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腾冲县6个种群的腾冲红花油茶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在种群间、种群内及种群内单株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6个种群果实性状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果质量(变异系数为39.01%),其次是果高(变异系数为16.98%)和果径(变异系数为14.59%),变异幅度最小的是果形指数(变异系数为14.57%);单果质量与果高、果形指数、单果鲜籽质量和果径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的果径(X1)、果形指数(X4)和单果鲜籽质量(X3)对单果质量的线性回归方程Y=-134.72+3.103 X1+0.47 X3+40.851 X4,可用于单果质量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2.
对6~10年生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形态主要呈球形,占78.95%,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和黄色2种,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5.75%和29.55%;果实各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均单果重>平均单籽重>平均单果籽粒数>平均果皮厚>平均鲜出籽率>平均果实横径>平均果实纵径>平均果形指数;果实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变异,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而且呈正态分布规律,并具有集中性和分散性;果实性状多数指标间都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只有单籽重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和鲜出籽率与果形指数、籽粒数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咖啡豆质量的好坏,测量保山市潞江坝热经所引进的3个咖啡新品种的鲜果果实性状,对3个引进咖啡品种鲜果和种子物理性状的纵径、横径、重量以及果皮重和果皮厚进行邓肯检测和相关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咖啡豆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种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有差异。从3个品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结出,咖啡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正相关;种子重与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正相关;果皮重,每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品种1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品种2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呈负相关;品种3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3个引进品种的咖啡果实没有表现出优异性,建议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4.
以140个薄皮甜瓜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薄皮甜瓜单果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种腔纵径、种腔横径、种腔大小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7.27%~29.58%,其中单果鲜重变异系数最大;薄皮甜瓜果实多个性状间成极显著相关;由主成分分析发现,果实性状指标可以用3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03%。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毛粉802"和"苏粉9号"为材料,探讨了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果实横纵经、果形指数和单果重的影响,并对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度水分胁迫降低果实的横径、纵径和单果重;品种V1各处理的果形指数要显著高于品种V2的处理,同一品种内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果实横径、纵径和坐果数与产量呈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果枝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火龙果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红龙1号火龙果为试材,研究结果枝对果实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枝性状中只有茎围与棱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品质有多项指标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结果枝茎围与果实横径、心糖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棱厚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皮厚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长度与心糖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生长角度与果皮厚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段数与果实品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棱厚≥18.00 mm的结果枝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纵径都显著大于棱厚14.00 mm的结果枝(P0.05)。朝南枝条果实的单果质量和横径均显著大于朝北枝条(P0.05);朝东枝条果实的果皮厚度显著小于朝西和朝北枝条(P0.05);果实的纵径、果形指数、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在各朝向枝条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培养茎围大、棱厚度大、生长角度小的长结果枝有利于收获果型大、甜度高、果皮薄的火龙果。  相似文献   

7.
香梨杂种后代叶片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香梨与鸭梨、砀山梨、慈梨等品种配制12个杂种组合,对杂种组合叶片和果实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与果实纵径、果型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叶柄长度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叶面积与叶宽、叶长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柄长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与单果重之间,果型指数与单果重、纵径、横径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油茶不同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其与果实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对贵州黎平东风林场油茶物种园的12种油茶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的种仁含油率为34.34%~52.32%,平均为44.30%,变异系数为14.14%;种子含油率为14.22%~36.67%,平均值为26.57%,变异系数为32.77%,种间差异较大。2)果实经济性状中,果实质量和种籽质量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果形指数品种间差异较小;广西柏白大果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系数最小,差异性小属稳产品种,德化红花油茶变异系数最大,差异性大。3)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子含油率和鲜籽出干籽率;呈显著负相关的为鲜籽含水量;与油茶种子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仁含油率和鲜籽出鲜种仁率,其呈负相关的最高指标是鲜籽含水量;与油茶鲜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鲜果出干籽率、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的有单果质量、单果心室数和单果籽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南酸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产业发展,果用型南酸枣品种选育工作滞后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障碍;通过对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为果用型南酸枣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以49份南酸枣果实为材料,对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等17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07%~29.91%,其变异程度为单果重果核重果皮重果核纵径果横径果纵径可食率果核指数果核横径果形指数。相关性分析发现,可食率与单果重、果纵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皮重和果核重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61%,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2.98%,特征向量单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核重、果皮重和果核纵径等。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11.60处将49份南酸枣资源分为5组。【结论】南酸枣果实各性状间相互影响,即单一性状的改变可能导致果实综合表型性状差异,南酸枣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的变异程度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蓝靛果忍冬在果实形态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果实形态变异较大;不同产地问和产地内果实形态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异幅度以单果重最大,其次为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果实横径最小;单果重与果实纵径和横径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法模拟方程,根据果实纵径和横径生长利用方程可预测果实单果重量.[结论]为筛选优良个体和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的13个茄子地方种质为试材,对12个植物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早期果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单株总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开展度>株高>茎粗>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2)株高与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分别是极显著成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早期果数、单株总果数、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单株早期果数和单株总果数分别与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是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的经济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在单株内、单株间以及产地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在产地内单株间果实各性状的变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在产地间果实各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果重、果高、果径和果皮厚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单果籽数和千克籽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在产地内单株间和单株内果实各性状变异程度都遵循果重、单果籽数、千克籽数>鲜出籽率、果皮厚>果高、果径、果形指数的规律,采样总体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遵循果重>千克籽数>鲜出籽率>单果籽数>果皮厚>果高>果径>果形指数;另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金村和郑地村的果实性状归为同一类,黄檀林场和应村乡的果实性状归为同一类,大洋山林区的果实性状和黄金村和郑地村的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甜瓜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的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甜瓜品种的单果鲜重、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腔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2.33%、37.63%、51.80%、33.09%、42.84%和39.48%;15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4,其中果皮底色和果肉颜色两个质量性状与单果鲜重、果腔纵径、果腔横径、果肉厚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50,表明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品种果实多个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个类型,其中,薄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厚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结论]江浙沪地区种植的甜瓜品种果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其中厚皮甜瓜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狭窄,需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出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优良无性系,对初选优树的果实性状鲜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皮厚度、鲜子重、子纵径、子横径和干仁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树果实性状间变异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鲜果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0.17%,子横径和子纵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5.78%和7.00%,优树间果实性状总体变异差异不显著;优树JZH、ZZ1和DZY具有果大优良特性,纵径为37.26~41.69 mm,横径为34.29~44.19 mm;优树ZW3具有皮薄优良特性,皮厚仅为4.18 mm。  相似文献   

15.
番茄果实硬度与多个性状间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果实硬度是番茄重要商品性状之一。为选育硬度较高番茄品种,文章分析硬度差异较大的两种番茄杂交后代F2,测量F2代380株番茄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心室数、果肉厚等形态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果肉硬度、黏度、单果重等品质性状,对番茄硬度与其他品质及形态性状作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果肉厚、纵径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心室数、黏度、横径、单果重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且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基本一致,其中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对番茄果实硬度贡献呈极显著正效应,心室数、黏度对番茄果实贡献呈极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苹果品种晚白海棠为母本、栽培品种华月为父本构建的杂交群体为试材,通过对杂交种实生苗的果实、叶片等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倾向进行分析,鉴定苹果若干性状的遗传规律,以期为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晚白海棠×华月苹果杂交种实生苗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交种实生苗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单果质量、果梗粗、果实横径、果实纵径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杂交群体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为41.20%,杂交群体的单果质量更倾向于小果型母本晚白海棠,低于低值亲本后代占比超过84%,表现出性状退化的趋势。杂交种实生苗果实果形主要以双亲果形为主,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只有6.74%,有向圆形果变异的趋势。果形指数、色差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等重要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均达到9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低于低值亲本比率为44.09%,可滴定酸低于低值亲本比率达65.59%,但在杂交种实生苗中也出现了一些性状表型优于高值亲本的株系。  相似文献   

17.
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的经济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在单株内、单株间以及产地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在产地内单株间果实各性状的变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在产地间果实各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果重、果高、果径和果皮厚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单果籽数和千克籽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在产地内单株间和单株内果实各性状变异程度都遵循果重、单果籽数、千克籽数〉鲜出籽率、果皮厚〉果高、果径、果形指数的规律,采样总体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遵循果重〉千克籽数〉鲜出籽率〉单果籽数〉果皮厚〉果高〉果径〉果形指数;另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金村和郑地村的果实性状归为同一类,黄檀林场和应村乡的果实性状归为同一类,大洋山林区的果实性状和黄金村和郑地村的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东北地区李(Prunus salicina L.)吉林 6 号和龙园秋李两个品种的 F1 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其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总糖含量 6 个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 QTL 定位。【方法】利用 SPSS 23.0 软件对 6 个果实性状进行表型和相关性分析;通过 Map QTL 5.0 软件对呈正态分布的果实性状进行 QTL 分析,根据区间作图法进行 QTL 定位,利用 Map Chart 2.3 软件对 QTL 连锁群进行绘图。【结果】李 6 个果实性状指标数据变异系数在 6.09%~35.98%;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肉厚度表型数据均呈正态分布;单果质量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959;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糖含量与其他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共定位到果实性状相关 QTLs 位点 11 个,其中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相关位点各 4 个,果肉厚度相关位点 3 个,各位点分布在连锁群 LG2、LG3、LG8 和 LG15 上,其中在 LG2、LG3 和 LG15 连锁群上均定位到 3 个果实性状的位点,LOD 值介于 2.46~3.58 之间,可解释 9.8%~14.4%的表型变异。【结论】东北地区李果实各性状指标存在相关性,QTL 位点在连锁群上存在成簇现象,为寒地李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10个梨品种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心横径、果心比率、烘干比率,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心横径均呈现单S形或双S形增长趋势,而果实烘干比率则呈现倒的单S形或双S形趋势;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心横径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果心比率和烘干比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果心比率与果实烘干比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动态变化,果实纵横径的不均衡增长是导致果实S形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疏果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单穗留60、80和100粒果不同的疏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粒大小、果形指数、果穗性状和等级果率等相关品质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和80粒处理对提高单果质量作用效果极为显著。3种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粒效果最为显著。3种处理均能促进果实生长,增大了果个,纵径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 %、8 %、4 %,横径分别增加了4.4 %、6 %、2.4 %。果穗的形状和紧密度以80粒留果量为适中。留果量与红地球葡萄果形指数、果实着色和等级果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