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枯草芽孢杆菌产旷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对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发酵时间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四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40g/L魔芋精粉,最佳氮源为5g/L酵母抽提物,两者最佳质量比为5:1,最佳发酵条件为30℃的条件下摇瓶培养28h;最佳发酵参数组合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培养基初始pH6.5、发酵时间28h;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其中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魔芋飞粉共生发酵剂的固相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包埋法将魔芋飞粉共生发酵剂固相化,以淀粉和粗蛋白转化率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固化发酵剂发酵飞粉的最佳共生条件:35℃下,接种凝胶珠40粒到发酵基质中,上摇床振荡培养(130r/m)36h.并对发酵剂固化前后共生条件的稳定性进行对比,证明固化发酵剂共生条件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魔芋精粉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魔芋精粉的酶水解增溶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魔芋酸奶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魔芋精粉的控制酶水解条件是β-葡聚糖酶0.04%、魔芋精粉4%,pH6.5,温度45℃、时间5—10 h;魔芋酸奶的优化配方为魔芋精粉3%、奶粉8%、明胶0.3%、砂糖6%。  相似文献   

4.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酶解魔芋精粉得到魔芋葡甘低聚糖,得出酶解的最适作用条件:pH 4.6,温度 45 ℃,时间 2 h,酶用量为每 10 g精粉 500U.所得魔芋葡甘低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7 160,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 100.并用改进的碘量法测得低聚糖中的总糖含量为79%.  相似文献   

5.
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来酸单月桂酯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干法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马来酸单月桂酯:魔芋精粉=1:5,温度50℃,反应时间3h.改性精粉的粘度及持水性有显著的提高.将改性后的精粉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进行复配,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成膜性、持水性等功能特性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细菌BK2产壳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及壳寡糖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了菌株BK2发酵产壳聚糖酶的条件:葡萄糖20g/L,壳聚糖0.3g/L,硝酸铵15g/L.接种量1,5%(10^7 cell/mL),发酵起始pH6.0.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48h.BK2发酵液中的壳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29U/mL.用酶液降解壳聚糖,分离提取粗产品,采用薄板层析法进行组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已被降解成含有不同分子质量的壳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法优化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根据优化结果指导发酵罐发酵.得到改良BSM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甘油30g/L、酵母粉14g/L、K2SO4 13g/L、MgSO4·7H2O11g/L、CaSO4 0.3g/L、PTM14.4mL、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5);得到摇瓶培养最佳诱导条件为种龄24h,诱导时间30h,甲醇浓度2%,pH6.3~6.9.瑞士Bioengineering公司L1523型发酵罐发酵结果显示,细胞光密度(OD600)达到294,rHGH表达量最高达到0.54g/L.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β—D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及化学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纯化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壤中筛选诱变得到的黑曲霉菌株所产的β-D甘露聚糖酶进行了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5,酸碱稳定区域为4.5 ̄8.0,以魔芋精粉和瓜儿豆胶为底物分别测得该酶米氏常数为14.2g/L,10.2g/L,发现Ag^+、Pb^2+离子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a^2+离子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纯化酶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包括酰胺)含量为2  相似文献   

9.
正交旋转回归法优化β-胡萝卜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旋转回归法研究了棉籽饼粉和玉米粉对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液体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影响,并拟合出了回归方程.回归分析表明:培养基中棉籽饼粉、玉米粉的含量及其配比对β-胡萝卜素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棉籽饼粉最佳浓度为2.4%、玉米粉最佳浓度为1.6%,在此优化条件下β-胡萝卜紊产量可以达到1275.1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高产S-腺-苷蛋氨酸(SAM)啤酒酵母突变株,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出发啤酒酵母菌悬液进行反复辐射处理,最终得到SAM高产突变株S—W55,并研究了其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4、L-蛋氨酸0.03、酵母浸粉0.4、CaCl2 0.01、KH2PO4 0.4、NaH2PO4 0.1、MgSO4 0.1,此条件下摇瓶发酵突变株S-W55的生物量和SAM产量分别达到12.15g/L和1.88g/L,分别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7.1%和19.7%。10L发酵罐放大培养表明酵母突变株S—W55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分别为28℃和5.0,发酵罐中其生物量、SAM产量比摇瓶发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10L发酵罐进行乙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发酵前8h采用发酵温度30℃、0.07VVM的通风量;8h后采用发酵温度32℃、0.10VVM的通风量,并采用间歇定量补料方式,发酵到12h,每隔4h补加0.5%的乙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魔芋粉为碳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S-88获得一种β-甘露聚糖酶粗酶液,粗酶液通过硫酸铵梯度盐析、超滤、HiprepTM 26/10脱盐柱脱盐、HiprepTM 16/10 DEAE FF阴离子树脂和G-75凝胶柱的纯化,该枯草芽孢杆菌S-88产的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到61697.52 IU/mL。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纯化后酶的分子量为30 kda,比其它细菌产的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50 kda)小。β-甘露聚糖酶在pH 6.0和50℃的酶活性最大。它在pH 4.4~6.8之间有很好的稳定性,37℃水浴2 h酶活保持在80%以上。55℃以下水浴2 h,酶活力保持在90%以上,该酶有较好的耐热性,煮沸80 min该酶活力才能基本上消失。  相似文献   

13.
补加Mg^2 对三孢布拉霉合成β—胡萝卜素及其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质量浓度低的Mg^2 促进菌体生长,质量浓度高的Mg^2 抑制菌体生长,但β—胡萝卜素比产量增加.发酵48h补加0.3g/dL Mg^2 ,β-胡萝卜素产量增加40%.同时,补加Mg^2 和β-紫罗酮比仅添加β—紫罗酮、β-胡萝卜素产量提高约11%.  相似文献   

14.
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面粉中砷、硒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定了最佳微波消解条件和测定条件,检出限As:0.23 ng/mL,Se:0.15 ng/mL,线性范围As:0~50 ng/mL,Se:0~20 ng/mL,线性系数大于0.999 3,回收率分别为砷94.3%~104.5%,硒89.6%~107.2%。RSD小于6%.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对市售小麦粉精粉和玉米面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介质中通过磺化反应成功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激光光散射-尺寸排除色谱联用仪研究了其结构,并用体外凝血试验测定了目标化合物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Activatedpartialthrombintime)、凝血酶时间TT(Thrombintime)和凝血酶原时间PT(Prothrombintime),同时,探讨了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的取代度DS(Degreeofsubstitution)与抗凝血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主要单体组分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单体组分,比较了3种不同柱层析法对大豆异黄酮主要单体组分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00~400目硅胶、洗脱体系为氯仿-甲醇(5:1,v/v)、流速为1.0ml/min,可以使染料木苷、大豆苷、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4种主要单体组分得到分离;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法,流速为1.0ml/min,用20%(v/v)甲醇作为洗脱液可以分离出含量为85.3%(w/w)的大豆苷,再用40%(v/v)甲醇洗脱可以分离出含量为87.0%(w/w)的染料木苷;采用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90%(v/v)甲醇作为洗脱剂、流速为2.0ml/min,可以将染料木苷和大豆苷分离出来,其含量分别达到95.7%(w/w)和95.1%(w/w)。采用不同柱层析法可以使大豆异黄酮的4种主要单体组分得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黄伞茵丝深层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黄伞茵丝深层发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g/dL,牛肉膏1.5g/dL,K2HPO40.5g/dL,MgSO40.1g/d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值5.0,接种体积分数15%,发酵周期10d,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茵丝干重达11.16g/L。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传统浆水菜制作工艺,对浆水发酵的通气量、面粉加量、装料量及发酵温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其中的还原糖含量、总酸和pH值初步确定较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得出:采用三层纱布封口、3.0%的面粉加量、装料量为容器体积的70~80%(v/v)和发酵温度为33~37℃时发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熔融淬火法制备了摩尔分数为40.8Ga2O3-58.0NaPO3-1.2Er2O3掺Er^3+镓磷酸盐玻璃,测试并研究了样品中Er^3+的吸收光谱、1.5μm发射光谱,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离子强度参量Ωt(t=2,4,6)及自发辐射概率、荧光分支比、自发辐射寿命.结果表明,Er3+1.5μm发射光谱半峰全宽达到40nm.同时,利用McCumber方法计算了Er^3+4 I13/2→^4I15/2跃迁的受激发射截面,峰值达到6.10×10^-21cm^2,测定了Er^3+4I13/2能级荧光寿命为4.88ms,^4I13/2能级量子效率为56.3%.  相似文献   

20.
对海参肠道β-1,3-葡聚糖酶的提取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pH6.0的磷酸盐浸提液0.05mol/L,NaCl浓度为0.05mol/L,缓冲液体积与海参肠质量之比为4:1,硫酸铵饱和度为80%;该酶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40℃,pH6.0;该酶在10-40℃,pH5.O~6.5酶活力稳定.Mn^2+对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Cd^2+、Mg^2+、Fe^2+、Zn^2+、Bd^2+、K^+、Ag^+对酶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Cu^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