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患者共84个病灶行双层2DFSPGR序列MR灌注成像检查(其中28个原发性肝细胞癌、22个转移性肝癌、19个肝血管瘤、15个肝脓肿病灶)。根据对比剂首过期内的原始图像,获取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记录病灶的峰值时间(TP),计算肝脏灌注指数(HPI)。结果各组肝占位性病变的T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占位病变组的HPI均高于正常肝组织组。原发性肝癌的HPI的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及肝脓肿的HPI。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的HP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R灌注成像有助于常见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研究其肝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规律,找出诊断依据。方法本组30例行肝脏CT灌注扫描,其中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3例;肝癌12例,正常5例及正常组织25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根据各灌注图像及相关参数评价正常组织与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12例肝脏恶性肿瘤(肝癌)患者BF、HPI及HA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MTT明显降低(P<0.01),均与良性肿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S在肝脏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良性肿瘤组中血管瘤的BV却高于正常组和肝癌组(P<0.05),而正常组与肝癌组的B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灌注参数BF、BV、HPI、MTT和HAP能有效的评价肝脏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肝脏常见肿瘤8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8例,肝转移瘤15例,肝血管瘤33例,肝囊肿12例。行轴位扩散加权扫描,并拟合出ADC图,在ADC图上测出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行动态增强全肝扫描,观察实性病变在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不同时相的强化程度。结果:肝囊肿和血管瘤ADC值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转移瘤(P<0.01),根据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表现将其分为富血供病灶和乏血供病灶。结论: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经CT或者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的18例,转移性肝癌14例,肝血管瘤2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流灌注指数(DPI)、阻力比(RR)值均显著高于肝血管瘤以及肝硬化增生结节患者(P〈0.05),肝硬化增生结节患者门静脉充血指数(PCI)、肝总血流量(TLBF)值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多个血流参数指标,显著提高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5.
肝脏肿瘤磁共振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童华山肝脏肿瘤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中原发性肝癌(PHC)、继发性肝癌(SHC)、海绵状肝血管瘤(HCH)、肝囊肿(hepaticcyst)最为常见。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应用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多层螺旋CT在临床工作中对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的鉴别应用实用性。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50名原发性肝癌患者(设为实验组)及46名肝转移瘤患者(设为对照组)行MSCT、全肝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时间及肝脏不同区域CT灌注参数。结果:实验组患者CT增强扫描时的增强时间中:相比于对照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消时间均较短,而持续时间较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肿瘤组织HAP、HPI水平均明显高于瘤周及正常肝脏组织,而瘤周组织上述两项指标水平又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VTQ检查,对各病变组和对应肝背景VTQ值,良恶性病变VTQ值进行对比分析,应用ROC曲线计算鉴别肝脏良恶性占位VTQ测值的阈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与各对应肝背景VT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VT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VT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阈值,当VTQ值≥1.85m/s时,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为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7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和77%。结论VTQ可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8.
李冬  王跃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450-1451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弥散运动的特性进行成像,其图像的信号强度随着组织的病理变化而变化。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肯定。在腹部的应用研究仅有少数文献报道,且各种研究结果差异很大。本研究拟采用磁共振DWI技术探讨DWI及ADC值在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探索新的榆杏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力指数(RI)在超声诊断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43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人的168个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血流检查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90例103个病灶,其中并门静脉癌栓广泛形成3例;转移性肝癌4例11个病灶。肝血管瘤23例28个病灶,肝腺瘤15例15个病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9例9个病灶,炎性假瘤2例2个病灶。12例肝血管瘤14个病灶经CT或(和)MRI扫描及随访得以诊断,3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广泛形成病人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余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肝脏恶性肿瘤RI明显高于肝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t=9.74,P〈0.05)。结论 RI在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谢爱民  叶慧  莫逸  彭翔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100-1102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48例,转移性肝癌12例;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42例,胆管细胞癌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CC^18F-FDGPET/CT显像阳性率为52.38%;CCC^18F-FDGPET/cT显像阳性率为83.33%。转移性肝癌^18F-FDGPET/CT显像阳性率为91.67%。^18F-FDGPET/CT显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91.67%)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56.25%)(P〈0.05)。【结论】^18F-FDGPET/CT对HCC诊断的阳性率不高,但对转移性肝癌以及原发性肝癌的远处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选和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灶(肝癌30例,肝转移瘤20例,肝血管瘤20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来进行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DWI在显示恶性病灶,特别是显示多发小病灶转移瘤,要比CT增强扫描更有优势.肝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均低于血管瘤的ADC值,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评估MRI分型诊断方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54处病变)患者于手术活检前完成双乳DCE-MRI检查.由两名有乳腺阅片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根据病变MRI征象从形态结构(肿块的长径、形态和数量,非肿块的分布形态,边界及邻近结构)和增强特性(强化形式和强化曲线)两大方面进行评分、并分为5种类型.MR 1型为双侧乳腺无异常强化区;MR 2型为存在双侧对称强化区;MR 3型为良性或可疑良性病变;MR 4型为交界性病变;MR 5型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病变.使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生分型结果的一致性.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分型方案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生的分型诊断结果有较好一致性,相关系数κ=0.78(95%可信区间为0.68~0.88).病理证实良性肿块样病变22处(21处为MR 3型,1处为MR 4型),恶性肿块14处(10处为MR 4型,4处为MR 5型),良性非肿块样病变10处(9处为MR 4型,1处为MR 5型),恶性非肿块8处(5处为MR 4型,3处为MR 5型).以MR 4及5型作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8% (30/32);以MR 5型作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31.8%(7/22),特异度为100%.结论:MRI分型诊断方案诊断乳腺病变可靠,且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以MR 4、5型作为乳腺病变恶性诊断较为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 MRI在肝癌随访中检出新发微小癌灶的价值.方法:对经治疗后并有病理证实的肝癌进行长期MR跟踪随访,采用3.0T 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DCE)检查,对由病理和临床诊断的17例共23个新发的微小癌灶(MHCC)的MRI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个新发MHCC均<1.0 cm,在T2WI上为略高信号结节;小、大b值DWI高信号者分别为23个、19个;DCE显示富动脉血供结节21个,其中16个呈“陕进快退”,5个呈“快进慢退”;乏血供结节2个,增强各期未见强化;10个结节(≥0.7cm)在平衡期有“强化的假包膜征”.结论:3.0T MRI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在诊断新发MHCC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rrhotic liver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an be difficult to evaluate and can frustrate the radiologist distinguishing benign from malignant lesions. Hepatic edema, fibrosis, atrophy, an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are common in the cirrhotic liver and produce derangements in morphology, attenuation, and perfusion, limiting the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ic mas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ast magnetic resonance (MR) sequences and dynamic postgadolinium-enhanced imaging, most hepatic lesions with uncertain etiolog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an be accurately characterized on MR imaging. We describe MR imaging techniques useful for imaging cirrho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We also illustrate the spectrum of findings in the cirrhotic liver on dynamic gadolinium-enhanced MR imaging, including reticular and confluent fibrosis, fatty infiltration, hemochromatosis, regenerating nodules, dysplastic nodul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equela of portal hypertension. Received: 16 November 2000/Revision accepted: 7 February 2001  相似文献   

15.
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CT、MR资料,并与病理和组织学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单发,其中2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8 cm、6.7 cm、10.0 cm,均为实性肿物,其内伴不同程度低密度区,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其内可见分隔;2例病变较大者,推压周围肝内血管使之移位;1例病变内可见多发强化和纡曲血管.MRI平扫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结论 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多为单发实性肿物、其内伴不同程度低密度区域,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恶性22例,良性36例,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和CT灌注参数差异。【结果】淋巴结恶性病变TDC多为A型(66.7%),淋巴结良性病变TDC多为C型(54.6%),B型曲线在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中均可见到;淋巴结恶性病变的灌注血流量(BF)值及血容量(BV)值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腺癌淋巴结转移灶BF值及BV值高于鳞癌淋巴结转移灶及淋巴瘤,鳞癌淋巴结转移灶的BF值高于淋巴瘤,淋巴瘤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值长于鳞癌及腺癌淋巴结转移灶(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灌注特点不同,CT灌注成像有助于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MRDWI,分析影像特点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结果40例肝脏占位病变DWI检出75处异常信号病灶。信号特征与病变结构、成分有关。但无一定特异性。病变的ADC值均值为:肝细胞癌(1.25±0.30)×10^-3mm^2/s,肝转移癌(1.12±0.52)×10^-3mm^2/s,肝血管瘤(2.27±0.49)×10^-3mm^2/s,肝囊肿(3.05±0.59)×10^-3mm^2/s,肝脓肿(1.91±0.46)×10^-3mm^2/s,各种病变间AD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病变检出率不低于常规MRI,但各种病变间信号强度无明显特异性。ADC值测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CE LAVA)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行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2D GRE T1WI增强扫描,并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MPR方式进行图像重建,统计病变显示率及其强化程度。结果:全肝动脉期多时相三维动态增强MR扫描及其图像重建,可同时显示肝脏肿瘤的动态强化过程和肝血管形态,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结论:MRI 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无论在病灶的显示及定性诊断方面,还是在病灶血管及肝血管解剖的显示上均较2D GRE T1WI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