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上臂背侧与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胰岛素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瑞洁 《天津护理》2010,18(2):102-102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选择上臂背侧与上臂三角肌下缘两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部位的注射痛及患者的空腹血糖。结果:选择上臂背侧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上臂三角肌下缘。结论:采用上臂背侧注射胰岛素可减轻患者注射痛,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
俞冬梅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496-1498
探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血糖水平的变化、血糖达标的时间、胰岛素的用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血糖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短于对照组(t=5.903,P〈0.01),实验组胰岛素的用量少于对照组(t=9.032,P〈0.01)。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43%vs 19.51%,χ2=4.493,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优于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兰鑫洁 《天津护理》2007,15(5):279-280
目的:比较脐周与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速碧林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脐周注射方法对照组采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注射痛及出凝血时间。结果:实验组注射痛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脐周注射法能减轻患者注射痛,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多次皮下注胰岛素注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支出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快速使血糖达标,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减少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医疗费支出,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妊娠糖尿病病人院外胰岛素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妊娠糖尿病病人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行院外胰岛素泵治疗和随访,观察组应用King达标理论的目标设定和互动达标指导护士与病人进行院外胰岛素泵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病人胰岛素泵操作技术掌握情况、胰岛素泵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血糖等。[结果]观察组病人部分胰岛素泵操作技术掌握能力优于对照组,大剂量漏注射、过度紧张发生率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ng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妊娠糖尿病病人院外胰岛素泵管理中能提高病人胰岛素泵操作能力,改善病人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泵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妊娠糖尿病病人院外胰岛素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妊娠糖尿病病人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行院外胰岛素泵治疗和随访,观察组应用King达标理论的目标设定和互动达标指导护士与病人进行院外胰岛素泵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病人胰岛素泵操作技术掌握情况、胰岛素泵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血糖等。[结果]观察组病人部分胰岛素泵操作技术掌握能力优于对照组,大剂量漏注射、过度紧张发生率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ng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妊娠糖尿病病人院外胰岛素泵管理中能提高病人胰岛素泵操作能力,改善病人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泵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丹玲 《护理学报》2009,16(7):61-62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的程度,以选择疼痛较轻的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2008年3-8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50例,按病区责任护理组分组,责任1组24例进行上臂外侧注射150例次作为上臂外侧注射组,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胰岛索;责任2组26例进行腹部注射150例次作为腹部注射组,采用垂直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不同部位注射疼痛程度.结果 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经秩和检验,U=34.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部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较上臂外侧轻.结论 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标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稳定,血糖达标时间及每日胰岛素使用总量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能规范操作流程,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将60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组,即CSⅡ组)和对照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即MSⅡ组)各30例,并实施有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闻、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Ⅱ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MSⅡ组,CSⅡ组能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MSⅡ组.提示应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对高血糖反应患者及早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并强化胰岛素泵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达标,但观察组能更快更稳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较好控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轻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空腹血糖〉10 mmol/L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3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在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围术期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64例围术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3d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达到了目标血糖值,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未发生低血糖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结论]围术期糖尿病病人采用持续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14.
徐燕  韩晶  沈志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4,(24):2269-2271
目的探讨使用胰岛素部位注射图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诺和胰岛素注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按照胰岛素部位注射图进行胰岛素注射,每餐固定胰岛素注射部位:早餐前:腹部;午餐前:上臂;晚餐前:大腿;睡前:臀部。且每个注射部位采用十字形划分为四个部位,每月按照日期进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注射部位不固定,随机选择注射部位。观察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状况、血糖控制及各代谢指标达标时间。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胰岛素部位注射图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5.
罗桃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4783-4785
目的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方法为多次皮下注射(MSII),观察组则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护理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Ⅱ)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DI组各30例,CSⅡ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MDI组采用胰岛素笔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SⅡ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与MD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Ⅱ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和延缓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余勤  邵梅 《华西医学》2010,(11):2079-2080
目的比较上臂三角肌下缘及腹部脐周皮下注射药物的疼痛程度以及两种注射部位药物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执行皮下注射的患者200例。采用自身对照,分别在三角肌下缘与腹部脐周行皮下注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部脐周皮下注射较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P〈0.005),两组注射局部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腹部脐周皮下注射疼痛程度较上臂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疼痛程度轻。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各30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MDI组采用胰岛素笔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与MD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II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和延缓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规范胰岛素注射部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使用诺和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每餐固定胰岛素注射部位:每日注射2次者,早晨进行腹部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每日注射4次者,早晨和下午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上臂注射,睡前进行臀部注射.对照组随机选择注射部位.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P=0.00).结论 规范胰岛素注射部位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使患者血糖早日达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病房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住院的60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用泵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胰岛素泵相关故障及胰岛素泵知识、操作技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强化治疗前明显改善,均可以控制血糖达标(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更快达标(P(0.05),达标时早餐后2h及睡前血糖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针头脱落、导管堵塞、注射部位皮肤感染及硬结、胰岛素泵机械或电子故障等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知识及操作技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实验组掌握更好(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规范化管理能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的认可程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