女童(P =0.010);不同年龄段比较,3岁组最低[(22.42±2.68)μg/L],4岁组居中[(29.90±2.18)μg/L],5岁组最高[(41.23±6.98)μg/L]。3岁组和4岁组,3岁组和5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庆市北部新区儿童血铅水平较低,但高铅血症仍然存在,仍需积极监测儿童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临沂市区1 228名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血铅含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1228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0.366μmol/L (75.8μg/L).其中血铅含量≥0.483μmol/L(100μg/L)者210例,铅中毒率为17.1%.不同性别间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156例0岁~7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1156例儿童血铅均值为56.54μg/L,其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157例,占13.58%;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铅中毒已经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陕西某铅锌厂周边地区14岁以下儿童血铅状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对陕西某铅锌厂周边区14岁以下共1016例儿童进行静脉血血铅水平检测。结果:1016例儿童血铅平均值为178μg/L,其中血铅值≥100μg/L者849例,铅中毒率达83.56%;铅中毒中男童446例,女童385例,性别与铅中毒之间经统计分析无差别(P>0.05);距离铅锌厂远近与儿童铅中毒之间经统计分析有差别;不同年龄段儿童铅中毒有差别,其中两两之间比较只有2~4岁和6~14岁之间有差别;中毒级别为级和级者与性别之间经统计分析有差别,男童较女童高发;中毒级别与年龄等级之间经统计分析有差别。结论:该铅锌厂周边地区0~14岁儿童铅中毒状况严重。对该地区儿童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初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其次还应对环境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济宁市部分3—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宁市3—7岁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月~2005年6月,选择济宁市城区与郊区16所幼儿园1716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81.3μg/L,其中30.5%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标准(100μg/L);农村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城市。铅中毒者所占比例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趋势。长期食用膨化食品、啃咬铅笔可引起儿童铅中毒。结论济宁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较高,开展铅中毒防治与血铅检测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